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汽车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2025年前4个月中国汽车产销首破1000万辆,新能源逼近50%大关!

2025年4月,我国汽车市场延续了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尽管面临环比小幅下滑,但同比仍实现稳健增长,最终助力前4个月产销量首次超过1000万辆。

根据中汽协最新统计数据,今年4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1.9万辆和259万辆,环比分别下降12.9%和11.2%,同比分别增长8.9%和9.8%。

1-4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17.5万辆和100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9%和10.8%,产销增速较1-3月分别收窄1.6和0.4个百分点,这是我国历史上,前4个月产销量首次超过1000万辆水平。

对此,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分析指出,内需潜力加快释放,起到较好支撑作用;出口在外部环境急剧变化形势下保持稳定;新能源汽车表现活跃,产销延续快速增长态势,是汽车市场产销较去年同期实现平稳增长甚至突破历史的重要原因。

前4个月产销首超千万辆,乘用车占比超八成

数据显示,2025年4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25.7万辆和222.3万辆,环比分别下降12.4%和10%,同比分别增长10.2%和11%。从数据来看,尽管环比有所下降,但同比的显著增长显示出乘用车市场的强劲动力。

分品牌来看,中国品牌4月乘用车共销售157.1万辆,同比增长23.5%,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70.7%,销量占有率比上年同期提升7.1个百分点。在主要外国品牌中,与上月相比,法系品牌销量呈两位数增长,其他四大主要品牌销量均呈两位数下降;与上年同期相比,韩系品牌和法系品牌销量呈不同程度增长,其他三大主要品牌销量呈两位数下降。

另在乘用车主要品种中,与上月相比,交叉型乘用车产量小幅增长、销量小幅下降,其他三大类乘用车品种产销均呈不同程度下降;与上年同期相比,四大类乘用车品种产销均呈不同程度增长,其中交叉型乘用车产销增速最为显著。

1-4月产销累计完成876.5万辆和864.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4.5%和12.4%。其中,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594万辆,同比增长27.4%,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68.7%,销量占有率比上年同期提升8.1个百分点。在主要外国品牌中,与上年同期相比,韩系品牌和法系品牌销量呈不同程度增长,其他三大主要品牌销量均呈两位数下降。

在乘用车主要品种中,与上年同期相比,四大类乘用车品种产销均呈不同程度增长,其中交叉型乘用车产销增速更为显著。这一现象背后,既有消费升级的推动,也有政策红利的加持,也离不开车企针对细分市场的精准布局,例如推出针对家庭出行需求的MPV和多功能交叉型车。

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4月24日24时,全国汽车以旧换新已达270.5万辆,有效拉动汽车消费和整体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长。

据盖世汽车研究院预测分析,2025年政府将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其中汽车报废更新政策支持延续且补贴范围扩大,预计以旧换新政策将给2025年乘用车带来200-250万增量。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乘用车市场整体呈现增长态势,但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各车企为了争夺市场份额,纷纷加大了市场推广力度和产品优惠力度。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但也导致了利润空间的压缩。为了应对这一挑战,车企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包括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质量、优化产品配置等,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市场加速重构,新能源渗透率逼近50%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已经成为汽车市场发展的重要引擎。

4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5.1万辆和122.6万辆,环比分别下降2%和0.9%,同比分别增长43.8%和44.2%,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7.3%。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半数份额仅一步之遥,传统燃油车与新能源车的市场格局正加速重构。

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种中,与上月相比,纯电动汽车产销微增,其他两大类新能源汽车品种产销呈不同程度下降;与上年同期相比,三大类新能源汽车品种产销均呈现不同程度增长。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当月销量同比增长21.9%达到40.3万辆,在新能源汽车总销量中占比近半。

对此,盖世汽车研究院分析指出,当前主流车企纷纷入场插混和增程技术路线产品布局,传统自主基本上已完善插混路线布局,P1+P3架构成为主流;合资车企和新势力车企也在加快完善插混和增程产品布局,其中合资车企以加大PHEV产品开发为主,新势力则主要是拓展增程式赛道。

1-4月,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完成442.9万辆和43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8.3%和46.2%,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2.7%。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种中,与上年同期相比,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呈两位数下降,反映出技术路线分化下的市场选择,其他两大类新能源汽车品种产销快速增长。

