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汽车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蓝牌轻卡新规过渡期届满,72余万辆库存车何去何从?

9月,蓝牌轻卡新规为期6个月的过渡期就满了,72余万辆申请延期销售的库存车辆引发行业高度关注。一方面,蓝牌轻卡车厂以及经销商为消化库存愁得焦头烂额;另一方面,车厂以及经销商开始积极转型布局新能源商用车业务。

在成都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广应用促进会秘书长范永军看来,短期来讲选择蓝牌轻卡,还是新能源轻卡主要是看综合成本;而长期来看,随着未来碳排放的趋严以及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蓝牌轻卡的优势将不复存在,轻卡新能源化是大势所趋。

蓝牌轻卡危机四伏

一直以来,蓝牌轻卡占据着市场的主流,尤其是在非限行城市,蓝牌轻卡更是引领市场,而新能源轻卡则在边缘徘徊,渗透率仅为5%。

而自新规实施后,蓝牌轻卡的优势一步步削弱。一方面,根据新规,蓝牌轻卡总质量将不能超过4495kg,也就是说蓝牌轻卡最多只能拉2吨货物,远不如微卡、中卡划算。另一方面,承载力大大下降的基础上,符合新规定的车型售价更贵,这意味着同一趟路程,司机的综合成本明显提高。此外,随着业内关于商用车行业电动化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蓝牌轻卡市场需求将会有一部分被新能源替代,也有一部分会被微卡、重卡替代。

现实的反馈最能体现政策落地的效果。据电车资源统计,自新规实施后,截至目前已有超72余万辆轻微卡车辆申请延期销售,这对于蓝牌轻微卡车企和经销商来讲都是巨大的挑战。不少经销商透露蓝牌轻卡销量出现了大幅下降。主要原因在于符合新规的车型承载能力大大减少、而售价更高,用户不愿意买单;此外,用户还担心买了合规蓝牌车政策生变,今后车辆上路、年检、年审等环节受限,影响正常运营。因此,大多数用户仍处在观望状态中。

此外,随着国内一线省会城市及发达地区对于城区内的限行和环保措施的升级,在路权限制下,蓝牌轻卡的前途未卜,无法与新能源轻卡同日而语。

政策倒逼蓝牌轻卡转型

相较于新能源轻卡,合规蓝牌轻卡拥有购置成本低、无续航焦虑以及用户使用习惯等优势。

成都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广应用促进会秘书长范永军指出,当前我国并没有对蓝牌轻卡进行全面的替代,在特定区域蓝牌轻卡仍有巨大的生存空间。蓝牌轻卡价格低廉、无续航焦虑且符合用户驾驶习惯,限行城市对蓝牌轻卡的需求量不大,但是在非限行城市,蓝牌轻卡仍然是当地市场的主流车型。

不过,“十四五”的双碳规划明确提出,将粗放型、高碳排放型企业转型升级为精细型、低碳排放型,进一步强化公路基础设施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推进公路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融合,大幅提升公路基础设施绿色化水平。

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碳排放总量为101.5亿吨,其中在主要行业碳排放占比中,交通运输业占总排放量的10%,而公路运输占交通运输业排放量的84.1%,蓝牌轻卡便在其中。

2021年10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提出,要加快推动运输工具装备低碳转型。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逐步降低传统燃油汽车在新车产销和汽车保有量中的占比,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车辆电动化替代,推广电力、氢燃料、液化天然气动力重型货运车辆。

基于此,目前已有不少蓝牌轻卡车企以及经销商开始加快布局新能源商用车业务,以寻求新出路。

新能源轻卡涨势已起

近些年来新能源轻卡销量持续保持增长,远远超过轻卡市场大盘。2021年轻卡销量同比下降4.04%;2022年上半年,轻卡销量仅84.93万辆,同比下降29.46%。而反观新能源轻卡,2021年全年同比增长110%,2022年上半年同比增长75%。

销量背后反映的是市场对新能源轻卡认可度的不断提高。目前市面上的新能源轻卡电量大多在80kWh左右,续航在200Km左右,完全能够满足快运、快递以及城市商配运输需求,而插电式混合动力以及增程式轻卡则更是突破了200km续航里程瓶颈。

