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汽车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30万元,纯电分水岭

其实,自从去年以来,中国汽车市场的品牌销量排名虽然经历了不少波动,但整体来看,变化并未达到颠覆性的程度。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合资品牌与自主品牌,在市场上以大家肉眼可见的方式“上蹿下跳”,不断调整着自身的位置和策略。

特别是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分化加速的背景下,头部品牌与尾部品牌之间的差距愈发明显,这种区隔甚至还在不断加大。在大众型消费市场,这种趋势体现得尤为淋漓尽致。消费者对于汽车的需求日益多样化,而各大品牌也在努力迎合这些变化,通过不断创新和优化产品来抢占市场份额。

然而,尽管自主品牌在大众市场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高端市场上,它们仍然面临着不小的挑战。目前来看,除了理想和问界等少数自主品牌能够在这一领域展现出一定的竞争力外,大部分市场份额仍然被BBA等传统豪华品牌所占据。

这些品牌凭借着深厚的历史底蕴、精湛的工艺技术以及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在高端市场上稳扎稳打,占据了半壁江山。对于自主品牌来说,想要在这一领域取得突破,无疑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智慧。

买服务是买情绪价值

新能源转型和电动化趋势,对自主品牌来说,无疑是一个难得的冲高契机。正因如此,我们不能否认,自主品牌在30万元以上的高端市场已经逐渐树立了一定的影响力。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车型不仅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更在高端市场上与传统豪华品牌展开了有力的竞争。

不过从这几年的自主品牌冲高的历程来看,30万元这个价格点不仅仅是中端市场与高端市场的分水岭,更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大背景下,成为了纯电动汽车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含增程式)的分界点。

30万元这个价格点,不仅划分了市场的层次,也体现了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多样性和消费者需求的差异化。预算在30万元以下的消费者可能更注重性价比和实用性,而预算更充裕的消费者则可能更看重车辆的品质和品牌溢价能力。

举个例子,目前售价30万元以上且有规模销量的产品中,有Model Y、问界M9、理想L7、岚图梦想家、腾势D9、理想L9、理想L8、蔚来ES6、魏牌蓝山、坦克500、蔚来ET5T、极氪009等产品。然而,从这些车型的动力类型来看,纯电动车型的占比实际上相当少。

尽管以上的一些产品提供了纯电和插混(或增程)两种动力版本供消费者选择,但在实际销售中,插混(或增程)版本的销量往往占据了绝大多数。这一现象反映出在当前的高端汽车市场中,消费者对于续航里程和充电设施的担忧依然存在。

很多人认为,具备买这些车的人肯定有私桩,不可能会有补能焦虑的问题。实际上,补能焦虑的问题本质上是时间成本,预算越充足的消费者则越关注时间成本,而不是车辆本身的节能经济性。

那为什么仅有特斯拉和蔚来的纯电车型能够成功闯入到高端市场呢?其实大多数人应该都能理解,特斯拉与蔚来首先在品牌上就具备一定的特殊性,特斯拉自身的品牌溢价足以说明问题,而蔚来则是靠一系列综合服务推高了产品的体验优势。

在此很多人也会质疑:为什么华为赋能下的鸿蒙智行的纯电车型不如以上两家?其中的原因大概也可以分为两个,一是鸿蒙智行自身的战略问题,二是在很多消费者看来,鸿蒙智行的产品是极致的智能化,这并不是高价消费者的消费痛点。

这其实又延伸到另外一个问题:当40万的新能源车与14万的新能源车,有超过50%的配置相同或功能相似,那么凭什么要花40万去买车?所以说到底还是那个很传统的问题:买高端车的消费者买的不是产品,买的是服务。

在燃油车时代,这种服务可能更多地体现在表面的礼节和待遇上,比如经销商的“端茶递水”式服务。然而,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兴起和智能科技的融入,服务的内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它更多地转向了一种“情绪价值”的提供。

所以,中国汽车品牌想冲高不容易,因为面临的挑战有很多,尤其是如何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考虑,他们需求的是什么?而汽车厂商们又是否能做到。只有这两者能够完美匹配上,那么就离成为高端品牌那天不远了。

买配置是买性价比

在30万元以下,特别是20至30万元这一中端市场价格区间内,市场的景象与高端市场截然不同。这里,插混(增程)车型如同得风之助,销量一路飙升,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这些车型以其出色的燃油经济性、较长的续航里程以及灵活的充电方式,完美契合了中端市场消费者对实用性和性价比的双重追求。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纯电产品在这一价格区间内也表现不俗,成功分得了可观的市场份额。这主要得益于纯电车型在环保节能、低维护成本以及政策扶持等方面的优势。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充电设施的日益完善,纯电车型在中端市场的竞争力还将进一步增强。

同样例举有规模销量的几款车型:特斯拉Model 3、小米SU7、比亚迪汉/唐、智界S7、极氪001、极氪7X、理想L6、问界M7、智己LS6、乐道L60等等。可以看出,在这个价位区间的纯电产品,明显要比30万元以上区间的数量要多的多。

