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上汽MG ONEα正式,新车共推3个版本,官方指导售价为10.78-12.98万元。MG ONE β将在2022年内上市。上市结束后,上汽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崔卫国;上汽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孙亦炯;上汽集团数据业务部副总经理、上汽乘用车公司首席数字官(CDO)张亮接受了媒体群访,以下为专访内容。
崔卫国上汽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
孙亦炯上汽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
张亮上汽集团数据业务部副总经理、上汽乘用车公司首席数字官(CDO)
MG ONE重新定义“燃油新势力”
“新势力”一词并非特指近几年兴起的新造车品牌,“新”的核心内涵在于能不能带领汽车行业进入全新的智能时代,能不能带给消费者真正的智能体验,这才是划分“新势力”的内核。
MGONE被称为“新势力”,其实关键还是满足客户的体验,我们可以把“高端电动车”的很多智能特点、概念在燃油车上实现,让它形成一个新的品类。虽然MGONE是燃油车,但是智能配置,与用户的沟通方式等,体现出的都是“新势力”的腔调,比如行业内首个具备T+X自学习能力的达摩AI语义,是有自学习功能的,这在一些新能源车上面是很难见到的。还有无感手机车钥匙,带着手机就可以直接开车门,不需要拿出手机进行任何操作。其实这些配置在新能源车上也很少,诸如此类的智能科技配置,MGONE可以说一个都不少。
事实上,现在90%的市场仍被燃油车占据,更广泛的燃油车消费者对汽车智能化有着同样迫切的需求。我们希望在保留燃油车驾控乐趣的同时,赋予MGONE比肩高端电动车的智能科技,让广大燃油车消费者平等地享受到智能化带来的便利体验,从而进一步推动智能汽车在中国的普及。
20万之内唯一配备基于高精地图的高阶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车型
今天的发布会,其实还有一个重要信息没有展开讲,就是MG ONE是20万之内唯一配备基于高精地图的高阶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车型。当然配置表上,目前也没有列出来。因为这个功能,我们计划是在明年第二季度正式推向市场。这款车型基于高精地图的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会有基础功能和高阶功能的区别,高阶功能很有可能是用新的模式实现,比如说订阅的模式,大概率是这样操作,所以确实会有新的商业模式。
另外,我们之前谈到过,这辆车是具备整车FOTA功能,具备全车所有的控制系统,包括发动机控制系统FOTA能力。我们有这个实力,但是不一定要这么做,因为目前发动机的调校已经很到位了,开过这辆车的朋友,可能已经感觉到,它是既平顺,响应能力又强。这次有两个版本,一个运动版,一个普通版,运动版的响应能力非常强,所以暂时不再具有升级的必要性,但是如果未来我们发现有必要进行升级,或者网友共创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我们随时可以升级。这种整车FOTA的升级,是不是可以通过个性化需求来纳入新的商业模式,这也是一种可能性。
把汽车产品与潮流元素结合,进一步表明了MG与年轻人玩在一起的决心
如何在现在的情况下突破,从MG这场发布会传递出的信息,大家都已经看到了明确的方向。现在整个市场向ToC转变,一定要触及到每一个客户。以前采取的产品宣传、广告等方式已经相对比较传统了,不是说不需要,更多的是需要跟客户的直联。所以今天发布会的内容当中有几个重要点很值得关注,比如说,MG与潮牌密扇的合作、让B站上车以及和B站在电竞方面的合作,还有与国漫IP《一人之下》的合作,充分表明了MG与年轻人玩在一起的决心。潮服、电竞、游戏、动漫等,这是年轻人比较喜欢的圈层,MG通过进入这些圈层,同时把汽车产品和这些圈层的潮流元素结合在一起,深入地和年轻人进行沟通,这就是MG向外延展的方向。
今天的发布会是MG ONE的第三场发布会,第一场是全球首秀,我们向大家重点介绍了SIGMA架构,这个架构是上汽历时四到五年,开发出的面向智能时代的全新一代机电一体化架构。第二次发布会主要讲MGONE的智能化。今天是第三场发布会,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发布价格。
