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报道,美国汽车产业与国防领域所需的关键材料几乎完全依赖中国——而贸易协议或许会阻碍其本土供应链的发展。

尽管中美贸易协议放宽了对稀土金属的出口限制,带来了一定短期缓解,但在为汽车产业和军方提供“动力”这件事上,美国仍需依赖中国。
美国企业正试图开发稀土材料及加工的替代来源。然而数十年来,美国亲手将这一最具分量的谈判筹码交给了中国,而要重新夺回这一优势,可能还需要数十年时间。
班诺克本资本市场(Bannockburn Capital Markets)首席市场策略师Marc Chandler表示:“特朗普总统基本上为我们争取到了又一年时间,但从长期来看,这个问题依然存在。”
什么是稀土金属?
稀土金属,又称稀土元素或关键矿产,在地壳中并不罕见,但提取难度极大。其核心优势源于独特的电子结构,这种结构能形成强大且稳定的磁场。
在YouTube上,关于钕磁铁(目前商用最强磁铁)的实验视频随处可见:有人将两块磁铁相对放置,利用其吸引力破冰;有人用绳子拴住磁铁扔进河里,捞出一把浸满水的机关枪;两块钕磁铁的排斥力甚至能在保持间距的同时支撑起一名成年男性的重量——借助磁铁,“悬浮”成为可能。
正是这种让稀土磁铁成为互联网实验热门素材的特性,使其成为汽车产业不可或缺的存在。
在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中,电机的运转依赖于永磁体交替、定时的吸引与排斥作用。
此外,助力转向、电动车窗、冷却泵、后视镜调节等系统的小型电机,也需要永磁体;传感器和电子设备同样离不开这种磁铁。就连催化转化器也会用到稀土元素,因此即便是内燃机汽车,也依赖这类材料。
AutoForecast Solutions的全球预测副总裁Sam Fiorani指出:“这些组件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中国对它们的掌控问题亟待解决。但要预测这需要多长时间并不现实,因为中国拥有难以撼动的价格优势。”
永磁体的核心材料通常是轻稀土金属,而重稀土则能提升其性能。
美国曾拥有本土轻稀土供应链
1949年,勘探人员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帕斯山(Mountain Pass)发现了当时全球最大的氟碳铈矿(bastnaesite)储量。氟碳铈矿是一种主要含轻稀土元素的宿主矿物,这些轻稀土元素可用于生产制造磁铁的关键材料。
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这座加州矿山都是全球氟碳铈矿的主要来源,经过加工后,也成为了全球大部分稀土的供给地。
当时,美国在永磁体研发领域同样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与日本住友(Sumitomo)各自独立研发出钕永磁体,并巧合地在1983年的同一场会议上宣布了这一发明。
但20世纪80年代,也成为美国稀土产业衰落的开端。
为何美国稀土产业在20世纪80年代发生转折?
20世纪80年代,美国核管理委员会(Nuclear Regulatory Commission)调整了政策,这一调整使得美国本土部分稀土的开采与加工流程变得复杂。
钍(thorium)是一种放射性较弱的元素,常存在于稀土中。美国核管理委员会将其归类为“源材料”——即可用于生产裂变材料(可用于制造核弹的材料)的物质。
咨询公司Three Consulting的总裁Jim Kennedy表示:“如果有人告诉你能用钍制造核弹,那纯粹是胡说八道。”肯尼迪曾为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及其他机构提供咨询服务。尽管如此,与废料处理相关的法规及其他一系列规定还是变得更为严格。他指出,钍被重新分类后,“整个(稀土)产业都陷入停滞,彻底终结了”。
几乎在钍被重新分类的同一时期,中国开始对稀土开采与加工进行战略性投资:为稀土产业提供补贴、放宽环保标准。中国的稀土出口压低了全球市场价格,对美国生产商造成冲击。甚至有美国稀土企业选择将加工环节交给中国或中资企业完成。
由于国内化石燃料供应不足,中国大力投资可再生能源;同时,中国在本土构建了稀土开采、加工与创新的知识体系,并依托同步发展的重工业形成支撑。
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历史学助理教授Nicholas Mulder表示:“这得益于中国打造的完整工业生态系统。关键在于,中国不仅主动开展稀土开采,更重要的是,稀土本身就是其工业生产的副产品。我认为,这对美国而言才是真正难以应对的挑战。”
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数据的显示,目前全球约90%的稀土元素加工环节由中国主导。
美国能否在稀土开采与加工领域迎头赶上?
如今,美国已重启帕斯山稀土精矿的开采,多家企业也在推进其他稀土矿项目。
2024年,美国能源部向多个项目提供拨款,支持从煤炭副产品中提取关键矿产。
美国正逐步扩大稀土分离与加工设施的建设,但目前国内尚无重稀土分离产能;供应链的其他环节,包括合金与磁铁制造,仍依赖中国。
中美贸易协议带来的“喘息之机”也有另一面:它减轻了美国真正建立有竞争力稀土供应链的压力。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高级研究员Cullen Hendrix表示:“如果美国不建立自己的稀土供应链,中国实际上仍握着美国经济的‘扼喉锁’——他们可以暂时放松,但只需轻轻一动手腕,就能让美国承受痛苦。”

扫一扫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