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汽车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冯思翰"栽树" 贝瑞德"乘凉"?

“我会离开中国吗?这个答案是肯定的。”

去年广州车展上,面对外界对大众集团更换中国区负责人的种种传闻,冯思翰给出了这个不知所云的回答。半年过去了,这一谜团终于尘埃落定。

6月17日,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正式宣布:贝瑞德将于8月1日起加入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并负责中国业务。在他的带领下,大众在华的管理架构也将发生根本性调整,将拥有更大的自主权。

『即将就任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的贝瑞德』

与此同时,贝瑞德麾下还有两员大将。现任大众汽车集团俄罗斯CEO的Stefan Mecha担任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中国CEO以及大众汽车集团(中国)集团销售负责人;现担任华为汽车业务战略顾问的Marcus Hafkemeyer出任大众汽车集团(中国)CTO。

以上任命均将于8月1日正式生效。

这也意味着,“掌管”大众(中国)3年半时间的冯思翰,这次真的要说再见了。

这几年,冯思翰的经历虽然说不上圆满,但还是帮助大众在中国市场的转型趟出了一条路,同时也栽下了“几棵树”。不过“接棒”后的贝瑞德能否“乘凉”,还得看这几棵树能不能长高。贝瑞德能不能在冯思翰的基础上做得更好?

负重前行

把时间指针拨回至2019年,彼时新年刚过不久,结束了圣诞和元旦假期的大众汽车集团全球管理董事会主席赫伯特・迪斯首站就来到了北京。而此行的主要工作就是与时任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兼CEO的海兹曼进行工作交接。

『大众集团(中国)CEO冯思翰』

当然,迪斯接过的只是海兹曼的一部分职责,兼任中国管理董事会负责人,而大众汽车集团(中国)CEO“这一棒”则交给了冯思翰。

作为大众汽车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中国业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新任主帅迪斯的信任给了冯思翰莫大的信心。彼时的冯思翰无疑是“意气风发”的。最终他也不负所望,2019年取得了“大捷”。

这一年绝对是大众集团的高光时刻,全球狂卖1097.46万辆,同比增长1.3%,击败丰田重夺全球销量冠军。而冯思翰领导下的中国市场更是贡献了38%的销量。各种溢美之词铺天盖地,主帅迪斯也不停地对冯思翰所带领的中国团队表达感谢。

这一年无疑也是冯思翰的高光时刻。彼时的他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殊不知,自此之后,迎接他的是一个接一个的严峻挑战。疫情、芯片短缺、转型受阻等问题陆续横在冯思翰面前。大众在华销量自此也进入下滑通道,从2019年的423万辆,一路降至2020年的385万辆,再到2021年330万辆。

实际上,不管是主帅迪斯,还是冯思翰,几次都在公开场合对中国市场的表现进行过解释。迪斯曾说“由于芯片短缺,我们正在失去中国的市场。”冯思翰也多次表示,“并不是说客户不再热爱我们的产品,而是我们在生产上不能够跟上客户的需求,甚至我们不能够按照既定的计划来实现生产。”

『大众集团CEO赫伯特・迪斯』

但不管怎么说,造成这种结果,总得有人要承担责任。在此之前,作为中国管理董事会负责人的迪斯已经交出了中国市场控制权。而作为中国业务主要经营者,冯思翰也只能共同承担。

在大多数业内人士看来,冯思翰的离任,主要还是因为在华电动车销量增长缓慢,因为这是集团现阶段的主要战略方向。尤其ID.系列产品的推进,远没有达到预期。2021年,大众电动车销量暴涨,欧洲第一,美国第二。但作为大众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的中国,却排不上号。对于大众来说,这显然是无法接受的。

摸着石头过河

不过,客观来讲,冯思翰在中国推进电动车业务,妥妥是“摸着石头过河”。毕竟大众是传统车企电动化转型路上,走得是最激进、最快的。在它之前,没有什么可供参考的成功范例,只能“单枪匹马”自己去摸索。

