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研发可编程机器人薄片 可变形、移动、抓取物体
据外媒报道,在自适应机器人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韩国科学技术院(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KAIST)研发出一种可编程机器人薄片,可变形、移动,还能抓取物体,而且无需机械铰链或外部结构重组。该项创新有望为实现能够实时适应环境变化的下一代机器人铺平了道路。机器人薄片(...
据外媒报道,在自适应机器人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韩国科学技术院(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KAIST)研发出一种可编程机器人薄片,可变形、移动,还能抓取物体,而且无需机械铰链或外部结构重组。该项创新有望为实现能够实时适应环境变化的下一代机器人铺平了道路。机器人薄片(...
近日,通用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研发商桥介数物(深圳)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桥介数物")宣布成功完成天使+轮及PreA轮融资。天使+轮获得复星创富、潜能集团等机构投资,PreA轮由隐山资本领投,明荟致远、沂景资本等跟投。两轮融资累计金额近亿元人民币,易凯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所募资金将重点用于升级其全球...
近日,智元创新(上海)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智元机器人")与富临精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富临精工")达成数千万元标的的项目合作,近百台远征A2-W将部署于富临精工工厂,此为国内首个工业领域具身机器人规模化商业签单案例,也是该品类在全球智能制造场景的首次规模化落地,推动工业具身智能从技术验证迈向规模...
202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抛出一个反共识观点: 限制机器人产业爆发的核心不是数据不足,而是模型架构的落后--这犹如一盆冷水,浇在疯狂收集数据的机器人厂商头上。北京亦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主论坛现场,宇树科技CEO王兴兴站在演讲台前,面对全球机器人产业精英,抛出了一个观点: "...
8月8日-12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亦庄举办。宇树科技CEO王兴兴在主论坛演讲中,分享了对全球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的最新观点。对于机器人为什么没有大规模应用?王兴兴澄清了一个误区。"很多人会认为,是目前的硬件不够好或成本比较高。其实,目前人形机器的硬件哪怕是灵巧手整机,某种意义上完全够用,...
据外媒报道,英国曼彻斯特大学(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国家石墨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成功研发了一款新型可编程纳米流体忆阻器,其可模拟人脑的记忆功能,为下一代神经形态计算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纳米通道模拟生物离子通道与突触的功能(图片来源: 曼彻斯特大学)该项研究成果登载于《自然通讯》(...
据外媒报道,美国初创公司OpenMind正采用软件优先的方式,处理机器人技术相关问题,并推出了一款专为人形机器人设计的与硬件无关操作系统--OM1。近期,该公司还推出了FABRIC新型协议,可让机器人能够互相验证身份并共享上下文信息。该团队认为,此种即时性的学习与通讯方式可提升机器人适应语言和环境的速...
帕西尼也是京东近一个月投资的第五家具身智能机器人相关企业。图/帕西尼8月5日,具身智能整机及传感器企业--帕西尼感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简称: 帕西尼)宣布,继接连获得比亚迪、北汽、上汽、新奥集团、TCL、商汤、新国都等国内知名产业资本青睐后,近日,公司完成新一轮A轮融资,由京东战略领投,浦耀信...
据外媒报道,浦项科技大学(POSTECH)的研究团队受人类肌肉蛋白的启发,开发出一种轻薄灵活的机器人执行器。该机器人薄如纸张,却能产生强大的力量,能够在狭小空间内移动并操控物体,适用于从手术机器人到工业设备等各种应用。这项研究已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图片来源: 浦项科技大学大...
8月1日,盖世汽车获悉,松延动力宣布7月实现量产交付105台人形机器人,月度交付首破百台。其中,N2人形机器人交付量为92台,E1人形机器人交付量为13台,环比增长176%,创下公司成立以来最高量产及交付纪录。据悉,松延动力启动量产2个月以来,首次实现了单月破百的交付成绩,已跻身人形机器人赛道头部。图片来...
