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汽车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宇瞳汽车视觉: 从HUD到激光雷达,解码智能汽车的光学密码

在组合辅助驾驶与智能座舱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车载光学元件作为感知与交互的核心载体,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需求爆发。

随着组合辅助驾驶系统逐步从L2向L4级加速跨越,智能座舱从单纯的的功能集成迈向“第三生活空间”的深度进化,车载光学元件也从“边缘配件”升级为“核心部件”。从HUD(抬头显示)到激光雷达,光学技术已成为智能座舱人机交互、自动驾驶环境感知的关键载体。

东莞市宇瞳汽车视觉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宇瞳汽车视觉”),依托母公司东莞市宇瞳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宇瞳光学”)在光学领域长达14年的深厚技术积淀与产业资源,构建起一套覆盖光学设计、精密制造到质量管控的全链路能力体系。

在竞争激烈的车载光学市场中,宇瞳汽车视觉凭借在HUD与激光雷达光学部件领域的前瞻布局与持续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回溯宇瞳光学的发展历程,其自2011年9月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光学产品的研发、生产、营销与售后服务,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全方位的光学解决方案。目前,宇瞳光学的业务版图已覆盖安全防范、汽车光学、车载镜头、应用光学及教育五大核心板块。根据数据机构TSR发布的视频监控镜头市场报告显示,2024年,宇瞳光学以41.4%的市场份额位居全球第一位。

此外,宇瞳光学旗下子公司——东莞市宇瞳玖洲光学有限公司,在车载镜头研发生产等细分领域深耕多年,已取得显著成就。

HUD领域:技术引领与市场覆盖双轮驱动

智能座舱正朝着“第三生活空间”的方向加速进化,而HUD作为这一愿景的核心交互界面,正引领着车内交互体验的革新。据盖世汽车研究院预测,2025年中国乘用车HUD市场规模将突破86亿元大关,到2030年更有望接近160亿元,市场潜力持续释放。

这一增长态势背后,是智能座舱进化带来的三大变革:安全需求升级:HUD将车速、导航、ADAS预警等信息投射至驾驶员视线前方,降低事故风险;交互体验革命:AR-HUD通过虚实融合技术,可将导航箭头精准叠加在实景道路上,打造“所见即所得”的沉浸式体验;成本下探驱动:随着DLP、LCoS投影技术成熟,AR-HUD成本已从万元级降至3000元区间,加速向15万元级主力车型渗透。

在HUD系统中,光学部件犹如系统的“眼睛”,其性能优劣直接决定了成像质量的清晰度与精准度。

面对这一充满机遇的市场蓝海,宇瞳汽车视觉依托深厚的技术积累,不断突破HUD光学部件的技术瓶颈,在模具开发、高精度成型、镀膜技术等核心环节构筑起坚实的技术壁垒。

在模具开发方面,宇瞳汽车视觉展现出卓越的前瞻性布局。公司引入国际领先的进口高端模具加工设备,具备开发大画幅曲面镜模具的强大能力,其中自由曲面模具的最大可制造尺寸达500mm,能够根据客户的多样化需求,提供AR-HUD、W-HUD等自由曲面反射镜、平面镜的定制化服务。这种模具开发能力,使宇瞳汽车视觉在HUD曲面镜制造领域占据领先地位,能够满足市场对大尺寸、高精度曲面镜日益增长的需求。

公司配备的多达50余台加工设备,可实现月产超精密光学模具50套以上、超精密模压模具1500套以上的高效产能,响应速度行业领先。

在材料与工艺创新领域,宇瞳汽车视觉同样成果斐然。公司采用德国进口阿博格注塑成型机,结合先进的多级注塑技术,生产出的产品面型稳定性与内应力控制均显著优于常规注塑工艺,成为国内同类产品中的技术标杆。同时,配合日本光弛镀膜技术,进一步确保产品面型精度与光学性能达到国际先进制造水准。

