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汽车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智能驾驶风口已至,多方协作构建安全壁垒

随着“自动驾驶卡车第一股”图森未来盈利泡沫的戳破,资本市场果断将眼光聚焦到了乘用车赛道。从2021年起,乘用车领域自动驾驶项目相关投融资事件超100起,已披露的融资金额近600亿。包括文远知行、云骥智行、奕行智能、MINIEYE等多家公司收获的融资额达到亿元级别。

这背后站着高瓴、红杉,腾讯、百度等各种巨头资本与产业投资基金。在资本捂紧钱包的今天,这种对赛道的倾向性颇为罕见。

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电动车的发展带动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发展,它的盈利前景吸引了资本在自动驾驶领域的下注。但是区别于资本市场的看好,消费端的“冷静”,却也让市场陷入尴尬局面。

共研网处数据显示,中国消费者愿意购买带有自动驾驶功能车辆的占比仅为33%,不愿意或持观望态度的占比达67%。受限于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感知硬件监测的局限性,安全事故频发让用户对自动驾驶的商用,蒙上了一层阴影。

自动驾驶的安全落地到底还缺少什么?

低速+安全,智能停车率先跨过技术落地“坎”

8月,进入造车大军500天后,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在演讲中,首次放言小米自动驾驶两年内追赶到行业第一阵营。

虽然说在智能驾驶领域,进入的新玩家越来越多,越能说明这个行业的落地越来越近,也是市场接受度不断提高、商业价值不断凸显的一个表现。但在汽车制造业的认知中,如何真正实现自动驾驶,单车智能或车路协同的讨论已是旷日持久。

就单车智能而言,国内新势力车企在有限场景和开放道路场景中齐头并进。所谓的“有限场景”指的是“停车场”,代表性技术是停车场内的AVP无人自主泊车。而开放道路的场景称为“上高速”,代表性技术是高速道路上的智能领航。新势力代表中,蔚来的NOP、小鹏的NGP、理想的NOA,都不约而同的选择此路线。在开放道路环境下的高速领航,用户可在高精地图或者ADAS地图覆盖区域,通过智能系统让车辆在车道保持居中行驶,根据导航设定线路,实际道路限速,车流状况调节车辆速度,甚至变道辅助驾驶抵达目的地。尽管它确实能带来一定的使用便利(高速领航仍需驾驶操作方向盘),但也因此引发了连续性的安全问题。

在以安全性为第一原则的智能驾驶中,立足于有限场景的AVP无人泊车技术优势凸显。它既是用户的刚性需求,也能保障足够的安全性。根据JD.POWER中国消费者自动驾驶信心指数调查发现,停车场景(即自动泊车)是消费者期待最先实现无人驾驶技术落地的场景。需求之下,对这一场景的智能化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与期待,同时也推动了这一场景率先实现智能驾驶无人化商业落地的可能。

具体到AVP无人自主泊车领域,过去“半自动泊车”阶段存在完成度不高,体验不佳,造成用户对自动泊车功能“鸡肋”的刻板印象;而随着手机遥控泊车、停车场记忆泊车的迭代,智能驾驶围绕泊车场景已经构建出清晰的发展路径,从不同维度触及传统用户与新能源用户。

6月威马汽车通过OTA升级为W6车主带来PAVP功能,似乎也印证了这一发展趋势。据官方报道,PAVP技术,是针对停取车路途远、停车位非固定无法提前学习的公共停车场的解决方案。用户仅需通过手机APP操作,即可实现远程智能召唤、智能泊车。同时随着升级的还有新增语音控制指令,可通过语音控制泊入、泊出、选择车位等功能。

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玩家要多条腿走路

中国交通有其特殊性与复杂性,考虑到中国复杂的路况、公众出行习惯与行车环境,自动驾驶对交通场景的应对能力依然非常有限,要实现真正的自动驾驶,单车智能+车路协同是必然的方向。

