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汽车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反复横跳"的FF,只是暂时避免退市危机

汽车信息网5月11日讯“退市”大限已至,法拉第未来(FF)在最后时刻交出了延期已久的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暂时解除了退市的风险。

Faraday Future Intelligent Electric Inc. (FF)日前公布了截至2021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财务业绩。财报显示,2021年前9月,公司净亏损达到4.32亿美元。同时,FF表示将在5月中旬提交2022年第一季度业绩后召开一次对投资者开放的电话会。

“第三季度末之后,我们在汉福德制造工厂实现了通向SOP的前四个里程碑。”对于备受关注的首款量产车FF 91进展情况,FF全球CEO毕福康表示,FF仍有信心在2022年第三季度交付FF 91。

而最新的情况则是,纳斯达克上市资格部再一次对FF发出警告,如果法拉第未来未能在2022年5月16日或之前提交2021年年报和2022年一季报,将导致其面临退市风险。

退市危机尚未解除

去年11月底,FF因迟迟未提交第三季度财务报告,引得纳斯达克寄信提醒其在60个自然日内提交报告。按照纳斯达克的规则,如果FF未在规定期限内提交相关报告,可能会面临摘牌风险。

而对于延迟公布Q3财报,FF表示是受公司特别委员会调查工作影响。

此前,美国做空机构J Capital Research针对FF发布了一份28页的报告,从投产能力、资本运作表现、研发投入状况等多个角度表达了对FF公司的质疑。

针对“FF在量产方面没有实际进展”,并断定“FF公司卖不出哪怕一辆汽车”的这一指控,FF称公司需要额外的时间完成调查,故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财报披露。

基于此,自上市以来,FF尚未公布过一份完整的财务报告,并连续推迟了去年三季报和年报的公布。

此后纳斯达克下达最后通牒:如果FF未能在2022年5月6日前提交2021年第三季度10-Q表和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10-K表,则将会被摘牌退市。从目前结果来看,FF在退市最后的deadline,提交了纳斯达克要求的文件。

不过,由于其尚未提交2021年全年的财报以及2022年第一季度的财报,纳斯达克也对其再次警告,如果未能按时提交,则仍会进行退市流程。

对于FF来说,其退市危机还未解除。

财报并不乐观

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运营费用为1.86亿美元,而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三个月运营费用为1755万美元,同比大涨约960%。FF方面对此解释称,“运营费用大幅增加,主要因为汉福德制造工厂为全面商业生产做准备而加大了投入。”

FF汽车去年三季度净亏损同比暴涨至3.04亿美元,去年前三季度累计亏损则达到4.32亿美元。

截止到2021年9月30日,FF汽车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66亿美元,不过,截止到今年一季度末,公司账上的现金余额已下降至2.76亿美元,其中还包括按期偿还的9700万美元票据及应计利息。

而根据此前FF发布内部调查报告结果显示:截至2022年3月31日,FF 91共计1.4万份的订单数量“存在虚假”,只有401份预订已支付,同时该预订已支付订金可全额退还、无约束力。

也就是说,在这当中,没有一份我们俗称的“大定”订单,根据做空机构所做出的报告来看,也可以称作FF“没有卖出去一辆车”。

延迟披露财报和遭受处罚,引发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在二级市场,自上市以来,FF总市值在不到10个月时间里蒸发近9成至6.02亿美元,其股价也从发行价的13.78美元一路跌至目前的1.99美元。

尽管FF表示,其位于汉福德的工厂测试验证工作正在如期进行。至于什么时间能够达到量产的标准和要求,FF并未表明具体日期。在三季报披露的同时,FF表示,将于5月中旬提交2022年第一季度业绩后召开一次对投资者开放的电话会。

就目前状况来看,其前景并不乐观。

最新相关

全球前三!博世亮出智驾野心

"老钱"博世,对新技术的投入堪称激进。博世在今年科技日上宣布,未来两年,将投入超过25亿欧元(约211亿人民币),用于人工智能的应用和开发。博世预计,在人工智能的赋能下,到2035年,智能驾驶相关的...

事在人为,本田终于开窍了?

事在人为,本田终于开窍了?

今年,人人都在说,属于合资车企的反攻大幕将正式被揭开。上半年,当广汽丰田铂智3X、东风日产N7在各自的细分市场一扫此前的发展阴霾,种种迹象都真实表现出了这一势头。到了这个月,眼看北京现代...

​上半年,"反内卷"奏效了?

​上半年,"反内卷"奏效了?

"如今的中国车市,已进入生死竞速阶段。"据盖世汽车研究院不完全统计,2017年至今,中国车市已有400多家企业相继破产或退出市场。在近日举行的盖世汽车研究院2025年年中闭门沙龙会上,分析师董静...

为什么中国没有"特斯拉"?

为什么中国没有"特斯拉"?

在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中,全球共有27家整车制造企业上榜,其中中国车企占据8席,数量位居各国之首。然而,这些中国车企的利润率普遍低于国际同行,特别是与德国和日本车企相比存在明显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