不像蔚来、小鹏、理想等新兴品牌,前面已经站了一个高大的身影,一个可以当作学习对象的“老师”――特斯拉。而对于大众来说,显然是没有这种参照。

“特斯拉的成功可以给传统车企提供一些好的思路,但显然不能完全套用。那些新兴品牌,就像一张白纸,可以照猫画虎,进行各种尝试。”汽车分析师杨涛(化名)说道。

与此同时,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动车消费市场,不管是体量,还是复杂程度,都是别的市场所没法比较的。这种情况下,冯思翰所面临的境遇也就可想而知了。

『ID.4 X(参数|询价)』

就拿ID.所推行的“代理制”来说,在国内电动车市场上目前只有大众一家。尽管大众的代理制在欧洲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在中国有些“水土不服”。为了兼顾自身与经销商的利益,冯思翰只能选择不断进行尝试与完善。

南北大众无奈也只能不断更新自己的玩法。例如按需定产导致交车周期长,且消费者下单后,拿的是厂家开具的发票,这给代理商所在地方财政造成影响。后来南北大众尝试将原来的厂家签单发货模式,调整为代理商先采购保证快速交付,如果后续产生库存车辆,厂家采取回购方式。

为了更好地触达用户,大众还选中部分代理商,开启商超店的布局,作为代理制的补充。通过不断地调整,ID.系列车型在销量上终于有了一些起色。2021年,ID.系列电动车在中国市场卖了70625辆,尽管未达到预期,但在销售能力上取得了很大进步。

在产品层面,大众也认识到智能化在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冯思翰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消费者对车辆互联的需求保持高速增长。也就是说,除了要电动性能之外,还要求汽车更加智能。”

『ID.3』

一直以来,ID.系列车型给人的感觉还是燃油车时代的安全与可靠。但实际上,中国市场的电动车用户,更多是一些尝鲜者,他们对于用车体验上的差异更加看重,尤其是智能化功能。

迪斯也曾指出,中国市场购买电动车的主要是年轻客户,这与大众汽车传统燃油车型的客户基础有本质上的区别,大众必须为当地消费者及时做出改变。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增强区域软件开发实力,大众CARIAD今年正式进入中国,成为欧洲之外的第一家子公司。CARIAD中国子公司首席执行官常青也解释说,“消费者对于新功能和新体验的需求日益增长。成立中国团队,让我们能更快地响应本土市场需求。”

从中国市场的“失利”中,大众获得了宝贵的经验与教训。燃油车时代称霸一方的大众,在电动车时代扔想“快人一步”。但巨象转身哪有那么容易?就如迪斯所说,“我们已经很快了,但这种转型非常复杂,需要巨额投资。不只是资本分配方面的约束,在建厂扩大电池生产能力方面也存在约束。”

而走得快,就得独自上路,摸着石头过河。

“接棒”人如何扭转在华困局?

“摸着石头过河”,保持一定的自主性无疑很关键。很显然,大众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此次在华管理架构的大幅调整就是最好的说明,自主性、本土化、高效率决策成为大众在华发展的关键词。

『大众汽车集团调整在华管理架构调整方向』

“在大众汽车集团践行NEW AUTO战略及成功实现全球转型的过程中,中国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调整我们的组织和管理架构,使其充分适应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特点是成功的关键。我们将继续秉持‘在中国、为中国’的理念与承诺,加强本地研发。进一步推进产品组合电动化,布局数字技术和移动出行服务将是集团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贝瑞德说道。

诚然,大众在中国的电动化业务,依然处于0-1的起始阶段。冯思翰走后,接棒的贝瑞德新团队,无疑要继续承担起ID.系列纯电车型破局的重任。

抛开疫情、芯片短缺等不可控因素,贝瑞德首先要解决什么问题呢?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本土化技术开发工作将成为其工作重点。

『Marcus Hafkemeyer大众汽车集团(中国)CTO』

刚刚任命的大众汽车集团(中国)CTO的Marcus Hafkemeyer先后任职于奥迪、宝马等重要管理职位。2017年,他还担任了北汽新能源副总经理兼工程研究院高级副院长,现在是华为汽车业务战略顾问。

从他的履历中可以发现,Marcus Hafkemeyer在电气系统、电驱动等领域都拥有丰富的开发与管理经验。当然,5年在中国的工作经历也许是大众最为看重的。因为这5年正是中国电动车市场蓬勃发展的关键时期。

