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汽车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关键落子 深化中国布局 大众安徽迎新COO

11月10日,大众汽车旗下金标品牌与众08车型正式亮相工信部新车公告。作为大众集团在中国,为中国战略的核心落地产品,这款全时互联的纯电动全尺寸SUV将于2026年在大众安徽工厂投产。其技术亮点包括原创设计语言、双腔空气悬架系统、L2++级智能驾驶辅助、CEA电子电气架构以及800V超高压快充技术,标志着大众首次在中国本土研发的智能座舱与自动驾驶系统实现量产应用。

根据大众集团规划,至2030年将在中国市场投放超过30款纯电动车型。其中,众08将与大众-小鹏联合开发车型形成战略协同,共同完善金标品牌的产品矩阵。这一布局背后,是大众安徽正在进行的深度战略调整:11月11日,大众官网宣布前捷豹路虎中国高管刘展术出任大众安徽销售公司(DSSO)首席运营官,为即将到来的产品爆发期储备核心管理力量。

刘展术拥有近20年汽车行业经验,在履新前担任捷豹路虎(中国)执行副总裁,主导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涵盖战略规划、市场营销、产品上市及用户洞察等环节。其职业生涯横跨一汽-大众奥迪、上汽通用别克、极氪、岚图等中外高端品牌,在品牌建设、市场推广、产品定义及用户运营等领域积累了丰富实战经验。

大众安徽首席执行官Stefan Timmermann表示:刘展术先生的全球视野与本土经验,将为我们持续拓展ID. UNYX产品线和筹备新车型发布提供关键支持,推动DSSO实现卓越运营与可持续发展。这一人事任命,既是对大众中国本土化战略的深化,也为即将到来的产品密集投放期奠定组织基础。

大众安徽的快速发展底气,源于大众集团对中国市场的战略加码。在11月5日开幕的进博会上,大众、奥迪、保时捷三大品牌联合展示八款搭载最新技术的车型,其中CEA架构成为核心技术载体。大众品牌三款概念车尤为引人注目:首款基于本土CMP平台开发的纯电轿车ID. AURA,直接集成CEA架构与L2++级驾驶辅助系统,计划2026年量产;ID. ERA增程式SUV与ID. EVO纯电SUV则分别通过中文AI大模型助手、700公里续航及800V快充技术,验证CEA架构在不同动力形式和智能场景下的适配能力。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执行副总裁兼CARIAD中国CEO韩三楚在进博会上揭示了CEA架构的战略逻辑:大众在硬件平台化时代凭借MQB架构取得巨大成功,如今我们将在软件定义汽车时代复制这一模式。他强调,这种复制不是简单技术迁移,而是针对智能汽车需求进行的系统重构。数据显示,安徽大众基于CEA架构开发的EQC车型从立项到量产仅用18个月,较传统周期缩短40%。按规划,2026年将有4-6款车型搭载CEA架构,2027年扩展至10款车型,这种高效落地节奏与当年MQB支撑大众全球扩张如出一辙。

进博会首日,大众中国宣布与地平线成立的合资公司酷睿程(CARIZON)取得新进展:该公司将在中国自主设计研发系统级计算方案,为大众高级驾驶辅助和自动驾驶系统提供核心支持。这一合作标志着大众将智驾研发核心环节前置中国,构建自主可控的研发体系。韩三楚指出:中国已成为全球智能汽车技术的创新试验场,前沿技术落地必须深度融入中国生态。

面对中国企业在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领域的快速迭代,传统车企的软件体系面临结构性挑战。大众的应对策略是深化在中国,为中国战略,以研发体系重组为突破口。地平线作为关键合作伙伴,其优势在于软硬件协同开发与规模化量产能力。新成立的酷睿程不仅承担系统优化任务,更将帮助大众建立从芯片到算法的全栈研发能力。

在软件领域,大众同时推进双路线战略:2023年以7亿美元入股小鹏汽车,成为首家通过股权合作切入中国新势力的外资车企。这种技术合作+资本绑定的模式,既获取了本土技术资源,又保持了战略灵活性。

从市场目标看,大众的布局清晰而坚定:到2027年推出约30款新能源车型,2030年纯电动车型达30款,2026年起交付搭载CEA架构与自研芯片的车型。这些目标背后,是大众试图复制MQB架构成功经验的雄心——通过标准化平台支撑智能汽车时代的市场地位。

11月15日,大众中国连续宣布两项重要进展:其一,与地平线的合作扩展至系统级芯片(SoC)研发,投资额约2亿美元;其二,保时捷中国研发中心在上海正式启用,成为该品牌德国总部之外最大的研发基地。这两项动作标志着大众在中国的研发本土化进入新阶段:从技术引进转向联合创新,从市场适应转向生态构建。

当前,中国智能汽车产业已形成硬件标准化、软件差异化、数据资产化的竞争格局。大众的转型路径显示,外资车企要在中国市场保持竞争力,必须完成从全球技术本地化到本地创新全球化的范式转变。这种转变不仅需要技术投入,更需要组织架构、人才战略和生态合作的全面重构。

大众安徽的案例表明,当跨国车企将研发决策权、数据控制权和生态合作权向中国转移时,才能真正实现在中国,为中国的战略意图。随着CEA架构的规模化应用和酷睿程的技术输出,大众有望在智能汽车时代重建其体系优势,但这场转型的成败,将取决于其能否真正融入中国创新生态,完成从机械工程时代到软件定义时代的基因突变。

“这将是我在中国最后一次以保时捷首席执行官的身份公开亮相,未来我将把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大众集团旗下其他品牌的经营中,同时我也会全力以赴地支持并信赖保时捷的现任管理团队。”

在活动当天,大众集团与保时捷的全球领导者奥博穆特意飞抵上海,为保时捷品牌助力,并通过一场精彩的演讲,优雅地完成了其作为保时捷全球CEO的谢幕仪式。

完成保时捷的相关活动及进博会行程后,奥博穆与管理层成员一同前往了合肥。大众安徽,作为大众集团在华设立的第三家合资企业,将肩负起智能网联汽车研发与生产的关键任务。

奥博穆曾表示:“中国正引领着未来移动出行的变革方向,涵盖电气化、数字化及新豪华理念等多个方面。要应对这场深刻的变革,仅凭远距离的观察难以精准捕捉本地市场的动态,必须深入其中,扎根发展。”

大众在中国的发展,正与时间展开一场激烈的赛跑。速度、效率、成本,三者缺一不可。据透露,通过本土研发的CMP平台和CEA电子电气架构,大众的开发周期已大幅缩短至约24至30个月。同时,成本相较于全球平台降低了40%,目前正朝着降低50%的目标迈进。

值得注意的是,大众与国轩高科合作开发的磷酸铁锂电池,以及与地平线携手研发的ADAS功能,成为大众降低成本的重要支柱。近日,国轩高科的磷酸铁锂电池已确定将搭载于大众安徽的下一款电动车型上,以增强其成本竞争力。

无疑,大众安徽已成为大众全球电动智能化转型的创新高地和核心基地。通过本土化研发、供应链整合及推出针对市场需求的产品,大众将进一步巩固其在中国电动车市场的地位,并为全球电动化战略提供有力支撑。这一战略布局对大众在中国乃至全球市场的未来竞争力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最新相关

连马斯克都盯上了这块"肥肉"

最近,大家对于特斯拉的关注的重点,无疑都集中在马斯克的万亿薪酬方案,到底能不能通过。上周,随着新一届股东大会的如期举行,这位掌舵者顺势收获75%的赞成票,一切终于尘埃落定。对于这样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