最新最快汽车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背靠阿里、上汽,又一独角兽欲闯关IPO

8月20日,阿里巴巴集团旗下斑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香港联合交易所提交主板上市申请,正式进入资本市场聚光灯下。

这家由阿里巴巴与上汽集团共同孵化的企业,历经十年发展,已从最初的"互联网汽车试验田"成长为覆盖800万辆汽车的智能座舱龙头。

斑马的“核心盘”

斑马网络的“硬实力”,在招股书披露的产品矩阵中清晰可见。

其构建的"操作系统+ AI引擎+生态服务"三层架构,像一套精密咬合的齿轮,缺一不可。

最底层的系统级OS,基于Linux和Android深度自研,兼容紫光展锐、黑芝麻智能等20余种车规级芯片。这种超强的适配能力,可以帮助主机厂极大地压缩适配周期。斑马网络自主研发的Hypervisor技术,能够在单一系统级芯片上实现两个或多个汽车操作系统的并发运行,且互不干扰,并支持该公司的集成双汽车操作系统架构。

中间层的AI全栈端到端技术服务方案,堪称"灵魂"。该方案涵盖了一套完整的AI系统,包括涵盖多模态能力的元神AI软件栈、System Agent及车载模型,并据此打造了丰富的车载AI功能集。

最上层的车载平台服务,则整合了180多个品类原生应用,从基础导航、饿了么车载点单到优酷影音,构建出独特的"车生活生态"。根据招股书,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斑马网络已与18家内容与服务提供商达成签约合作,并正与另外22家积极探讨合作。

通过这三层架构,斑马网络很好地解决了过去主机厂、车主与内容与服务提供商之间的割裂问题。

据招股书显示,2022-2024年,斑马网络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装机量从83.5万台快速飙升至233.4万台,复合增长率67.2%,相当于每天新增1600辆搭载斑马系统的汽车。截至2025年6月,其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已在60个主机厂的逾800万辆车上搭载,覆盖超过14个国家。

在此过程中,斑马网络的客户结构也在持续蜕变,抛开上汽这一最大客户,比亚迪、蔚来、吉利等也陆续成为斑马网络的稳定合作伙伴,甚至突破奥迪、大众等合资品牌的壁垒。

根据招股书,2022年、2023年、2024年及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斑马网络来自上汽的收入贡献分别为4.4亿元、4.1亿元、3.2亿元及6500万元,分别占斑马网络总收入的54.7%、47.4%、38.8%及47.8%,呈逐年降低趋势。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斑马网络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已搭载在上汽超过150万辆汽车中,覆盖所有主要品牌及大部分车型和价格区间。其中2025年,斑马网络的元神AI成功量产搭载于智己和荣威车型。

而阿里巴巴则是斑马网络最大的供应商,主要向其采购云服务、软件服务及共享服务,2022年至2024年,斑马网络来自阿里巴巴的采购金额占采购总额的比例分别为53.5%、58.4%、50.5%。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阿里巴巴通过上海赛为、浙江天猫、淘宝中国及杭州灏月拥有其已发行股本总额的约44.72%份额,上汽通过上海赛为及嘉兴瑞佳拥有其已发行股本总额的约34.34%份额。

增长密码与潜在风险

翻开斑马网络的财务数据,几乎能看到所有智能汽车软件企业的共性轨迹:用短期的亏损换取长期的技术壁垒与市场份额。

根据招股书,2022年-2024年,斑马网络年度收入分别为8.05亿元、8.72亿元和8.24亿元,同期年度亏损及综合开支总额分别为8.78亿元、8.76亿元和8.47亿元,尽管收入规模相对稳定,但亏损状况仍然存在。2025年第一季度,斑马网络亏损额出现较大波动,达到15.82亿元人民币,仍面临较大挑战。

分产品来看,系统级操作系统解决方案是斑马网络的主要营收来源,过去三年占总营收的比例均超过了80%,不过整体呈现逐年微降的趋势。与之相反,则是AI全栈端到端解决方案收入占比逐年上升,从2022年的1,590万元,快速增至2024年的5,46 1万元,复合年增长率为85.3%。

同期,斑马网络的经常性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38.8%升至了2024年的48.4%。这一指标被资本视为"抗周期能力"的核心参考,意味着其商业模式正从项目制的"一锤子买卖"转向可持续的服务型收入。

