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TOP10主机厂市占率逐年上升,当极兔、京东通过并购重构物流版图,当电商平台用数据重新定义供应链,新能源物流行业的战火正从产品端蔓延至生态端。
电商驱动下:快递物流行业迈入集约化
电商平台正从流量分发者演进为全球供应链的组织者。SHEIN、Temu等平台,通过规模化的集中采购和定向运力锁舱,深刻改变了运力市场的格局。电商平台凭借其天然的流量、交易、支付、用户行为等多维数据优势,正将这些“数字资产”延伸至物流环节,推动物流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演进。

电商平台作为核心驱动者,正深刻推动着物流行业从分散化走向集约化。电商平台通过建立以数据为核心的竞争新规则,将运力、效率、异常率等精细指标作为考核与资源分配的依据,这显著抬高了行业的数字化门槛,使得无法达标的中小企业被边缘化。同时,平台产生的大规模、可预测的订单,以及“端到端”的服务需求,只有具备全国性网络和综合能力的头部物流企业才能承接。
这种压力直接驱动了如极兔、京东物流等头部企业的战略性并购,以快速获取物流网络与能力。
基于此,物流行业的集约化趋势近年来日益明显,头部企业正通过一系列战略性合并与收购来扩大业务规模、拓展服务边界,重塑行业竞争格局。

在快递领域,极兔速递先后收购了百世集团的国内快递业务和顺丰旗下的丰网,这一系列操作使其日均单量迅速跃升至5000万票以上,直逼行业第一梯队。京东物流先后将德邦股份和跨越速运纳入旗下,此举显著强化了其在大件快递和快运领域的服务能力。顺丰控股在国际化布局上迈出了关键步伐,通过收购嘉里物流的控股权,成功获取了其广泛的国际货运代理网络。
与此同时,申通快递收购菜鸟速递旗下丹鸟、京东物流全面控股达达集团的举措,则体现了传统快递企业向即时零售赛道拓展的新趋势。这一并购使物流巨头得以快速切入快速增长的即时配送市场,丰富了其业务组合,完善生态构建。
这些头部企业的并购活动,清晰地展现了物流行业从分散走向集中的发展趋势。通过战略性收购,企业不仅能够快速获取市场份额,还能实现业务能力的互补和网络协同,从而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构建起更强的综合竞争力。这一趋势正在深刻改变着物流行业的竞争格局,并对上游主机厂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主机厂与物流端的生态协同
这意味着,主机厂未来要进入主流生态,不仅需要提供高质量的车辆,还需要具备强大的数据接口能力和数字化运维水平,能够无缝接入平台定义的数字化流程,满足其对于全链路可视、可析、可预测的苛刻要求。
面对下游端的集中化趋势,物流企业与主机厂的合作也在进化,从简单的买卖关系升级为“生态共建”的深度协同。

在冷链物流领域,华鼎冷链与宇通轻卡的联盟打破了传统甲乙方关系。双方共同探索“场景驱动研发、数据赋能运营”的新模式,平台方将真实运营场景的洞察反馈给制造方,用以驱动产品与技术的持续优化;而制造方则提供更可靠的产品与服务,保障平台运力网络的稳定高效。同样,货拉拉官方上线“多拉大面”定制车型,直接参与产品定义,是平台集中化需求反向影响主机厂产品规划的又一案例。
面对物流行业的变化,主机厂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身份转变——从单一的车辆制造商向生态服务商转型。
新能源物流车市场集中度也在持续提高。根据电车资源统计,2025年1-9月,TOP10主机厂的市场占有率已达76.4%,相比2021年的72.9%提升了3.5个百分点。
主机厂的产品迭代速度明显加快。以VAN系产品为例,2025年下半年,江淮汽车、长安凯程、上汽大通、远程商用车等企业相继推出容积8立方米的新能源中VAN产品。

主机厂还通过自建运力平台实现深度运营服务。上汽大通依托“铃驹运力”建立近万台规模的数字化城配服务平台;远程汽车旗下“绿色慧联”依托“慧管车”平台集成智能辅助驾驶与风险预警功能;江铃汽车成立“江铃乐行”,探索新能源商用车的场景化运营。
一汽解放不仅依托“解放时代”拓展运力运营,还推出“解放绿动”后市场品牌,重点布局再制造、二手车整备与全生命周期服务。这意味着主机厂正从单一的车辆销售向全价值链服务延伸。
结语
生态整合,已成为驱动新能源商用车行业发展的核心命题。无论是上游电商平台主导的供应链重塑,中游物流企业的兼并重组,还是主机厂向生态服务商的战略转型,无一不在印证构建协同生态的迫切性。
即将于2025年12月28日在郑州举办的“第九届中国新能源物流车生态大会”,将主题精准定位于“生态与进化”,正是对当前行业变局的深刻呼应。据悉,包括远程商用车、奇瑞商用车、柳州五菱新能源等头部主机厂,以及货拉拉、运满满、滴滴送货等核心运力平台负责人均将齐聚现场,共同探讨产业协同路径。
这充分表明,未来的竞争将不再是企业之间的单点较量,而是生态体系与体系之间的整体博弈。行业各方唯有打破传统边界,积极展开跨领域协作,共同构建一个贯穿“销、租、运、金、服、二手车”的全链条生态体系,才能在滚滚向前的时代浪潮中赢得可持续的未来。

扫一扫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