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汽车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图灵奖得主杨立昆质疑人形机器人热潮: 智能瓶颈与产业泡沫何解?

2025年3月,计算机视觉领域泰斗、Meta首席AI科学家杨立昆在一档科技播客又发表了一场“爆论”:"当下人形机器人的所有演示都令人印象深刻,但这些机器人实际上都很蠢。"这位2018年图灵奖得主的批评,犹如冷水浇向如火如荼的机器人产业。

杨立昆指出三重困境:当前既没有能完成猫狗基本任务的机器人,也缺乏家用服务机器人,更未实现完全自主的L5级自动驾驶。其核心观点直指AI系统的根本缺陷——现有技术无法让机器人真正理解物理世界。"它们不能做人类能做的事情,不是因为缺乏身体能力,而是根本不够聪明。"这种认知差距在家庭场景尤为明显:能完成前后空翻的机器人,面对叠衣服、擦桌子等基础任务却频频失误。

“AI教父”杨立昆为何发表“爆论”

作为卷积神经网络(CNN)之父,杨立昆的质疑绝非外行妄言。1987年提出CNN概念,1998年开发的LeNet-5模型首次实现手写体识别突破,其主导的Llama系列开源大模型更推动AI产业落地。这位学界与工业界的双栖权威,对智能本质有着深刻认知。

在技术层面,他持续批判行业两大误区:

  1. 感知缺陷:现有系统无法处理视觉等复杂感官输入,RT-X项目数据显示,即使收集超100万片段覆盖500多项技能,机器人仍难应对桌子高度变化的简单调整。

  2. 规划短板:生成式AI仅擅长文本预测,缺乏分层规划能力。家务清洁需分解数十个决策节点,现有算法难以实现因果推理与动态调整。

产业层面,他警示资本市场的"豪赌"风险。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中国智能机器人企业超45万家,注册资本达6.44万亿元。即便1%企业专注人形机器人,投入规模仍堪称天文数字。但杨立昆直言:"很多公司赌未来3-5年AI会突飞猛进,这缺乏科学依据。"

人形机器人的技术难题在哪儿?

物理理解鸿沟。人类叠衣服需实时感知布料质地、判断褶皱形态、动态调整施力,这些涉及多模态感知与物理建模的能力,恰是AI的短板。杨立昆团队提出的联合嵌入预测架构(JEPA)正是试图突破这一瓶颈,但距离实用仍有差距。

机械性能桎梏。人手22个自由度的精妙结构难以复刻,顶尖仿生手如Shadow hand虽达20+自由度,但能耗与成本激增。智元机器人工作人员坦言,其产品效率仅人类20%-30%,且续航不足两小时,行业普遍存在"充电两小时,工作五分钟"的窘境。

能源不可能三角。动力、续航、成本的矛盾尖锐。为维持双足行走,某国产机器人需搭载48个关节电机,单日耗电量相当于普通家庭全天用电。硬件工程师戏称:"这不是造机器人,是在造移动充电宝。"

行业内是怎么解决的?

面对技术困局,前沿机构已转向务实路线:

  • 场景深耕:蓝橙实验室与清华合作的五轴并联机器人专攻航空发动机叶片打磨,精度达微米级;华中科大吸附式机器人专注船舶焊接,放弃人形换取环境适应性。

  • 技术开源:哈工大朱延河团队建立工业机器人开源架构,共享运动控制算法降低研发成本。

  • 智能重定义:RT-2模型虽在泛化能力上受挫,但特斯拉Optimus通过限定仓储场景,将分拣准确率提升至92%。

这些实践揭示新方向:与其追求"通用智能"的虚幻目标,不如在特定场景建立技术闭环。正如工业机器人历经60年发展,从Unimate机械臂到现代协作机器人,突破均源于对专用场景的深度适配。

总结

杨立昆的言论其实正反映出了当下行业正面临的根本性路线之争:一方坚持"人形是通用智能最佳载体",认为双足移动与人类环境天然兼容;另一方主张"形态服务于功能",推崇轮式、模块化设计。现实数据给出警示——在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人形机器人热舞视频刷屏社交网络的同时,其擦桌失败视频播放量却高出37%,舆论期待与实际表现形成鲜明反差。

杨立昆的批评恰逢其时:机器人产业的终极目标不应是创造"人造人",而是拓展人类能力边界。当45万家企业深陷仿生迷思,或许更需要冷思考:继续追逐人形幻想,可能重蹈早期自动驾驶追求全场景的覆辙;转向场景创新,或能开辟真正的商业蓝海。

站在2025年的技术临界点,杨立昆预测未来十年将迎来AI实质性突破。但要实现从"人工智障"到"智能伙伴"的跨越,行业需要回归本质——少些炫技演示,多些场景深耕;警惕资本泡沫,专注技术攻坚。唯有如此,机器人才能真正从实验室走向千家万户,完成从"玩具"到"工具"的历史性蜕变。

最新相关
售22.90-29.90万元 新款CT200h正式上市

售22.90-29.90万元 新款CT200h正式上市

2017年8月24日,雷克萨斯旗下两厢紧凑混动车型——CT200h正式推出了新款车型。新车的主要变化在外观内饰的设计调整方面,动力方面则仍旧搭载1.8L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和电机组成的混动...

蔚来公司4月交付新车23,900台,同比增长53%

2025年4月,蔚来公司交付新车23,900台,同比增长53%,环比增长58.9%。其中,蔚来品牌交付新车19,269台;乐道品牌交付新车4,400台。截至目前,蔚来公司已累计交付新车737,558台。其中,蔚来品牌累计...

迈凯伦720S Spider特别版官图发布 限量15台

日前,我们从外媒获得了一组Novitec基于720S Spider打造的特别版车型官图,新车外观部分增加宽体套件,有着更加凶狠的气场。同时对原型车搭载的4.0升V8双涡轮增压发动机进行了动力提升,可实现806...

风神奕炫家族添新款,售价8.99-10.59万元

风神奕炫家族添新款,售价8.99-10.59万元

汽车信息网11月16日讯东风风神奕炫家族近日经过多维度升级新添三款车型,官方指导价分别为奕炫MAX超酷潮爸版10.59万元,奕炫追猎骑士版8.99万元,奕炫GS追曜武士版9.69万元。另外,除了美丽的价格...

零跑汽车4月交付达41039台,同比增长超173%

零跑汽车4月交付达41039台,同比增长超173%

5月1日,零跑汽车公布最新交付数据显示,4月品牌共交付达41039台,同比增长超173%。1-4月零跑汽车累计交付达128591辆,同比增长165.6%。图片来源: 零跑汽车今年以来,零跑汽车一直处于高幅猛涨状态...

同比增长超173%,零跑4月交付达41039台

同比增长超173%,零跑4月交付达41039台

2025年5月1日,零跑汽车公布最新交付数据: 4月,零跑汽车交付达41039台,同比增长超173%,继续保持强劲增速。零跑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朱江明在4月销量视频中高兴地分享道,4月10日上市的零跑B1...

东风有限武汉工厂被传关闭的背后

东风有限武汉工厂被传关闭的背后

近日,网上传出"东风有限武汉工厂可能关闭"的传闻。对此,东风有限对媒体进行了回应,明确表示武汉工厂目前运转正常,未来也没有关停计划。东风有限表示,将在东风汽车集团与日产汽车两大母公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