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Q2财报:马斯克哐哐画饼,股价嗷嗷下跌
"任何不相信特斯拉自动驾驶的人,都不应该持有特斯拉的股票。"今天凌晨,千呼万唤始出来,特斯拉正式发布了二季度财报。具体来看,整个Q2,这家美国新能源车企新车产量达到41万辆,新车交付量突破44.4万辆,环比增长14.7%,均超过了华尔街研究机构的预期。也恰恰基于这样的背景,特斯拉Q2总营收达到255.0亿美...
"任何不相信特斯拉自动驾驶的人,都不应该持有特斯拉的股票。"今天凌晨,千呼万唤始出来,特斯拉正式发布了二季度财报。具体来看,整个Q2,这家美国新能源车企新车产量达到41万辆,新车交付量突破44.4万辆,环比增长14.7%,均超过了华尔街研究机构的预期。也恰恰基于这样的背景,特斯拉Q2总营收达到255.0亿美...
"你可以选择退出,也意味着变相认输。""你们继续透支吧,我们决定不跟了!"悉数中国车市最近几天的大新闻,莫过于BBA先后宣布将全面退出"价格战",不再"以价换量"。至于根本目的,还是为了一定程度上缓解旗下经销商的经营压力,并试图通过此举重新维系自身豪华品牌的调性。文章开篇的一句话,更像是它们心中...
"最近,真的有点透支了。""怎么说?""天天熬到晚上十点,领导不走我们也没法走,但许多时候总感觉在做无用功,也不知道疯狂加班有什么用,身体真的有点扛不住了。""没办法,整个行业都在极度内卷。"张文(化名),身为某新势力造车市场营销部的一员,强度颇高的工作节奏,令其深深感受到了心力憔悴。开篇的一段对...
最近两年,身为车圈的两位大魔王,特斯拉与比亚迪之间的各种交锋,无疑一直受到很高的关注。今年年初,二者则纷纷公布了2023年终端成绩单。前者,共交付新车181万辆;后者,更是共售出新车302万辆。可以说,都在全球新能源市场,留下了非常浓墨重彩的一笔。奈何,终端总有一种声音认为: "比亚迪主要还是依靠插...
不久前,从相关爆料来看,为了降本增效,特斯拉4月官宣祭出的那次史上最大幅度裁员,有了最新阶段性的结果。从相关内部记录来看,截至6月17日,特斯拉全球员工总数已经从14万多人下降至了12.1万人,并且还包含临时工。简单计算,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马斯克挥刀砍去的员工数便超过2万人,幅度接近14%。另外,还有...
"你发现没有,最近特斯拉的声量,依旧没啥太大起色。""好像是有点势弱。""之前,天天上热搜,马斯克随便说句花边新闻,媒体都争相报道。现在,大家好像纷纷把注意力转移到类似小米、华为、比亚迪的身上。""属于这家美国新能源车企的高光时刻渐渐结束了。"绝不是杜撰,文章开篇的一段对话,就发生在上周五公司...
最近的中国车市,抱怨声不小。大家的矛头,纷纷直指今年还在以极快速度继续绽放的新能源车。前有车企大佬叫苦连连,呼吁所谓的"油电同权";后有媒体老师口出金句,抨击某些插混产品"油箱"比燃油车还要夸张。作为旁观者,对于上述两个观点更想说,"站在不同的角度剖析与拆解,虽然背后各有各的道理,但有一点...
最近,有几组数据引人深思。从乘联会公布的终端成绩单来看,5月新能源车批发销量达到89.7万辆,同比增长32.1%。其中,纯电动批发销量达到53.1万辆,同比增长9.4%;真插混批发销量达到27.6万辆,同比增长84%;增程式批发销量达到9.1万辆,同比增长105%。显然,第三板块成为了涨幅最大的存在。顺势,悉数目前中...
本周二,没有"跳票",理想按时放榜。不出所料,这家刚刚遭遇了纯电"滑铁卢"的车企,再次凭借旗下L系列四款在售增程SUV,登上了榜单首位。紧随其后的则是拥有华为强势背书的问界,现阶段没有谁能够阻挡它位于终端愈发疯狂的收割。反观处在第三位的蔚来,令所有人感到惊喜。无论是得益于小米订单溢出的转化也...