未来的机器人可能很快就会拥有更强大的肌肉力量。据外媒报道,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的工程师们开发出一种柔软的人造肌肉,为实现不受束缚的动物和人类机器人铺平了道路。这种新型肌肉,或称执行器,提供了构建机器人肌肉骨骼系统所需的性能和机械特性。图片来源: 西北大学为了展示这种人造...
2025年被认为是机器人爆发的元年。近段时间以来,不少人形机器人企业频获大单,被认为正式迈入"人形机器人规模化量产元年"。与此同时,人形机器人也开启了从B端大单到C端场景的破局之路。盖世汽车研究院指出,随着2025年多家人形机器人公司开始量产,综合特斯拉、Figure AI、优必选、智元机器人、宇树科技...
7月28日,全球首家机器人"6S店"在深圳龙岗星河WORLD园区机器人剧场开业。店内集聚数百种机器人及配套零部件,深圳乃至国内的机器人头部企业纷纷入驻展示。那么,何谓机器人6S店?深圳未来时代机器人有限公司CEO兼6S店店长林枫解释,在传统汽车4S店"销售(Sale)、零配件供应(Sparepart)、售后服务(Service)...
7月28日,盖世汽车获悉,近日,擎朗智能旗下人形机器人品牌"擎朗人形"在上海举行品牌发布会,正式推出首款双足人形具身服务机器人XMAN-F1。据悉,基于擎朗全场景产品矩阵与广泛的商用落地经验,继XMAN系列推出后,擎朗持续开发并正式推出全球首个针对服务业的岗位化垂域模型ProS,通过结合通用大模型提供跨场...
长期以来,大自然一直是尖端工程的灵感来源,尤其是在水下推进领域。据外媒报道,康涅狄格大学(UConn)机械、航空与制造工程学院助理教授Mihai "Mishu" Duduta及其研究生团队发布了RoboNautilus机器人。(图片来源: 康涅狄格大学)Duduta表示: "RoboNautilus是一款全软体机器人系统,其灵感源自头...
猎豹的强劲冲刺、蛇的轻盈滑行,以及人类灵巧的抓握: 每一项都离不开软硬组织之间的无缝协作。肌肉、肌腱、韧带和骨骼协同工作,提供能量、精准度和活动范围,从而完成动物界常见的复杂动作。在机器人技术中复制这种肌肉骨骼的多样性极具挑战性。迄今为止,使用多种材料的3D打印一直是制造软硬机器人的一...
7月14日,工业机器人自动化4D视觉公司Apera AI宣布推出Apera Vue 9.50,这是其业界领先的4D视觉控制器软件的最新更新。新版本提供了先进的工具,帮助集成商和制造商应对实际操作中的各种变化,简化设置,并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精度和更可靠的信心微调机器人性能。图片来源: Apera AIApera Vue被北美六大...
7月11日,盖世汽车注意到,天眼查知识产权信息显示,近日,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陪伴机器人"专利公布。摘要显示,本公开属于机器人设计技术领域。陪伴机器人包括底座、支架、功能机构、罩体、充气机构和控制单元;支架与底座相连;功能机构位于支架远离底座的一侧,且与支架相连;罩体为柔性材料,罩...
据外媒报道,昆士兰科技大学(QUT)机器人研究人员开发出新型机器人导航系统,可模拟人脑的神经过程,但其能耗不到传统系统的10%。图片来源: 昆士兰科技大学相关论文发表于期刊《科学机器人》(Science Robotics)。在论文中,研究人员详细介绍了一种名为"LENS"(Locational Encoding with Neuromorphic Syste...
6月17日,盖世汽车获悉,国内招聘平台发布的《2025年机器人产业人才发展报告》显示,机器人产业供需双涨,2025年前5个月,国内机器人产业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6%,求职人数同比增长32%,实现供需双增。其中人形机器人领域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409%,求职人数同比增长396%,技术岗位成招聘主力,占比超六成。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