所谓车路协同即“车-路”一体化,结合智能汽车、路侧智能设施(道路感知与定位设备)、云计算,打造一整个智慧交通生态系统,人与车、路与车之间实现信息交互,才能实现更加安全的自动驾驶,有效提升城市交通。

从日本的智能交通路端节点设备的布局到美国网联自动驾驶概念,都反映了这种趋势。而国内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数字交通发展规划纲要》、《自动驾驶汽车运输安全服务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等相关政策,也提出了布局全方位交通感知网络方向的畅想。这也是目前新势力车企正在布局与推进的方向。

今年8月,新势力威马宣布将打造业内首个“泊车生态”,并上线“智慧停车”服务。这项功能可实现从目的地停车场查询,到停车位预约,再到无感支付离场的全流程自动化停车体验。

目前第一阶段功能已实现落地,用户可通过威马智行APP提前查询目的地停车场“空、忙、满”的状态,并导航至停车场。从上线两周的数据来看,已有33,450位用户使用超77,095次智慧停车服务。首批上线停车场信息的100余座城市中,已通过用户解锁的城市占比近50%,所对应的停车场数达5552个。其中小区、写字楼、商场停车场的使用频率最高。

事实上,真正的高阶智能驾驶的商业化比过往业内的预测更具挑战性。车企如何通过走软硬兼备的发展路线,完成能力的进化,从能力底层提升护城河,多业务布局,多条腿走路,或将是自动驾驶实现安全落地的关键所在。

最新相关
高合复活?宁德时代港股"敲钟"上市

高合复活?宁德时代港股"敲钟"上市

本周,国内外汽车行业有哪些大事发生?小米YU7正式发布,全系标配激光雷达5月22日,小米汽车正式发布了旗下首款SUV--小米YU7(中文名"御7"),定位"豪华高性能SUV"。新车在设计、智能科技、续航及安...

这位大佬直言: 汽车产业链条不健康

这位大佬直言: 汽车产业链条不健康

近日,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指中国汽车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在他看来,在年产销突破3000万辆的背后,行业却因极致竞争和无底线价格战陷入不健康发展状态。魏建军警...

Robotaxi,走过寒冬期?

Robotaxi,走过寒冬期?

2024年,业内还在普遍唱衰全球自动驾驶产业集体"过冬"。在很长时间以来,高级别自动驾驶曾因为资金、安全和商业化等多重迷雾深陷舆论漩涡。当自动驾驶行业消极的声音铺天盖地,便有很多人质疑: R...

印尼4月新车销量同比增长5%

印度尼西亚汽车行业协会Gaikindo汇编的批发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印尼新车(包括乘用车和商用车)销量达到51,205辆,较去年同期的48,764辆增长5%。这一增长标志着印尼新车市场从去年同期的低迷中逐...

AI全面赋能 吉利银河M9米兰全球首秀

AI全面赋能 吉利银河M9米兰全球首秀

5月22日,吉利汽车全新旗舰车型银河M9在意大利米兰全球首秀,这款定位“AI科技大六座旗舰SUV”的豪华座驾,以颠覆性设计语言与硬核科技实力,向全球市场递出中国智造的新名片。银河M9以...

菲律宾4月新车销量同比下降10%

据外媒报道,菲律宾汽车制造商协会(CAMPI)与卡车制造商协会(TMA)联合发布的会员批发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菲律宾新车(包括乘用车和商用车)销量同比下降10%,从去年同期的37,314辆降至33,580辆;也...

参考+堆料?小米YU7首秀不太OK

参考+堆料?小米YU7首秀不太OK

昨日,车圈今年最受关注车型——小米YU7完成首秀,虽然还没公布价格开启预定,但是整车外观内饰布局、主要参数配置已经公布。可以确定,YU7在7月份上市后不会愁订单,提车等待时间也很有...

高合"复活",拯救价值在哪?

破产重整的高合找到"白衣骑士"了有消息称,高合汽车已获得黎巴嫩电动汽车公司EV Electra Ltd.投资,并完成工商注册信息变更,成立了新公司"江苏高合汽车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43亿美元,EV Elect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