"故事的剧情,并没有按照想象的方向发展呀?""本以为今年的它们会越来越成熟,可到头来却发现我想多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是的,都被残酷的中国车市给了一记耳光。"绝不是杜撰,文章开篇的一段对话,就发生在上周五的选题会,而与同事讨论的主角则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电动化转型公认的风向标--"蔚小理"...
只顾蒙眼狂奔,往往忽略了许多隐藏在浮华表象之下的伤疤。"幸亏年初没拿出全部家当,去all in 它的股票。""谁能想到一个叫嚷着年销80万辆的车企,会跌落得这么快?""看来今年的中国车市,没有一个品牌日子好过。"绝不是杜撰,文章开篇的三段调侃也好,吐槽也罢,就来自于我身边的友人。而他口中所说的主角,相...
5月15日晚,位于温度适宜、刚刚入夏的上海,乐道汽车正式走向了台前。毫不夸张的说,这可能是继北京时间3月28日小米SU7上市之后,我最期待的的一场发布会。而关于今天文章的主角,开篇想要分享三个故事。如果没有记错,第一次见到该品牌的负责人艾铁成,是在2023年4月上海车展蔚来展台的二楼休息区。短短打...
文章开篇,略显凡尔赛的通知大家一下,我们公司的小米SU7创始版提车啦!不过,稍感遗憾的是,并非被大吹特吹、配置拉满的Max版本,而是仅售21.59万元的标准版,俗称"雷军的下限"。它,没有800V,没有激光雷达,没有CDC,没有空悬,没有电动尾翼,没有抬头显示,没有电吸门……乍一看,性价比在同级别中绝不算高。但...
如果说已然过去的2023年,新能源车向所有人证明了它才是未来坚定不移的大方向,那么正在进行中的2024年,新能源车则彻彻底底占领了大多数消费者的心智。翻看各大社交平台,漫步于中心商超,甚至与友人的交谈中,都成为了无可争议绝对的主角。而随着类似比亚迪、问界、理想、特斯拉等等品牌的不断发力,2024...
最近,或许是李想选择下场造车以来,最焦头烂额的一段日子。究其背后的根本原因,还是由于本身寄予厚望的理想MEGA"翻车了"。一方面,这款自诞生开始就充满争议的产品,曾经叫嚷着要拿下"50万元以上不分能源形式销冠",如今却迟迟未能等来一张大定海报,便已略显低调的开启交付。由此不禁反问,傲气满满的它为...
无需怀疑,理想MEGA就是李想造车生涯中,夸下海口最多的一款车型。"我们要做的就是50万元以上不分能源形式的销冠。""乔布斯在的话,苹果汽车应该就是这样。""目前5000元小订的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2022年理想L9的同期表现,是远远超过。供应商和合作伙伴们,产能供应一定要跟上,千万不要被高端纯电没销量的...
刚刚过去的2月,可能是恰逢春节假期的缘故,亦可能是消费者的观望情绪愈发猛烈,结合各家新能源车企公布的终端成绩单,好似并没有想象中的亮眼。就拿几家新势力造车为例,几乎都出现了大幅度的环比下滑,令人不免开始担心它们的处境与未来。但这其中,却不包括着目前中国车市绝对的佼佼者--比亚迪。作为论据...
本周,用一份炸裂的财报成绩单,理想证明了什么叫做"狂有狂的资本"。具体来看,在卖出新车超37万辆的基础上,这家新势力造车2023全年实现营收1238.5 亿元,达成管理层在去年初制定的年度千亿目标;净利润则达到118.1亿元,实现自交付以来的首次扭亏为盈;截至2023年末,其现金储备更是达到1036.7亿元。汇总...
"接下去的3个月,高合会很艰难,我们翻身的窗口期最多3个月。3个月我们会拼尽一切努力把公司救活。如果救不活,那也只能认命了,最后一把拼搏。"距离高合突然宣布停产停工仅仅过去几天时间,身为"掌舵者"的丁磊没有选择就此消失,留下一地鸡毛。而是现身这家新势力造车位于上海的总部,将还在坚守的员工招聚...
"有事没事,回家过年。"当大多数人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陆续返回了故乡,或者正在焦急的归途之中,因为明天就将迎来除夕,一个团圆的日子。我,也不例外。此刻,坐在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的休息室内,指尖从电脑键盘上轻轻划过,敲下属于2023年的最后几个字符,望着窗外还未放晴的天空,思绪万千之下突然有点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