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海车展上,长安汽车以全系新能源产品矩阵和一系列重磅技术发布成为焦点。从全球首发的金钟罩固态电池量产计划,到阿维塔06的爆款潜质,再到飞行汽车、机器人等前瞻科技首秀,长安汽车展现出中国车企少见的战略纵深与创新活力。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携高管团队接受专访,围绕智能化安全边界、全球化破局路径、央企长期主义等核心议题,给出了长安的答案。
智能化突围,标准先行
“中国智能化已经走在全世界前面,但标准必须马上跟上。”朱华荣在谈及智能化发展趋势时直言。他强调,国家部委对驾驶辅助宣传的规范化要求“不会延缓智能化发展,反而会使其更健康”。这一观点背后,是长安对技术底线的坚守:“企业应坚持安全是智能化发展的底线,不能把偶然性场景当成全场景宣传。”
长安的实践案例印证了这一理念。在激光雷达配置上,朱华荣以数据说话:“单激光照射120度,三激光300度,可能99.99%场景只用120度,但0.01%的极端情况可能救命。”为此,长安在SDA环网架构中采用冗余设计,通过中央环网结构确保安全。这种“适度安全冗余”理念,正是长安对用户需求的深刻洞察——技术需为真实场景服务,而非营销噱头。
面对行业“过度宣传”乱象,朱华荣提出企业责任:“企业不要过度夸大宣传传播,不可以把偶然性场景当成全场景来讲。在这个过程,通过各种信息渠道,真正去挖掘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他透露,长安每年投入超百亿元研发费用,其中智能安全领域占比显著,“我们代表国家做这件事,有责任投钱、投资源”。这种将国家需求与企业战略深度绑定的思维,展现了央企的担当。
全球化攻坚,在风险中寻找机会
在2023年上海车展,长安汽车发布了全球化战略“海纳百川”计划,为全球化发展绘制了清晰的蓝图。如今经过两年发展,这一战略已经初显成效。“海外销售占20%,管理人员却只有1.7%。”朱华荣用这组数据揭示长安全球化的核心策略:本地化。
自实施“海纳百川”计划以来,长安已派出9名高管深入五大区,以“5+2”模式(5人驻外2个月)实地调研。朱华荣透露,现在长安汽车已有9位领导被外派工作,包括总会计师和首席人力资源官。“他们要出去才知道这个地区是缺钱还是缺什么,效果非常好,我现在对5个海外大区基本情况掌握得更细更深。”
在具体市场策略上,长安提出“本地化公司”转型。以欧洲为例,长安不再简单输出产品,而是打造“欧洲长安”,从研发、生产到营销全面本土化。目前,长安海外员工本地化率已达60%,较此前的100%中国团队实现质的飞跃。
面对中美贸易战,长安展现战略定力。朱华荣坦言:“美国市场我们本就没布局,福特在集团占比仅百分之几,影响有限。”这种“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取舍,源于长安对全球市场的精准判断:避开高风险区域,聚焦东南亚、中南美等新兴市场。在泰国,长安计划将阿维塔销量做到奔驰的40%-50%;在卡塔尔,阿维塔11单月订单已达20台,跻身豪华车阵营。
效率为魂,AI驱动未来
“长安为什么能160年不倒?创新求变、百折不挠。”朱华荣将企业长青归因于文化基因。从2017年“第三次创业”启动新能源转型,到2025年发布固态电池量产计划,长安的战略定力贯穿始终。谭本宏补充道:“我们坚持效率第一,审批流程减少1/2,决策‘三步到’,把组织架构压扁,让一线听得见炮火的人做决策。”
在产品布局上,长安构建起“启源+阿维塔+引力”的三角矩阵。启源Q07以12.98万元起售价冲击主流市场,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叶沛表示:“我们要通过在软硬产品力持续迭代,来打造一个经得起时间考验,经得起用户考验的真正的全球化的可持续的新品。既要有经典的规模贡献,又要有效益的规模贡献,要打破新能源产品不挣钱的不好的循环。”
阿维塔品牌则代表长安的高端突围。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王孝飞透露,与华为的合作已从HI模式升级为HI PLUS模式,华为300人团队常驻阿维塔,参与产品定义、营销全流程。据了解,在阿维塔06上市以后,48小时订单超过12500台大定的数据。而在交付方面,阿维塔也提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王孝飞表示:“我们已经生产有5000台车。以前没有经验,为了确保完全按照订单生产,耽误时间,这次我们早有车型储备。对于涉及到物资,关键零部件的准备也是有条不紊,我们现在整个生产能力,内部的生产能力1个月1万,我们上市以后第二天就开始交付了,交付会按照订单的顺序,按照节奏来进行,这次会有一个明显的优化,我们也听劝了。”
面向未来,长安将AI视为核心生产力。据长安汽车党委副书记谭本宏透露:“长安科技5000人团队专注端到端大模型,自动驾驶数据投入以亿计。”这种对AI的深耕,与长安“一脑多体”战略相呼应——用汽车级AI驱动飞行汽车、机器人等多元场景。正如谭本宏所言:“开汽车比开飞机复杂,AI大模型训练成功后,可向多领域迁移。”
而当被问及油车市占率反超50%的现象时,叶沛的回答颇具深意:“这是价格战带来的短期波动,不可持续。”他指出,长安的应对策略是“存量新购”:通过HEV技术升级燃油车,用智能平权提升产品力。这种“在传统中创新”的思维,与长安对新能源的坚定投入形成互补。
从2025上海车展的展台到全球市场的版图,长安汽车正以“创新求变”的基因、“百折不挠”的韧性,书写中国汽车工业的新篇章。正如朱华荣所言:“国家利益与企业利益必须结合,自己不做强,如何为国家做贡献?”在这条智能化、全球化的征程上,长安的每一步都走得扎实而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