MG ONE的价格可以从两方面来看,第一,真实价值到底是什么?有媒体老师撰文评价,MG ONE是一款现象级的、具有全能实力的代表车型。这个评价,我觉得很客观,但是压力也比较大,为什么呢?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MG ONE的难点恰恰也就在这里,全能是它的难点,因为它太全能。目前中国自主的紧凑型SUV,在相同排量发动机的情况下,大家比拼综合的驾控表现,比拼动力总成的响应和平顺性的表现,变速箱不管是CVT还是DVT都可以,还比拼内饰整体的质感等等。这些方面,MGONE都有足够的底气胜出。
MGONE可以说是高品质、高科技、高性能产品的代表。比如大到全车的软质包覆,小到后排阅读灯的细节设计,都非常考究。目前内饰大家用的材质都差不多,但细节见真章,还有双12.3英寸的大屏,在同级中也是少见的,再加上旁边一块悬浮触摸屏,形成环抱式的智慧三联大屏,带给用户的视觉冲击感非常强。这款车,无论是底盘的操控,动力的平顺和响应,以及内饰的超强质感,还有传统三大件的品质,都可以说是数一数二了。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叠加了三个唯一、三个首次的智能化体验(20万内唯一的基于高精地图的高阶智能辅助驾驶、15万以内唯一搭载高通骁龙旗舰级8155芯片、同级唯一可开关式立体运动排气声浪、燃油车首个无感手机车钥匙、首款搭载洛神智能座舱系统、行业内首个具备T+X自学习能力的达摩AI语义等等),可以成为“燃油新势力”的体验。从产品力上来讲,即使在深度了解MG ONE后,市场上也很难找到它的竞品。
MGONE具备的很多优势不是显性的,它不像MG5,一看就是潮跑,这个车这么好看才8万,最后上市居然只有6万多。MG ONE则不太一样,它需要大家花较长的时间来体验。从第一个角度来讲,MGONE的价值应该是超值的,起步即豪华高配,可开启式巨幕全景天窗、高级皮质座椅、银河战舰电子排挡这些配置都有。
第二个角度,上汽乘用车管理层内部也做了很多的讨论,MG ONE的上市起步价本来就是11.11万元,但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自己对产品的热爱和理解上,也需要给消费者一定的时间,逐步去体验和感受到它优秀的机械三大件和领先的智能三大件。
相信通过这样的价格下放,能让大家感受到高科技、智能化和新架构带来的乐趣。我们先把钱花在硬实力的打造上,把车做好,传出口碑,而不是把关键的配置先去掉、去打低价,这样永远没有竞争力。我们希望第一步就得到大家的认可、支持和传播。
MGONE智能化方面与其他品牌的不同及亮点
MG ONE有几个特点,第一是在15万以内唯一用8155芯片的,它的反应速度比较快,很智能。第二是我们跟斑马的达摩院进行了深度的合作。我们一直认为用语义控制是未来智能的发展方向,HMI做得再好,如果把所有的客户高感知的东西都放在一级菜单里,操作起来也很复杂。所以我们特地与阿里合作,希望达摩院给我们的产品赋能。
我们在很多细节上都想给客户真实的智能感受,而不是空的,比如MG ONE搭载了无感手机车钥匙,靠近自动解锁,不需要打开APP。对于智能驾驶,大家都不敢放手去开车,因为技术可能是不完善的;但是大家可以体验一下MG ONE的APA(视觉融合式高级自动泊车系统)和RPA(手机遥控泊车),体验非常好。我们希望在客户感知度高的地方,让大家感觉到这辆车是真正很智能。我们的每项技术都花费很多精力,只为给用户更好的体验。
未来汽车是向电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其实在基本内容上,同质化的东西很多,大家都在朝这个趋势发展。我们一直说科技是服务于人类的,再高的科技最终还是服务于人类,所以将来的差异就是在体验上。比如同样是泊车,在泊车的精准度、难度或泊车场景等方面,跟其他品牌比到底有哪些优势,是不是有好、中、差的区别,这就是智能化的差异化优势。
明年将着重品牌、理性、形象三大战略的推进
今年的总结可以分国内和国外两部分,国内到目前为止,1-10月份的交强险增长率是62%左右,是中国所有燃油车品牌里第一名,说明MG在燃油车领域进步很大。同时也得到几个提示:第一,品牌需要更高端化,MG作为拥有百年历史的国际汽车品牌,在全球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是比较高的。第二,MG在电动车、新能源车上要持续发力。
