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汽车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BMW M研发高级副总裁: M5油电没有区别

对于每一位虔诚的Bimmer而言,M5不仅仅是一个车型代号,更是内心深处那份对极致追求的图腾。

40年前,BMW M5打破豪华与极致运动的界限,将高性能与中大型轿车相结合,开创了中大型高性能轿车细分市场,诠释了M不断进取的赛车运动精神。现如今,第七代M5在设计上做减法,在体验中做加法,以4.4TV8发动机与电动机的完美结合,在新能源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作为宝马目前在国内加速最快量产车,第七代M5是否会因为插电系统的加入而增加自重?满电与馈电下的加速表现是否有所不同?会不会因为电机的存在出现极致场景下的动力衰减?

为了解答大家的疑惑,我们在成都车展之前特意与BMW M研发高级副总裁Dirk Häcker先生进行了一次深入沟通。作为一名从2015年开始就已经负责M品牌开发工作的资深宝马人,他将为我们揭晓全部答案。

提问:M5在研发的时候是怎么解决轻量化的问题?怎么平衡重量和性能表现?以后还要推出纯电车型,那么纯电车型肯定也有这方面的问题,这方面是怎么考虑的?

答:这款车的重量确实是一个挑战,的确也是一个重大的问题。因此我们在开发这代M5时就在考虑什么样的理念是正确的,当时在4年前我们做了一个判断,就是什么样的动力总成能够满足全球未来的需求,当时我们就认定必须要大力推动电动化,所以我们在48V轻混基础上进行插电式混动系统的研发,以此延长电动行驶里程。我们也在考虑什么样的内燃机搭配这样的混动系统,不希望因为插电导致发动机排量缩小,所以我们在电动化的时候还是延续前一代性能的优势,做了V8插电混动系统。对M开发来讲,性能、动力、灵活性、操控等等这些方面都要统筹兼顾,因此延续六代的优势开发了新一代的车型。

同时,在采用插电式混动技术后,全新BMW M5强大的动力系统在全速域都可迸发强劲动力,即从静止或低速状态下加速,就可马力全开、全力冲刺,甚至感受不到任何涡轮迟滞。这套动力系统在中高速度状态下特别具有优势:例如,80-120公里/小时之间的加速性能比上一代M5雷霆版快了0.3秒,甚至比上一代最强版本M5 CS还快了0.1秒。

另外,我们在研发当中也是下了很多的功夫,比如首次在M5上搭载了整体主动转向系统,令全新BMW M5能够实现更好的运动操控。此外,M5还运用大量轻量化技术,如碳纤维车顶、碳陶制动系统。碳纤维车顶可有效降低了车辆重心,还相较于配备全景天窗的车型减重30.45公斤;M碳陶刹车盘拥有更轻的重量,可显著减轻约25公斤。还有我们对底盘悬架的双叉臂式前桥优化了纵向和横向刚度,同时铝制部件的使用减轻了簧下质量。五连杆后桥也采用了针对车型专门设计的部件,锻造连杆和轮架的创新钢板结构,与铝制的后桥副车架一样,有效减轻了簧下质量。

提问:未来如果M高性能车型推出纯电车型,是否还用励磁同步电机,如何解决电机高温以后功率衰减的问题?

答:在电动车开发过程中,我们要兼顾性能、功率衰减,同时做好热量管理和温度管理。所以说我们现在正在去研究专属于M车型既包括电池又包括电机等各项技术,不过目前没有太多技术细节可以跟各位来分享。另外,我们在两年之前宣布在开发新的动力总成,这里面涉及到很高的能量回收率,一方面,还是保持充沛的动力;另一方面,有更高的电动续航里程。补充一下,不是说这一款搞了混动之后,下一款一定是纯电,我们也会去准备开发新的燃油车型,所以说BMW M会围绕三种不同的动力形式都会做好准备,我们的理念不管是哪一种M车型动力形成,都会有很好的产品出来。

提问:我不知道最近有没有关注到中国小米汽车在跑纽北进行测试,您有没有关注到这个方面,以及您关注哪个方面?您觉得对于电动汽车来说跑赛道需要关注什么,宝马在做开发的时候是不是也做过类似的验证?