换句话说,在20-30万元的价格区间内,纯电车型呈现出多样化的产品特点。不同品牌和型号的纯电车型在续航里程、性能表现、智能化水平等方面各有千秋,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选择空间。这种多样化的产品布局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进一步推动了销量的提升。

在这些各具特色的车型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点:每款车的配置都堪称顶级。从先进的8295座舱芯片到强大的英伟达智驾芯片,再到精准的激光雷达,以及高效的800V架构和超充电池技术,这些车型在科技配置上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比如小米SU7依托于小米集团的AI技术、小爱同学语音助手、澎湃智能座舱、高性能电驱;比如智界S7是鸿蒙智行下的首款轿车、搭载华为的鸿蒙座舱和华为ADS高阶智驾系统;比如极氪7X本身就有极氪品牌的光环、配备后排电动滑轨、儿童安全气囊智能座椅等等。

可以说,在当今的汽车市场中,消费者正享受着前所未有的性价比优势。有些高端配置,即便在百万级别的豪车上都不一定能够找到,然而,在20-30万元这个价格区间内,消费者却能轻松拥有。这背后反映出的,其实是中国汽车产业链整体的崛起与成熟。

中国汽车产品的供应链已经足够优秀,这一点不容忽视。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内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在技术研发、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使得中端价格的产品也能搭载上顶级的配置,而且成本控制得相当出色。

供应链的优势,不仅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也让消费者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正是因为这些顶级配置的出现,20-30万元价位区间的车型才显得格外耀眼。这些车型在配置上毫不吝啬,几乎涵盖了消费者对于一辆理想座驾的所有期待。

这种性价比优势的形成,并非偶然。它是中国汽车工业不断积累、创新的结果,也是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产物。在这个价位区间内,各大品牌都在努力提升自己的产品力,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而这种竞争态势,无疑为消费者带来更多高品质、高性价比的选择。

最新相关
东风日产N6公告图发布 价格预计12万起

东风日产N6公告图发布 价格预计12万起

近日,工信部发布了最新一批新车申报目录,东风日产首款插混轿车N6的公告图惊艳亮相。作为东风日产在新能源赛道布局的第二款战略车型,N6携全新插混技术强势闯入主流插混市场,致力于为用户带来&l...

车门也能学会"察言观色"

或许每一位汽车使用者,开启或关闭车门时或多或少都曾遇到过: 狭窄车位里的局促、担心剐蹭邻车的谨慎、搬运重物时的费力、坡道上车门的滑移失控乃至最后那声彰显烦躁的"砰"然巨响。而这些细微...

"老炮儿"们躺着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车市竞争越来越激烈,车企越来越不赚钱。去年,国内18家主要上市车企的净利润总和不到800亿元,仅相当于丰田的三分之一,让业界迎来反思潮,认为当前我国汽车产业规模与效益存在失衡问题。然而,看...

智界走入2.0阶段: 再出发,更强大

智界走入2.0阶段: 再出发,更强大

自智界诞生之日起,围绕他的话题就从没有结束过。在目前的五界之中,他入场够早,仅次于问界,却在订单火爆的同时遇上交付瓶颈,经历了长达数月的挣扎与阵痛,此后起起伏伏,在销量上总比不上问界的...

只许高管摔碗,不许销售掀桌?

最近有个新闻大家肯定有所耳闻,就是某汽车品牌高管批评友商的基层销售人员通过一些话术"截单"。这其实不算个大事,毕竟现在的社交平台太发达太丰富了,再加上高管也是人,也需要吐槽发泄之类的。...

国产车把合资逼到墙角

"都2025年了,怎么还在吹国产车。"相信读者朋友们在看到文章标题后,多少会有些人这样说。因为在文章产出之前,笔者身边已经有不少人这样吐槽我了。在他们看来,国产车已经在新能源赛道实现超车,...

沃尔沃不想和 ABB一起"混"

沃尔沃不想和 ABB一起"混"

2025年,对于转型,对于如何应对中国车市的发展现状,各国车企在战略布局上,清一色地给出类似于中外分制的思路。而结果,大家也看到了,日产、丰田各自凭借一款中国色彩浓重的原生电动车让消费者看...

舍弗勒Q2营收微跌,维持全年业绩预期

德国机械及汽车零部件制造商舍弗勒近日公布,受欧洲和中国市场需求疲软、汇率不利影响以及美国关税等因素拖累,该公司第二季度营业利润低于预期。舍弗勒表示,第二季度销售额为59.22亿欧元,同比...

受阿根廷推动,巴西汽车出口将大幅增长

巴西汽车制造商协会Anfavea 在8月7日表示,2025年巴西汽车出口增幅将远超此前预期,并称这一预期的上调得益于邻国阿根廷的强劲市场需求。出口的增长有望帮助巴西抵消本土汽车销量不及预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