当前货运市场已经大不如前,货源减少、运价降低。而蓝牌轻卡新规的正式实施,更是打消了不少用户购买的积极性。符合新规的蓝牌轻卡车型售价更高、但是载重量却减少,用户的综合成本不降反增。

而新能源轻卡的优势则在于综合使用成本低。城配领域的纯电动轻卡一般每天充电费用在70—80元左右,而燃油轻卡的能耗成本为1—1.2元/km,相比燃油轻卡,纯电动轻卡一年可节省近4万元的成本。(以上数据仅供参考。)

对于蓝牌轻卡和新能源轻卡的选择,成都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广应用促进会秘书长范永军表示,轻卡车型毕竟是赚钱工具,用户不会冲动消费,最终考虑的还是经济性和便利性。不过,对于未来越来越严格的碳排放要求来看,新能源轻卡全面替代蓝牌轻卡还有很长一段时间要走。

小结:蓝牌新规的出台,旨在提高轻型货车、小微型载客汽车安全技术要求,落实生产企业产品安全质量、生产一致性主体责任,严把车辆产品检验机构产品检测关,强化车辆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管以及严格轻型货车、小微型载客汽车登记管理。于行业健康发展而言,具有深远积极意义。同时,蓝牌轻卡新规也给车企新能源化变革提供了缓冲期。

但是,从长远来看,低碳、零碳、绿色、智能、网联才是汽车行业的未来趋势。相比于焦虑于72余万库存车辆如何去库存的“近忧”,蓝牌轻卡企业及经销运营商更要考虑如何尽快调整发展战略,确保不掉队、不被淘汰出局的问题。

最新相关

中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海外业务猛赚?

在全球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加速转型的浪潮中,诸多中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正凭借技术突破与成本优势,在海外市场强势突围。一个愈发清晰的产业态势是: 这些企业的海外业务版图不仅持续扩容,...

本田增投美国人工智能公司Helm.ai

据外媒报道,本田汽车在10月15日表示,已决定对总部位于美国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 Helm.ai 进行追加投资,以推动双方在自动驾驶图像识别技术方面的联合研究。不过,本田此次具体的投资金额尚未披露...

吉利将推出全新小型SUV 内部代号SX11

吉利将推出全新小型SUV 内部代号SX11

日前,根据工信部信息: 吉利全新SUV——吉利SX11已经申报。据悉,吉利SX11的车身尺寸为小型SUV范畴,搭载1.0T和1.5T涡轮增压发动机。而其中的“SX11”则是新车的研发代号,未...

现代汽车豪掷50亿美元押注印度

据路透社报道,韩国汽车制造商现代汽车在10月15日表示,将投资50亿美元扩大其在印度的制造和研发业务,将全球第三大汽车市场置于其增长战略的核心。现代汽车首席执行官Jose Munoz透露,这笔投资将...

曹德旺辞去福耀玻璃董事长职务

曹德旺辞去福耀玻璃董事长职务

10月16日,福耀玻璃发布公告称,为推动公司治理结构战略性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公司董事长曹德旺向公司提交了辞去董事长职务的报告,但曹德旺在辞任公司董事长职务后仍作为公司董事继续履职,...

9月车企销量TOP10: 赢家到底是谁?

9月车企销量TOP10: 赢家到底是谁?

2025年9月,中国汽车市场的整体表现依旧特色鲜明,头部车企地位稳固、中游品牌在激烈角逐,新兴力量也在迅速崛起。9月比亚迪汽车以接近40万辆的月度表现继续蝉联车企销量榜首,但其面临的竞争环境...

京东造车,重在参与

京东造车,重在参与

10月14日,京东在“2025年京东11.11惊喜开放日”上宣布,将联合广汽集团与宁德时代,在11月9日推出一款“国民好车”。消息一出,业界震动,不少媒体将其解读为京东正式进军汽...

天枢智能加持 长安启源全新Q05正式亮相盲订

10月15日,长安启源全新Q05正式亮相首秀,并同步开启盲订活动。即日起至长安启源全新Q05价格权益正式发布前,用户只需支付199元意向金,即可享受“追光膨胀礼”,10倍膨胀抵扣2000元购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