答:自1970年代起,这50多年来,宝马一直都是在纽博格林进行测试,一年下来能够测试16周以上的时间,这个不只是宝马品牌,同时M品牌也都会去做。我们是首家在纽博格林做测试的车企,对于电动车也会做这样的测试。我们知道新势力和其他车企也会在纽博格林北环去做测试,在这里他们能够很好的测试和评估一款车。对于BMW而言,我们关注的不止是一款车的性能,也包括衰减、耐久性各个方面,因此在过去60年间宝马一直在纽博格林进行测试,M品牌也测试了52年了,我们的新车出来,不管是电动车还是其他动力形式的车型,也都会继续在纽博格林北环进行测试。

提问:能不能讲一下M5这套插混的特点,因为插混动力车型在中国市场已经非常普遍了,但是像这种高性能插混车型很少见,所以这款车的电池、电机、电控一定会跟家用插混车型有所区别,像宝马之前也有插混家用车型,在做高性能车的时候有什么具体的区别可以举一些例子能让大家直观的了解到。

答:搭载145千瓦输出功率的电机之后,全新BMW M5的驱动系统能够在低转速情况下给予更多的扭矩的输出。即使没电的情况之下,这款车也能够跑出最高的速度。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客户他感受不到是在用油还是用电的区别,油和电浑然一体。同时这也提高了燃油机效率,这样的话可以利用V8发动机+电机,一方面保持纯粹的驾驶乐趣,感性的驾驶体验;另一方面,通过电动化,实现更快加速、更高扭矩、以及高效动力的表现,这是设计的初衷,希望能够采用这样的设计逻辑,能够让两者结合相得益彰。

提问:我想再继续问一下,在电池、电机、电动系统上研发指标是不是要远远高于民用车型?能不能具体举一些例子。

答:不管是在动力的衰减、圈速、加速性等等方面,肯定会有不同设计方面的要求,我们追求的不只是纵向性能,同时包括操控等等全方位的性能表现。举个例子来讲,这次搭载的整体主动转向,相较于前一代进一步提升M5的方向稳定性。这就体现出来我们追求的是总体愿景,希望搭载新的动力形式之后,通过技术手段,细微之处的用心,来满足用户对未来高性能驾驶的展望和需求。

提问:提到主动转向,刚才说到抵消重量带来不利的时候也提到主动转向,能不能举一些具体的例子,我知道您对于赛道驾驶经验非常丰富,主动转向对于家用车来说消费者很容易理解,可以更灵活,减少转弯半径,但是在赛道上和性能上具体如何去更好的操控?

答:BMW M是希望能够实现更精准、线性的操控感受,让车主觉得人车合一,所以后轮转向不宜过大,这样驾驭者在去追求极致操控的时候,不用担心出现意料之外的转向幅度或者不可控的情况,这是我们的总体想法。

其实主动转向系统和智能控制避震器的阻尼也是有很多讲究的,通过控制、计算,让驾驶者的想法和车的反映保持一致。这样就需要转向、刹车、油门各方面的配合,还有动力总成也需要能够协调起来,这样才能实现平顺、灵敏,同时又智能的驾驶风格,打造车主心目当中理想的高性能车。

提问:宝马每个车型都会去纽北做测试,想问一下全新BMW M5做了多少次赛道测试?以及赛道上表现较上一代M5有哪些方面的提升?第二个问题,后续M产品是不是配M这套混动系统,是否会有一些不同的动力系统方案?

回答:全新BMW M5的研发是4年前开始的,测试是从2年半前开始做,不只是去纽博格林赛道上测试,在全球都在做,包括高温地区,甚至像北欧这些低温地区都会去做,跑了几百万公里。

下一代M3、M4的动力系统还不能沟通,但是每一款车都会有自己的动力解决方案,以便匹配该车的个性。未来BMW M还会考虑推出燃油版车型,所以说在整个车型组合方面是非常多种多样的,同时解决方案也会多种多样。

提问:刚才提到M依然在研发燃油版车型,我想确认一下正在研发燃油版本是M5还是M的其他的车型?当然无论是M5或者不是M5,是不是意味着市场上可能会同时出现同一款M车型的燃油版本和新能源版本,就像5系和i5、7系和i7这样的关系?

答:这个事现在还没有最终决定,目前我们提供的是混动版的M5,我们在过去两、三年也在观察世界各地电动化发展的情况,我们看各个地区有快有慢。我们要为各种动力形式都做好准备,再看哪个领域供应什么样的产品,这个事还没有定下来,我们正在研究,确定的是未来肯定还会有燃油版的车型出来,目前会不会在同一个地区平行推出不同的动力版本,这个没有最终确定,取决于未来发展情况。另外的因素,不同国家的法规要求,如动力、噪音等各个方面的限制,会根据监管情况最终再决定,希望能够给客户一个正确的产品组合。

提问:越来越多的高性能车都在进行电动化,有采用轻混的,我很好奇M5用插电混动的优势在哪里?后续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在咱们后续规划里电池是更大还是更小?

答如果电池容量比较小,它能够辅助内燃机的时间比较短,我们希望避免在电池耗尽的情况下性能会有下降。我们考虑既然是混动车,它还是要有一定电动续航的里程,一些地区客户是希望能有一定的纯电行驶能力的,因此最终全新BMW M5能够纯电行驶73公里(WLTC),能够在不用燃油机的情况下跑相当长的距离,满足用户在城市内的通勤需求。

提问:无论是M还是M5一定是除了参数之外有一种精神内核,我想问您作为M的研发负责人,这个作品像您的孩子一样,您认为这个精神内核具体是什么?能不能给M或M5几个词。另外,在新的时代技术爆发,如何传承这种精神内核?他们在研发的时候面临什么挑战?心态有什么变化?

