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攀升,传统燃油车加速衰退,广汽业绩明显承压——2024年,广汽出现上市20年来首次亏损,传统合资业务下滑明显、自主品牌增长乏力且高端化受阻。
在此背景下,广汽亟须加速电动化转型,与市场号召力的华为合作也有望打造一个全新广汽。

11月20日,广汽集团与华为合作的高端智能汽车品牌“启境”正式亮相,这一品牌名由任正非亲自敲定,寓意双方合作开启全新征程,也锚定智能出行的新境界。
根据品牌规划,启境瞄准年轻化、科技化、高品质的30万级高端市场,依托华为乾崑智能解决方案(含ADS 4.0智驾系统),叠加广汽28年整车制造功底与弹匣电池技术,将为消费者带来突破性智能驾驶体验。双方以深度协同模式实现“硬件+软件”双优,打破传统造车边界。
华为与广汽是“嵌入式协作”
对于华为与广汽的合作模式,双方也是给出了详尽解读。与华为此前的HI模式不同,广汽与华为的新合作采用“嵌入式协作”:广汽依托整车研发制造体系及供应链优势,负责产品定义、生产制造与渠道服务;华为则提供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车云等全栈解决方案。
双方是从产品定义、研发、销售、营销全方位的合作,没有话语权的问题,只有一个把品牌做强做大的共同愿景。

在启境的团队中,除了华为和广汽派驻的员工,还有社会公开招聘的各大车企的优秀人才,既有传统主机厂的深厚积累,也有科技公司的前沿认知。目前,华为与启境团队已经合署办公一年多。华为派驻产品、营销、财经等全领域专家驻场,与广汽团队同步推进产品定义、研发、营销全链条工作。
“启境”将聚焦“高端智能化”定位,面向30万元以上市场推出纯电及增程车型。
对于广汽和华为来说,启境这个新品牌,都放在了各自企业的核心战略位置。因为启境不仅承载着华为与广汽对未来智慧出行的愿景,更有望构建与华为“界”字辈合作模式不同的全新产业协同新范式,其战略地位与鸿蒙智行是平行的,相当于华为内部的良性竞争。
从合作模式看,启境的问世带来了组织融合的新变量。不再是简单的技术输出,而是科技公司与车企从“模块化合作”迈向“体系共建”的新模式。

从产品理念看,它带来了用户体验的新变量。不再局限于参数堆砌的军备竞赛,而是转向科技感与个性化并重的年轻化表达。行业过去五年卷的是技术点、功能堆叠、价格竞争,而接下来五年,竞争的重心会转移到体系、组织和生态上。启境的亮相,正处在这个转折点上,也是启境未来的机会。
据广汽内部人士透露,从用户越来越个性化的需求来看,传祺和埃安更多是满足大众消费的性价比需求。启境肯定是往年轻、个性化方向走。
抓住主流消费需求启境开新境
合作模式明确了以后,就要看产品如何定位了。目前鸿蒙智行的五界基本上覆盖了各大细分市场,所以启境瞄准的正是“界系列”未能完全覆盖的年轻用户群体。
华为“界”系列用问界、智界等品牌证明了智能技术的市场号召力,但其核心受众更多是35岁以上的成熟家庭用户,主打“全面、稳妥”的实用主义。随着购车群体年轻化趋势愈发明显,28-35岁的年轻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正在发生变化:他们既想要可靠的智能体验,又拒绝“中年化”的沉稳设计;既需要日常通勤的便捷,又渴望彰显个性化审美。这正是启境瞄准的市场空白。

广汽28年造车的品质底蕴和华为在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数十年的深耕,赋予了首款车成为爆款的基础。双方投入近百人设计团队,华为米兰美学研究所的专家全程深度参与造型设计,历经长达8个月、数十轮严谨的设计评审,最终造型获得双方高层的一致认可。
目前,启境首款车型已顺利完成极端环境测试、设计定型等关键研发环节,计划于2026年年中上市。

华为乾崑聚焦释放全栈智能技术价值,广汽以深厚造车积淀承接并放大科技优势。双方优势叠加,将为用户带来全新的造型设计、极致的驾乘体验,最领先的智能技术,这是启境在产品上带给市场的。
对这个启境新品牌来说,它的任务不是补位,而是破局;不是多元化,而是新路线。作为华为“境”系列品牌的开篇之作,启境也承载着华为乾崑对智能汽车未来发展的战略构想,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承载着广汽的未来,可以说启境未来能达到的高度对于广汽而言至关重要。

扫一扫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