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经新闻报道,日产汽车已大幅下调新款聆风(Leaf)电动车的生产计划,将9月至11月期间的产量降至原计划的一半以下。
面向美国和日本市场的新款聆风由日产汽车位于栃木县(Tochigi prefecture)的工厂生产。多名日产汽车高管透露,2025财年的生产计划已被缩减,其中9月和10月的减产幅度尤为显著,部分月份的产量削减高达数千辆。
电池供应受阻是此次减产的幕后原因。计划于今年推出的新款聆风车型,原本被视为日产复苏计划的关键一环。
日产汽车内部人士表示,聆风电动车所用电池的生产良率未达预期,导致日产汽车无法获得充足的电池供应。这一供应瓶颈可能会影响实际销量。
日产聆风于2010年推出,是全球首款量产电动车。此次改款后,日产聆风迎来第三代车型。新款聆风计划于今年秋季在美国上市,今年年底前在日本推出,以及明年在欧洲上市。
新款日产聆风的续航里程已提升逾30%,并完全改造成当下流行的SUV造型,这使得市场对其销量增长抱有较高期待。
值得注意的是,日产汽车近期销量表现疲软,在美国市场的困境尤为明显。在其2024财年(2024年4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中,日产汽车的合并净亏损达6,708亿日元(约合45.6亿美元),而其2023财年的净利润达4,266亿日元。今年4月份,日产汽车任命原产品规划负责人Ivan Espinosa为首席执行官,以主导复苏计划。
Ivan Espinosa已提出一项战略,其中包括工厂整合等重组措施以及推出新车型,以提升日产汽车中长期的业绩表现。而新款日产聆风原本被视为该复苏计划中的旗舰车型。
2025年上半年,日产首次跌出全球销量前十车企行列。该公司上半年新车销量为161万辆,同比下降6%,创下16年来的最低纪录。若生产延迟导致日产汽车无法按计划增加聆风的库存,其业务复苏之路可能会变得更加艰难。
日产汽车曾是电动汽车市场的先驱,但如今已在美国市场被特斯拉以及在中国市场被比亚迪等后起之秀超越。日本本土电动汽车市场的竞争同样日益激烈:本田汽车上周在日本推出了“N - One e:”微型电动车,比亚迪则计划于2026财年在日本推出一款微型电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