答:M品牌有52年的造车历史,我们自始至终在打造极具驾驶乐趣的高性能车型,研发过程中不只是我,还有我们600多人参与开发这款车,而且我们很多团队成员他们自己就是M的车主,他既是开发人员同时又是车迷,他们会把感性和热爱带到工作中,一起形成合力。

五十多年来我们一代一代的M车型都没有背离我们的初心,我们有一群真正热爱驾驶的人,有优秀的产品,又有坚持不懈M的愿景,这就是我们的成功之道。

结尾总结:

Daniela Schmid:再补充一下,M5拥有近四十年悠久的历史,每一代都会搭载新颖的技术,包括直列6缸、V10发动机、V8发动机等等不同的动力形式,也包括M xDrive新的驱动技术。如今,第七代车型又采用了最新的混动技术,又是很大的跃升,每一代出来以后,大家都觉得这已经做到极致了吧,已经到头了吧,实际上随着新的技术出来,随着我们不断研发的精进,我们的性能就会不断的好上加好。现在再看市场竞争的态势,你看不到传统的竞争对手有可比的产品,我们在竞争的格局中可以说无出其右。我们不断通过新的技术保持M5的传承,未来也会继续坚持下去。

最新相关
岚图高管炮轰车圈"四大乱象"

岚图高管炮轰车圈"四大乱象"

盖世汽车获悉,8月13日,岚图汽车CBO邵明峰在个人社交平台点出车圈四大乱象: 1、"极简主义"变味: 内饰"毛坯",却包装成独特设计,实则体验缺失。2、"阴阳配置"陷阱: 用低配车型价格引流,再靠加...

将配高通8775芯片 别克至境L7内饰曝光

将配高通8775芯片 别克至境L7内饰曝光

近日,车质网从相关渠道获悉,别克全新高端新能源子品牌ELECTRA旗下首款轿车--至境L7,首次曝光了内饰无伪谍照,预计在智能座舱和辅助驾驶领域带来不俗体验。在内饰设计方面,至境L7与现售别克车型...

搭载华为智驾 岚图泰山谍照曝光

搭载华为智驾 岚图泰山谍照曝光

日前,车质网从相关渠道获取了一组岚图泰山谍照。同时,岚图汽车CEO卢放表示,岚图泰山(内部代号)将会在今年第四季度正式上市,搭载华为最新的ADS Ultra 四激光雷达的智驾方案,并融合岚图最新技术...

东风风神L8开启预售,价格12.99万元起

东风风神L8开启预售,价格12.99万元起

8月11日晚,东风奕派科技全新战略车型--东风风神L8正式开启预售,预售价12.99万元起。图片来源: 东风风神截图东风风神L8定位为"大家好智混SUV",车身长宽高分别为4762×1910×1677mm,轴距达2825m...

东风风神L8预售价12.99-14.99万元

东风风神L8预售价12.99-14.99万元

8月11日,东风新旗舰、东风奕派科技全新战略车型——东风风神L8正式开启预售,预售价12.99万元起。作为“20万内最舒适的豪华座舱”,东风风神L8集东风之力,重新定义家庭用车...

岚图知音8月13日开启预售

岚图知音8月13日开启预售

8月11日,盖世汽车获悉,岚图知音将于8月13日正式开启预售,预计8月底上市。日前,满载全新岚图知音的首批发运车队已经启程。岚图表示,依托成熟研发能力、智能化生产体系及高效稳定的供应链,全新...

插混版N7 东风日产N6公告图发布

插混版N7 东风日产N6公告图发布

近日,工信部最新一批新车申报目录发布,东风日产首款插混轿车 N6 的公告图随之曝光。作为东风日产在新能源领域布局的第二款战略车型,N6 将搭载全新插混技术进入市场,该车为日产 N7 的同源车型,...

前排配备三块屏幕 星途E05内饰谍照曝光

前排配备三块屏幕 星途E05内饰谍照曝光

日前,车质网从相关渠道获悉,有媒体曝光了一组星途E05的内饰谍照,作为星途品牌旗下全新中型SUV,其将成为奇瑞集团首款搭载地平线HSD及征程6P方案的全球战略车型。按计划,预计星途E05有望于9月正...

即将正式亮相 新款问界M8纯电版内饰官图

即将正式亮相 新款问界M8纯电版内饰官图

近日,问界M8纯电版内饰官图发布。新车采用贯穿式三联屏设计,科技感十足。同时,其将还是首批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4的车型,采用华为巨鲸800V高压平台,CLTC综合续航里程高达705km。内饰部分,该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