陈士华指出,中国高端新能源品牌持续快速发展,促进高端品牌新能源乘用车占比大幅增加,新能源汽车引领消费升级,且新能源乘用车的增长主要依托于A级和B级车型的拉动。

聚焦不同级别的新能源乘用车市场表现可发现,1-4月,新能源乘用车各级别销量均呈不同程度增长,目前销量主要集中在A级和B级,累计销量分别为121.6万辆和10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0.3%和18.3%。

反观传统燃料乘用车则出现较大降幅,数据显示,1-4月,传统燃料乘用车国内销量359.2万辆,比上年同期减少18万辆,同比下降4.8%。这一数据与新能源汽车46.2%的同期销量增幅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凸显了汽车行业“油转电”的不可逆趋势。

在混动持续发力的态势下,叠加2025年是全额减免新能源购置税的最后一年,盖世汽车研究院认为,新能源汽车市场有望持续增长。此外,多地持续发放地方消费购置补贴,如上海、天津、江苏等;下半年新能源下乡活动政策有望持续,刺激下沉市场需求释放。

插混海外销量翻倍,4月汽车出口稳增6%

2025年4月,我国汽车出口延续了稳步增长的态势,总出口量达51.7万辆,环比增长2%,同比增长2.6%;1-4月累计出口193.7万辆,同比增长6%。尽管整体增速温和,但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增长和传统燃料汽车的结构性调整成为本月数据的最大亮点。

4月,新能源汽车出口20万辆,环比增长27%,同比大幅增长76%,占当月出口总量的38.7%。其中,纯电动汽车出口14万辆,环比增长37%,同比增长57.5%;插混汽车出口6万辆,环比增长8.3%,同比激增1.4倍。1-4月,新能源汽车累计出口64.2万辆,同比增长52.6%,展现出强劲的市场扩张力。

有分析指出,“新能源汽车出口的持续高增长,尤其是插混车型的翻倍式攀升,反映了海外市场对多样化电动化解决方案的需求。”随着全球碳减排政策加码,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竞争力将进一步释放,出口结构有望继续向高端化、绿色化倾斜。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传统燃料汽车的市场表现。4月,传统燃料汽车出口31.7万辆,环比下降9.3%,同比下降18.7%;1-4月累计出口129.5万辆,同比下降7.9%。这一趋势进一步印证了全球汽车市场向电动化转型的不可逆性。

乘用车作为出口主力,4月出口43.1万辆,环比增长5%,同比微增0.4%;1-4月累计出口160.9万辆,同比增长4.6%。商用车则呈现“环比降、同比增”的分化局面,4月出口8.6万辆,环比下降10.9%,但同比增长15.3%;1-4月累计出口32.7万辆,同比增长13.7%。商用车的波动或与海外市场短期需求调整有关。

在整车出口前十企业中,奇瑞仍以8.8万辆的出口量位居4月榜首,但同比小幅下降1.6%,占总出口量的17%。相比之下,比亚迪以7.9万辆的出口量紧随其后,同比增速高达90.8%,成为前十企业中最亮眼的“黑马”。

1-4月,比亚迪累计出口29.3万辆,同比增长1.1倍,而奇瑞累计出口34.1万辆,同比微降0.3%。比亚迪的迅猛增长,与其在新能源领域的先发优势和全球化布局密不可分。

据盖世汽车研究院最新预测,美国加征关税对零部件产业的冲击烈度显著高于整车,整车出口影响预计为6-7万辆;俄罗斯市场因车贷利率提高抑制当地汽车消费,出口影响预计13万辆左右。

据此,2025年乘用车出口预测为530万,其中中国-欧盟启动电动汽车最低售价谈判以替代加征关税方案,利好沃尔沃、宝马等豪华品牌以及A级及以上车型。对东南亚、拉美出口将随着更多中国车企KD工厂投产获得进一步提升。

小结:在前4个月汽车产销量首超1000万辆的基础上,我国汽车市场仍面临“内需巩固”与“出口承压”的双重挑战。为此,4月25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一步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不断完善稳就业稳经济的政策工具箱,与去年9月一揽子增量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部署任务形成接续,将对经济形成有力支撑,有助于进一步提振汽车内需市场,帮助应对出口负面冲击,巩固拓展汽车行业稳中向好发展态势。

最新相关

车市新一轮港股上市热来了

最近,宁德时代赴港IPO有了新进展。5月12日,其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计划募集最多410 亿港元(约合53亿美元),发行价最高为263港元/股,发行规模达到1.179亿股H股。据悉,这将是自2021年以来香港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