这种材料与工艺的深度融合创新,使得宇瞳的HUD产品在清晰度、亮度、对比度等关键性能指标上均优于行业平均水平,为用户带来更加清晰、明亮、逼真的视觉体验。

在质量管控体系构建上,宇瞳汽车视觉以前沿超精密检测技术为利刃,贯穿量产全流程实施严密监控,旗下产品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实验室的严苛检测。

具体而言,该体系通过多维度的精细化管理,实现了质量与效率的双重突破。在量产阶段,大幅调提高检测频次,确保每一片HUD产品都如精密仪器般精准可靠;新品试模阶段,通过优化工艺流程、强化跨部门协作与数据共享,大幅压缩试模周期。

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宇瞳汽车视觉构建了敏捷响应机制。无论是定制化产品的开发,还是现有产品的升级迭代,均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从方案论证到量产交付的全流程,以技术迭代速度赢得市场竞争优势。

这一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确保了每一片HUD产品都能达到高标准的质量要求。宇瞳汽车视觉也因此赢得市场的广泛认可,成为众多车企与Tier1供应商的合作伙伴。

在人才层面,宇瞳汽车视觉汇聚了一批注塑成型领域的资深专家。核心团队成员深耕HUD曲面镜及周边部品注塑成型工艺领域,平均从业经验超5年,其中部分技术骨干更是拥有15年以上的行业沉淀。

得益于在技术研发、质量管控与人才储备等全方位的投入,宇瞳汽车视觉生产的HUD产品已稳居行业领先地位。当前,公司HUD光学部件月产能突破10万片,且仍在持续攀升。

更为重要的是,产品性能与稳定性表现卓越:历经8小时高温水煮考验,产品表面无任何脱膜、变色现象;在温度85℃、湿度85%的严苛高温高湿环境下,持续验证时间长达500小时以上,性能指标依然稳定如初;而在氙灯照射实验中,历经1000小时以上的强光辐射,产品光学性能与外观质量均无明显衰减。这一系列严苛测试数据,不仅是对宇瞳汽车视觉产品品质的有力证明,更是其引领行业发展的坚实底气。

为匹配HUD市场呈现的爆发式增长态势,宇瞳汽车视觉积极推行“双基地+全球化”战略布局,从敏捷交付与成本控制两个关键维度发力,构建起双重竞争优势,为市场拓展筑牢根基。

公司精准选址,目前,宇瞳汽车视觉在广东东莞、江西上饶两地设立了两大核心生产基地。这两大基地地理位置优势显著,辐射华东、西南、华南等重点汽车产业区域,形成高效协同的产能网络,极大缩短了产品交付路径,让交付流程更加便捷、高效。

两大基地均配备全自动化产线,目前月产能已稳定达到20万片。为更好地顺应汽车行业季节性波动及未来市场增长趋势,公司制定了科学的产能扩充计划,预计到2026年6月,月产能将进一步提升至30万片。届时,公司将以更强大的产能储备,灵活应对市场需求的波峰波谷,确保稳定供应。

凭借卓越的产品性能与可靠的质量保障,宇瞳汽车视觉的HUD产品已成功获得国内外超过80个项目定点。这些定点项目覆盖长安深蓝、吉利、比亚迪、零跑、理想、东风岚图、捷豹路虎、大众汽车等国内外知名汽车品牌。众多项目定点的落地,不仅彰显了宇瞳在HUD领域的技术实力,也为其在智能汽车光学部件市场的进一步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激光雷达光学部件:赋能辅助驾驶新生态

在组合辅助驾驶从L2级向L4/L5级不断进阶的过程中,激光雷达凭借其厘米级的精准测距能力以及构建三维环境模型的强大能力,已然成为组合辅助驾驶系统不可或缺的“标配传感器”。

盖世汽车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国内激光雷达的渗透率从2022年的0.5%迅速攀升至2024年的5.5%,2024年1-8月的装机量已达83万颗,相较于2022年增长了72万颗。这一显著的增长趋势,无疑预示着激光雷达在辅助驾驶领域的重要性将愈发凸显。