2022-2024年,斑马累计研发支出超30亿元,分别占同期收入的137.9%、128.8%、118.9%、150.7%及144.7%。这笔投入换来了2,153项专利申请,其中1,817项(约84%)为发明专利申请。

但高额研发也导致连续三年净亏损:2024年净亏损8.47亿元,虽较2022年的8.78亿元有所收窄,但距离盈利仍有距离,这正是智能软件企业"技术变现慢"的行业痛点——研发成果转化为市场收入,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验证。

“IPO热”下的机遇与挑战

在智能汽车领域,斑马网络赴港IPO并非孤例,而是赛道集体资本化浪潮的缩影。

据不完全统计,自去年以来,智能汽车核心供应链赛道已有超20家头部企业启动IPO计划,或成功登板。其中仅2025年,就新增了易控智驾、镁佳股份、驭势科技、图达通等多家企业“闯关”。

这些玩家的IPO,路径虽各有侧重却又殊途同归,比如都面临市场扩张"弹药"的迫切需求,斑马网络就计划将40%的募资投入研发。另外,早期投资者的退出诉求集中释放也是一大主因,斑马的早期投资方包括云锋基金、国寿资本等,已持股超8年,对这些投资者而言,IPO是实现投资回报的关键路径。值得关注的是,这一情况在行业内普遍存在,2015-2018年期间投资智能座舱或者智能驾驶创企的企业,如今大多进入退出窗口期。

除此之外,IPO也是一众初创公司应对行业竞争的战略需要。随着华为、百度等巨头入场,智能汽车赛道竞争从技术比拼升级为生态与资本的综合较量,通过上市增强品牌公信力、吸引车企客户成为共识。

不过,对于斑马网络而言,IPO募资固然能缓解短期的资金压力,却无法替代技术迭代与商业落地的核心能力,股东的生态协同固然是优势,但如何平衡独立性与资源依赖仍是长期课题。

进一步着眼于整合智能汽车赛道,这波IPO浪潮更是对企业真实竞争力的检验——能穿越周期的,终将是那些既能保持技术领先,又能找到可持续盈利模式的企业。

换言之,斑马网络赴港上市的举动,不仅是对自身十年技术沉淀与商业探索的总结,更折射出众多智能汽车产业链创业公司在资本化道路上的集体突围——在智能汽车发展浪潮下,谁能率先通过资本杠杆巩固技术壁垒与市场份额,谁就可能在未来的行业格局中占据更多的话语权。

答案或许要在未来3-5年的行业竞争中才能揭晓,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场由资本推动的行业变革,终将重塑汽车产业的价值分配格局。

最新相关
背靠阿里、上汽,又一独角兽欲闯关IPO

背靠阿里、上汽,又一独角兽欲闯关IPO

8月20日,阿里巴巴集团旗下斑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香港联合交易所提交主板上市申请,正式进入资本市场聚光灯下。这家由阿里巴巴与上汽集团共同孵化的企业,历经十年发展,已从最初的 &quo...

蔚来资本等入股自动驾驶芯片设计商新芯航途

8月21日,盖世汽车注意到,天眼查工商信息显示,近日,新芯航途(苏州)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深圳市创新资本投资有限公司、蔚来资本旗下合肥蔚来产业发展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为股...

福特汽车申请车门防撞击系统专利

据外媒报道,福特汽车(Ford Motor)已向美国专利社保局(USPTO)申请一项车门防撞击系统专利,该系统可能应用于未来的福特汽车。该专利于2024年2月9日提交,并于2025年8月14日发布,序列号为0256665...

[全球汽车新技术观察] 7月下期〡麦格纳推出集成式舱内感知系统;博世发布全新SoC系列;文远知行与联想联合推出HPC 3.0高性能车端计算平台

[全球汽车新技术观察] 7月下期〡麦格纳推出集成式舱内感知系统;博世发布全新SoC系列;文远知行与联想联合推出HPC 3.0高性能车端计算平台

本期全球前沿汽车技术动向如下,如需更具体的内容与分析解读,欢迎订购盖世汽车研究院《全球前瞻技术情报》。智能网联麦格纳推出集成式舱内感知系统: 将摄像头与雷达融合用于舱内主动安全麦格纳...

下一个百亿市场,激光雷达找到了

2023年底,在智能驾驶上逐渐打开局面的禾赛科技,接到了一个新项目。这个项目的搭载标的,不是禾赛这几年来费心啃下的智能汽车,而是一个国内消费者鲜少接触到的设备--割草机。智能割草机,是这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