海外部分,对MG品牌来讲也是非常重要,MG是全球之选、中国之光。目前为止,1-10月份海外总销量是25.6万台,是中国品牌海外销量第一,第二名是奇瑞,21.3万台,第三名是东风,11.7万台,第四名是长城11.2万台,第五名是长安10.2万台。
我们一直定位MG是中国人运作的全球化品牌。MG源于英国,但是由中国人运作。我们把MG品牌收购之后,整合了英国的技术能力,对它决策、运作。我们希望运作得比原来更好,这是我们的使命感和抱负心。所以说中国品牌海外销量第一还是MG。目前来看MG今年用国内国外双驱动、双开花、双发展的说法还是比较合理的。
关于2022年计划的问题。MG ONE-β,因为芯片供给的原因,会推迟到明年上市。明年还会有很多新车型跟大家见面,同时也有涉及到整个电动化战略的推进,品牌向上战略的推进,品牌理性形象深化战略的推进。所以明年的任务不仅仅是销量上的,更多的是三大战略的推进,就是品牌、理性、形象。
可以骄傲地说,MG品牌在感性方面是有特征的,消费者听到MG就会觉得车是比较时尚的、潮的、不一样的,是年轻人能够选择的,这种特征初步建立。明年我们会在理性特征上发力,建立起性能很好、底盘很扎实、科技很强这一类的品牌形象。另外还要在新能源上发力,在品牌上发力,与产品进行更好的结合,也希望大家更多地帮助我们。
关于MGCyberster这款车,我们会开启共创,原本计划在广州车展先透露一些信息,等到11月28日共创正式启动时再进行完整发布,但受到疫情影响,活动推迟到12月11日,今天正好给大家深度路透一下。
共创有五位联合发起人,他们都是准车主,包括同济大学的副校长——也是所有高校里唯一一位艺术设计条线出身的副校长,他是作为我们艺术条线的发起人。第二位是哔哩哔哩电竞的总裁陈悠悠。第三位是李兵,他做了十几年的F1解说,是《极速时尚——我们的F1》的制片人,也是一位赛车手,拥有专业赛照。还有一位就是德高望重的吴老师,代表汽车界的专业人士。
除了联合发起人以外,共创还分三条专业线,因为做真正的共创就得懂产品,得知道产品研发的过程到底是什么环节,这方面我们都有多年的经验。做产品共创,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专业问题。比如,做艺术设计的去做赛车线不够专业,当赛车手的去玩智能网联也不够专业。所以,我们分三条专业线,一条是艺术设计线,同济大学副校长牵头,全球水彩画领域的顶级大师柳毅老师,以及一位艺术院校的系主任共同参与。
在性能赛道,除了李兵以外,还会有冠军车手张臻东,另外还有上港的李圣龙,他也是比较年轻,有冲劲、有激情,更是性能跑车的爱好者。
电竞条线是哔哩哔哩电竞总裁陈悠悠牵头,罗技的CMO作为副主席、上海市电子竞技运动协会的秘书长朱沁沁共同参与。每一个条线上,都有若干位用户深度参与进来,共创决策的过程,也是大量用户共创的过程,我们会将用户的方案充分纳入联名的方案中来。活动将于12月11日举办,我们一起期待一下。
关于共创出一些明星合作款、品牌合作款的问题,其实,MG早就展开了联名合作。包括利物浦,MG全球赞助了六个足球俱乐部,MG在全球五大洲都有足球俱乐部,利物浦合作了多年,今后或许还将展开更深度的合作。
相比新势力,MG品牌在智能化方面的优势
关于纯电动车,MG和所谓的新势力竞争的问题。讲纯电动车,基本上是两个问题,一个是机械硬件结合三电系统的硬实力的问题,这背后表现的是续航里程、加速性、驱动的驾驶感受、底盘的质感。当然,也包括传统的高科技的配备,比如说CDC、空气弹簧、电门等类似的零部件。另一个,就是智能化问题,深度的智能化。这个问题可以简单分为两个方面:机械的问题怎么解决?智能化的问题怎么解决?机械的问题肯定是有相对的优势,我先回答智能化的问题。因为解题思路是一样的,智能化的问题回答了,机械的问题肯定就解决了,因为我们的优势可能更强。
智能化的解题思路,一个叫技术解决问题,一个叫产品解决问题。比如说,我们的智能驾驶技术就是强、算法就是最强,这是技术解决问题。而产品解决问题,大家的技术是相对同质化的,但是产品的组合方式是不一样的,今天我们讲了这么多“唯一”和“首个”,背后有大量的硬件和技术的支撑,有很多产品的组合、产品的想法和方案带来的创新点。
MG是有优势的,就是我们营销部门可以跟设计、产品、技术部门一起打磨产品,这对很多营销人来说极为少见,但这样做,在某种程度上,对营销是最有本质意义的,因为做营销的人,本身就最了解用户。整个公司最了解用户、最了解产品的人,既能够帮助产品部门把用户所有的想法更多地寄托在产品上,也能够帮助产品部门定义出产品真正的卖点,把对产品深刻的理解更好地传递给用户,这个意义很大,也是上汽营销团队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