激光雷达对光学元件的性能要求极为严苛,而宇瞳汽车视觉凭借深厚的技术积淀,构建起从方案设计、工艺开发,到元件加工、镜头装配的全流程技术体系,能够提供覆盖转镜总成、TX/RX镜头以及光学元件(涵盖转镜、振镜、窗口片、玻璃非球面透镜等)等核心部件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在转镜总成领域,宇瞳汽车视觉展现出卓越的技术实力,具备一体式金属转镜总成、贴片式转镜总成的完整技术能力,包括产品设计、工艺设计以及组装调试等各个环节。这种完整的技术能力,不仅提升了激光雷达的测距精度和运行稳定性,还有效简化了系统结构,降低了整体成本。

据相关测试数据显示,宇瞳汽车视觉的激光雷达转镜技术已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其独特的镀膜工艺可一次性完成多面镜的同时镀膜,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制造成本;能够加工适用于15-75°常规激光波长905nm的反射转镜,以及1550nm激光波长的转镜;在严苛的85℃/85%RH环境可靠性测试中,金属激光雷达转镜持续运行1000小时仍性能稳定,使用寿命远超行业标准。

在TX/RX镜头方面,宇瞳汽车视觉同样具备全方位的技术能力,涵盖TX发射镜头、RX接收镜头的方案设计、工艺设计、元件加工、镜头装配以及调试等环节。这种一站式的服务模式,能够大幅缩短客户的开发周期,加速产品上市进程。

此外,宇瞳汽车视觉积极拓展业务版图,与全球头部激光雷达厂商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其产品通过合作伙伴的生态系统,间接应用于机器人、智能割草机等多个前沿领域。这种广泛的合作不仅验证了宇瞳在激光雷达光学部件领域的技术领先性,也为其在辅助驾驶产业生态中的进一步拓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望未来,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商业化进程的加速,激光雷达的需求将呈现爆发式增长。宇瞳汽车视觉将继续深耕激光雷达光学部件领域,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实力,为自动驾驶产业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光学解决方案。

结语:以光学为基,驱动智能出行未来

从HUD的虚实融合到激光雷达的精准感知,宇瞳汽车视觉正以“光学技术+智能制造”为双轮,驱动智能汽车产业向更高维度跃迁。

面对2025年86亿元的HUD市场蓝海和激光雷达渗透率持续攀升的历史机遇,宇瞳汽车视觉深知,唯有技术创新与产能布局双管齐下,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未来,宇瞳汽车视觉将以技术创新为利刃,持续突破光学技术瓶颈,研发出更先进、更高效的光学产品;以产能布局为坚盾,不断优化生产流程、扩充产能规模,确保产品稳定供应。为全球车企量身定制“视野更广、成像更清、感知更准”的光学解决方案,助力智能出行时代的全面到来。

最新相关

降至6.5万元/吨,锂价跌破"盈亏线"!

5月16日,盖世汽车获悉,最新数据显示,国产电池级碳酸锂均价已降至65,050元/吨。这一价格相较于今年年初有了大幅下滑。今年以来,电池级碳酸锂市场报价跌幅已超万元。当前价格已跌破大多数碳酸锂...

一汽丰田奕泽明年5月上市 两种动力

一汽丰田奕泽明年5月上市 两种动力

日前,有消息称一汽丰田旗下首款小型SUV奕泽(IZOA)有望在明年5月接受预定,并于同月正式上市。新车在丰巢WAY概念车基础上打造,动力搭载1.2T发动机,并有望推出1.8L混动版车型。外观方面,新车将延...

传小马智行秘密申请香港上市

传小马智行秘密申请香港上市

据外媒报道,据知情人士透露,总部位于中国广州的自动驾驶公司小马智行(Pony AI)已通过保密形式向香港提交上市申请,旨在通过融资推动业务扩张。消息人士称,小马智行可能在今年内完成香港上市,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