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汽车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现在下订最快8个月提车,小米YU7爆单黄牛最高兴

当你上午拿起手机刷新小米汽车APP,屏幕上显示的YU7 Max交付时间已从昨晚的34-37周变成了35-38周。就在这迟疑的一个夜晚,就需要多等整整七天才能开上新车。

以上一幕对于不少小米YU7的潜在用户来说,可能并不陌生。而在闲鱼平台上,超过2000条“小米YU7订单转让”信息正实时更新,最高加价已达到2万元。

6月26日,小米YU7上市3分钟便创下“20万辆大定”的惊人纪录,1小时后这一数字飙升至28.9万台。雷军激动地将此称为“中国汽车工业的一个奇迹”,但很少有人预料到,这场狂欢中最高兴的除了米粉,还有那些嗅到商机的黄牛,以及小米的供应商。

爆单奇迹与黄牛盛宴

小米YU7的发布现场堪称梦幻,当雷军宣布“3分钟大定超20万辆”时,整个汽车行业为之震动。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作为对比,特斯拉Model Y整个第一季度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为20.18万辆。小米YU7一小时的战绩,已经超越特斯拉主力车型三个月的努力。

在销售一线,小米的营销策略功不可没。销售们带头高呼“晚了就没车了”、“早下定早排产”,将消费者的焦虑感推向顶峰。这种被外界质疑为“饥饿营销”的手段效果立竿见影,订单自然如雪花般飞来。

而且,在小米线下门店中,还未下定的潜在用户想要实际体验到小米YU7也需要等待更多时间。

在北京一家小米旗舰店,有销售人员向“汽扯扒谈”透露,目前店内试驾预约已经排号超过了2000个,而且都是已经下定的用户,必须要等这一类用户试驾结束后,才有可能安排未下定用户的体验。

然而在火爆背后,一条灰色产业链悄然启动。早在发布会前一周,黄牛们就已嗅到商机,各大社交平台涌现出大量“代抢订单”服务,报价从2000元到10000元不等。一位黄牛透露:“包首批”订单收费高达10000元,普通代抢服务也要3000元。

如今在二手交易平台上,小米YU7转单行情价在5000元至20000元之间。加价最狠的是YU7 Max版本,普遍溢价1.5万元以上。一位黄牛坦言:“我们专门收购‘准现车’的Max版,一转手就能赚一万多的差价。”

这种暴利源自交付周期的巨大差异。根据小米官方最新数据:YU7标准版最快需要54-57周(约378天),Pro版49-52周,而Max版“只需”34-37周(约238天)。对于不愿等待近一年的消费者,多付1万多元换取提前半年提车,成了一种无奈选择。

灰色产业链其实暗藏陷阱

黄牛们的操作手法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他们首先瞄准Max高配版下单,因为该版本交付周期最短,市场需求最大。接着在二手平台发布转让信息,声称有“内部渠道”获得优先提车资格。

一位自称SU7车主的闲鱼卖家坦言,参与抢购纯粹是“试试手气”,发现订单能溢价万元后立即转手。这种把新车预定当理财产品的行为,正在扭曲正常的消费市场。

但交易过程暗藏风险。业内人士透露,当前主要存在三种套路:伪造锁单截图骗取定金;利用小米“7天后自动锁单”规则在临界点敲诈加价;最隐蔽的是“订单二卖”,同一订单被多次转让。某维权群里,已有消费者因轻信“内部渠道”损失5000元定金。

小米官方对此早有防备。公司明确规定:订单锁定后车辆登记主体信息不可修改,此前仅允许转让给直系亲属。针对近期黄牛泛滥现象,小米再次强调:“订单不支持直接转让,更不支持修改购车人。”

这意味着黄牛转卖订单只能通过“过户”方式完成——消费者先支付全款提车,再将车辆过户给真实买家。这种操作导致新车在未交付时就变成“二手车”,绿本上多出一行过户记录,未来转售时价值将大打折扣。

产能困境与供应链受益

小米YU7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产能与订单量的巨大鸿沟。据了解,小米汽车一期工厂年产能约15万辆,主要用于生产SU7;YU7则由二期工厂负责生产,年产能同样为15万辆。即使两班倒满负荷运转,月产能上限也只有2-3万辆。

按此计算,仅消化上市首日的28.9万订单就需约14个月。若考虑后续订单,部分消费者可能要等到2027年才能提车。交付周期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延长——平均每8小时增加一周等待期。

在这场狂欢中,真正的赢家除了黄牛,还有小米的供应商体系。自去年SU7上市后,小米就推行“60天闪电结账”政策,大幅短于行业常规的90-270天账期。

“60天一结账,到期直接打钱,不含糊!”一位小米的零部件供应商感慨道,“这简直是业界清流。”在资金链紧张的制造业,快速回款意味着企业能更快投入再生产。

小米对供应链的账期管理分为两种模式:主要账期为45天(供方交货后,小米在下下下个月10号前付款);特殊情况下延长至60天;对小批量采购则采用30天内的月结方式。

这种政策让中小企业受益匪浅。一家零部件厂老板张总坦言:“以前跟大公司合作,账期长得吓人,资金链差点断裂。现在小米60天一结账,让我们能喘口气专心搞研发。”

更深层次的影响在于整个供应链的优化。有供应链专家就指出:“回款快使供应商更愿意投入资金进行技术升级和设备更新,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这样的良性循环最终惠及整个汽车行业。”

最新相关
小米YU7卖爆了,特斯拉没招了?

小米YU7卖爆了,特斯拉没招了?

小米YU7卖爆了,上市3分钟大定破20万,Model Y劲敌小米YU7如此成绩多少有些震惊车圈,谁也没能想到小米YU7的攻势来得如此猛烈,而同一时空下的特斯拉却在渐渐陷入销量滞缓的泥淖,面对来自中国市场...

李斌: 神玑NX9031芯片显著提升蔚来单车毛利

李斌: 神玑NX9031芯片显著提升蔚来单车毛利

7月1日,盖世汽车注意到,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在社交媒体表示,蔚来世界模型NWM已经陆续推送到ET9、新ES6、新EC6、新ET5和新ET5T上。这标志着蔚来自研的全球首颗车规级5纳米智驾芯片神玑...

大众汽车向Rivian追加投资8.5亿欧元

据外媒报道,大众对其美国合作伙伴Rivian进行了追加投资。随着Rivian达成合同约定的阶段性目标,第二笔8.5亿欧元(约10亿美元)款项已于6月30日如期支付。Rivian在2024年第四季度首次实现毛利率转...

魏牌6月交付量破万!

魏牌6月交付量破万!

7月1日,魏牌发布最新销量数据,6月交付量破万。魏牌表示,"对我们来说,这不是一个数字的跃升,而是一份责任的开始。"作为长城汽车旗下高端智能科技品牌,魏牌一直在积极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目前...

NHTSA对逾9.1万辆捷豹路虎汽车展开调查

据外媒报道,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已就捷豹路虎一款车型的潜在缺陷启动调查。据NHTSA披露,调查范围涵盖2014至2017年间售出的路虎揽胜运动版(Range Rover Sport)SUV,涉及该公司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