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汽车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MG4爆单不可怕,半固态电池能量产上车杀伤力更大

前不久成都车展上,上汽全新MG4迎来上市,上市限时补贴价6.58万元起,全球首搭量产半固态安芯版限时补贴价9.98万元。劲爆的价格也直接引爆了市场,仅用时39分37秒,大定便突破10000台。

好产品,好价格,爆单并不意外,也是给MG品牌反攻国内市场开了个好头,不过相比于一款产品的爆单,其搭载半固态电池的版本居然能做到量产上车,并且价格还不贵,这就是很有意思的一个话题了,这也能看出上汽集团对于新能源市场的新思考与新打法。

能量产上车还要让用户买得起

受磷酸铁锂、三元材料、石墨等正负极材料物化性质影响,传统锂电池能量密度已经逼近理论极限,这直接决定了电池的续航,成为新能源汽车的最大痛点。

所以固态电池也被认为是新能源汽车的最优解,不过由于材料问题,与制作成本,何时量产上车也是个未知数,不过半固态电池目前已经有许多企业研发的方向。

和混合动力一样,半固态电池是一种从锂离子电池逐渐过渡到固态电池的过渡技术。即便如此,半固态电池的理论上限已经突破了锂离子电池的技术瓶颈。相比锂离子电池,半固态电池的研发难度理论上比全固态更低。

作为全固态电池技术成熟前的可产业化方案,半固态电池技术具有高安全性、与现有液态电池产线兼容性高、工艺简单、成本较低等优势。目前,包括上汽、比亚迪、蔚来等在内的很多车企都将半固态电池视为下一代动力电池的重要方向。

不过在半固态出货量没有形成规模化的情况下,即便是宁德时代,也无法将半固态电池的成本做到规模交付的水平。

所以MG4能做到半固态电池量产上车交付在行业内也是一次壮举。

这套由上汽与清陶能源联合开发的电池系统,电解液含量仅5%,能量密度高达300Wh/kg以上,远超主流磷酸铁锂电池(160-200Wh/kg)。

这个电池包在三向10针穿刺实验中,实现了零冒烟、零自燃,从材料层面解决了传统液态电池的安全隐患,这也是MG为什么敢在发布会说“如果这款车发生自燃,赔付一辆新车”的底气。

上汽MG对于半固态电池为何能量产上车给出的解释是得益于在低温性能、安全等层面的技术优势,以及产线保障,全新MG4将搭载全球首个批量上车的半固态电池。如在产线方面,上汽MG方面介绍,批量上车的最大前提要有产线。

“从电极、固态电解质原材料,到电池正极和固态电解质热复合,再到电芯的生产,我们有着完备的量产生产线。上汽清陶的半固态电池,最早在2021年就开始上车实验,历经大量测试和实验才能批量上车,走向消费者。”上汽MG方面表示。

上汽集团在下一步大棋

相比于比亚迪、吉利等自主品牌,上汽集团旗下的自主品牌近两年的发展确实是慢了一步,如今推出的产品和竞品相比也是很难做出差异化,所以要想重新回到头部地位就需要出奇制胜,拿出更多的技术打动消费者。

此前上汽集团就想在技术上证明自己,去年4月上汽集团智己L6亮相时,上汽就称搭载行业首个量产上车的“超快充固态电池1.0”。根据智己官方发布的信息,该款电池满电超130kWh,单体能量密度达368Wh,CLTC综合续航里程已经突破1000公里,可以实现充电10分钟补充400km续航里程的补能效率。

只不过由于售价与品牌知名度等多方面因素,智己并未能承载上汽技术推广的重任,上汽是想用技术重新掌握市场主动权。

早在2020年,上汽集团就投资了国内固态电池企业清陶能源。2023年5月,上汽集团宣布向清陶能源追加投资不超过27亿元,加速推进固态电池在新能源车型上的量产落地。上汽集团工作人员此前就透露半固态电池产品大多上车在上汽集团的自主品牌新能源车之上,上车之后大约能够帮助上汽集团在动力电池成本方面下降近30%。

如今半固态电池能够量产上车MG4,并且价格还做到了如此之低,一方面说明上汽集团在技术上有着毋庸置疑的实力,另一方面也说明上汽集团对于重新打开国内市场的渴望。

2025年上半年,上汽集团交出了一份极具说服力的成绩单。半年报显示,公司整车批售205.3万辆,同比增长12.4%;整车零售220.7万辆,继续保持国内行业第一。

其中,自主品牌销量达到130.4万辆,占比提升至63.5%;新能源车销量64.6万辆,同比增长40.2%。

在市场看重的营收方面,今年上半年,上汽实现合并营业收入2995.9亿元,同比增长5.2%;归母净利润60.2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54.3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432%。在国内市场竞争如此激烈,海外市场又遭遇重重夹击之下,还能做到这般盈利,可见上汽集团的自我造血实力有多强。

在行业价格战“内卷”、新能源品牌“围剿”的双重压力下,上汽乘用车不打价格战,坚持以技术与营销破局,以创新求变、稳中求进的改革决心,从组织、体系、制度,到产业链结构、全球化布局和技术反哺的全面革新,实现了巨轮转舵的艰难跨越。

从半固态电池上车MG4,到主打大美好的荣威M7预售订单火爆,可以看到上汽乘用车不仅成功抵御了行业变革的冲击,更构建起“自研技术为核心、生态协同为支撑、全球化为增量”的立体化竞争力,为中国传统车企突破智能电动化转型困境、迈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转型范本”。

最新相关

"小订"大作,谁在导演销量狂欢?

"上市1小时,订单突破XXX万"--这样的宣传文案,近年来频频出现。例如在今年的成都车展,全新MG4开启预售39分钟后,便官宣实现了订单破万辆;极氪9X宣布开启预售1个小时后,订单超4.2万,于成都车展...

Seeds | 臻驱科技完成E轮融资二期交割

9月8日,臻驱科技宣布完成数亿元E轮融资二期交割,E轮总融资额超6亿元。据悉,本轮融资中,E轮领投方国投创新、国投招商再度加码,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广州产投、浦东创投参与投资,老股东华泰宝利...

奇瑞汽车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据港交所官网 9 月 7 日文件,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已正式通过港交所聆讯,上市进程再进一步。根据中国证监会于8月27日发布的备案通知书,奇瑞拟发行不超过6.989亿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香港联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