Marcus Hafkemeyer的加入无疑可以让大众未来在电动产品的开发工作少走很多弯路。

『Stefan Mecha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中国CEO、大众汽车集团(中国)集团销售负责人』

然而在销售工作上,贝瑞德麾下的另一员大将Stefan Mecha则与Marcus Hafkemeyer形成强烈反差。此前并无在华工作经历,而是周转于欧洲、中东、南非、南美、俄罗斯等各地。这是否意味着大众要改变ID.系列产品的销售模式,还要等到8月以后才能揭晓。

深耕中国近40年的大众汽车,在燃油车时代就已经练就了一身“本土化”本领。此次的架构调整,无疑是这身本领的再一次强化。燃油车时代,大众正是靠这身本领开疆扩土,大杀四方;在电动车时代,它又会发挥出多大的威力呢?

最新相关
配三块液晶屏 比亚迪宋PLUS内饰官图发布

配三块液晶屏 比亚迪宋PLUS内饰官图发布

中国汽车新闻网讯近日,比亚迪官方发布了宋PLUS的内饰官图,新车定位于宋Pro和唐之间,主打B级SUV市场。新车内饰采用悬浮中控屏设计,极简的中控饰板可以显示温度信息等,整体科技感十足。新车将推...

LG化学计划2023年实现260GWh电池产量

日前,我们从外媒获悉,韩国电池企业LG化学正在寻求在未来几年继续扩大其电池生产线,该公司计划从每年100-120GWh(2020年末)年产能扩大到260GWh,该目标将在2023年实现,这个量足以为大约500万辆纯...

北汽新能源9月销量20539辆

10月1日,北汽新能源公布最新销量数据,9月销量到达到20539台,同比增长30.15%。其中极狐汽车9月销量16074台,同比增长47.74%,极狐汽车旗下极狐T1车型首月大定达到35000台。极狐T1售价6.28-8.78万...

理想汽车9月交付33951辆

10月1日,理想汽车官宣,9月交付新车33951辆。2025年第三季度,理想汽车交付93211辆。截至2025年9月30日,理想汽车历史累计交付量为1,431,021辆。图片来源: 理想汽车据悉,理想i6于9月26日正式上市...

美国议员敦促对特斯拉FSD系统进行调查

据外媒报道,9月29日,两名美国参议员敦促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对特斯拉全自动驾驶(FSD)系统在铁路道口存在识别与响应安全隐患的问题展开调查。他们警告,该系统在此类场景下的失...

享界S9T上市13天,大定突破15000台

9月30日,从鸿蒙智行官方处获悉,其首款旅行车享界S9T上市13天,大定突破15000台。图片来源: 鸿蒙智行据悉,享界S9T是北汽和华为深度合作后的首款新车于9月16日正式上市,共推出四个版本,增程版售...

港股扎堆,不只图钱

港股扎堆,不只图钱

今年以来,汽车行业掀起了一波赴港上市的热潮。从早前已经登陆港股的宁德时代、曹操出行,到近期成功上市或正式递交申请的奇瑞、赛力斯、博泰车联、斑马智行等,车企与核心供应链公司正密集涌向...

特斯拉或将进入哥伦比亚市场

据外媒报道,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正准备大举进入南美市场,此次将重点瞄准哥伦比亚。近期,特斯拉招聘网站(Tesla's Careers)上发布的招聘信息表明,该公司正为开拓哥伦比亚这一新市场做准备,这标...

Wolfe Research: 特斯拉Q3交付量或超预期

Wolfe Research: 特斯拉Q3交付量或超预期

据外媒报道,美国证券研究公司Wolfe Research近日称,特斯拉今年第三季度的交付量或将超出市场预期,可能达到46.5万至47万辆。这一预测较特斯拉第二季度销量增长22%,并高于44.5万辆的市场普遍预...

问界M8交付突破10万台

9月29日,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宣布,问界M8交付突破10万台,本月底问界M8还完成了重磅升级,包括ADS 4、超级隐私模式、智慧大灯互动游戏等。图片来源: 鸿蒙智行据悉,问界M8纯电版于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