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领域,博世这个名字和软件密不可分。在德国慕尼黑举办的2025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IAA Mobility)上,博世充分展示了领先的技术实力。博世不仅提供软件,还能提供软硬一体的解决方案,这一独特优势让博世在全球市场更具竞争力。
“博世在软硬件领域都有深厚的积累。没有先进的硬件,再智能的汽车也寸步难行,”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史蒂凡•哈通博士在展会现场表示。“在软件驱动出行的时代,我们将以定制化的智能解决方案,继续引领行业变革。”
初步成果表明,博世在软件驱动出行领域已打下坚实基础。一个例子是博世的线控制动与线控转向系统——软件定义汽车与自动驾驶的核心技术。这些系统硬件由软件控制,机械连接已不再必需。这一业务对博世而言至关重要。
通过线控制动与线控转向,博世预计到2032年将实现累计销售额超过70亿欧元。预计到2030年代,这一关键技术的市场发展将进一步加速。线控技术也预示着未来整车制造的发展趋势:“未来,硬件的设计将以适配软件需求为导向。”博世集团董事会成员、博世智能出行集团主席马库斯*海恩博士表示。
博世让汽车成为个人助手
在软件驱动出行领域,博世智能出行业务持续拓展——从嵌入式软件的硬件,到服务,再到完全独立的软件,供制造商和合作伙伴集成至各自的生态系统中。“博世可以为客户提供所有他们需要的方案,无论是独立的还是互联互通,标准化、集成式还是解耦。”史蒂凡•哈通博士表示。这种能力已经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尽管全球汽车产量停滞、市场需求疲软,且电动化与自动驾驶发展速度放缓,博世移动出行业务在今年仍将实现小幅增长。预计销售额的增幅略低于2%。
“曾经汽车的最新状态停留在出厂交付给用户的那一刻。而在未来,汽车将通过车载软件的持续更新以及人工智能,不断学习优化,”马库斯*海恩博士表示,“更重要的是,未来出行将以用户为中心。”具体来说,博世的车辆运动智控系统通过集中控制车辆制动、转向、动力总成和悬架来协调车辆整体运动。这不仅优化了各系统间的协同性,也使其能够根据驾驶者的偏好进行个性化的设置。只需要按下按钮,即可享受截然不同的驾驶体验——今天想要丝滑平顺的驾驶体验?明天想要更强的灵活操控?后天追求毫无顿挫感的平稳刹停?值得一提的是,博世车辆运动智控系统与硬件解耦,可灵活适配不同车辆架构。
这并非停留在概念层面,而是已经落地:该软件解决方案已被欧洲、中国和日本超过20家主机厂广泛采用。未来三年,博世将投资数亿欧元用于扩展车辆运动智控系统的模块化软件与跨域功能开发。博世的车辆运动智控系统与线控制动和线控转向结合时,能有更好的性能表现,因为软件能够独立控制相应的制动与转向执行器,实现更安全、更便利或更优的车辆动态性能。
博世智能软件打造差异化优势
博世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产品系列同样由软件驱动。整车厂可从博世提供的三种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中灵活选择,快速投入量产的同时满足品牌特定要求。客户同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硬件和软件一体方案,或单独购买硬件或软件方案。两种模式得益于博世对软硬件协同有着深刻理解:提供可无缝集成至现有车辆架构的定制化方案。
当今的汽车从软件视角进行设计和开发,使用更少的车载域控,却实现了更强大的性能。这也是博世业务增长的驱动力:其高性能域控业务目前每年增长超过5%,客户包括宝马等主机厂。博世还提供中央车载计算单元,可在单一域控单元和单个片上系统(SoC)上整合多种功能,例如驾驶辅助与信息娱乐系统。这不仅节省空间、降低成本,还能节省能耗。该方案采用模块化设计,可灵活集成来自不同主机厂或者第三方的软件。在中国,博世正向上汽通用提供高性能域控制器,用于打造AI智能座舱平台。得益于此方案,驾驶者可以流畅、自然地与车辆进行对话,享受高度拟人化的交互体验。
博世以专业领域实力,赢得合作伙伴青睐
软件驱动的未来出行正在从根本上重塑汽车行业。博世致力于把握新时代带来的机遇,并已占据领先优势。几乎没有一家公司能像博世一样,将硬件与软件专长与全球布局无缝融合,这使博世成为开发智能网联汽车的灵活且可靠的合作伙伴。战略合作至关重要,尤其是在探索新商业模式与构建可扩展软件系统的过程中。
在中国,博世已与文远知行、地平线合作开发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和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在欧洲,博世也与大众集团子公司Cariad在该领域达成合作。博世认为,合作在未来将愈发重要。与此同时,随着软件在汽车中的占比持续提升,驾驶者将获得更安全、更便捷的出行体验。
博世在IAA Mobility|开放空间:
位于慕尼黑市中心的IAA开放空间将于德国时间2025年9月9日(周二)至13日(周六)每天11:00至21:00对公众开放,9月14日(周日)开放时间为10:00至17:00。
展会期间,观众可前往慕尼黑英国公园场地,试骑包括Cargo Line在内的多款创新车型,体验其丰富的数字化功能。博世电动自行车产品专家还将在位于Odeonsplatz的开放空间现场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