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科学家发现稳定、高性能、长寿命钠离子电池的关键
钠离子电池近年来已成为锂离子电池经济高效且可持续的替代品。钠是地球上第六大元素,与锂离子电池相比,其材料成本更低,供应量更大。正极材料的设计对电池寿命和稳定性起着关键作用。层状钠锰氧化物(NaMnO2)因其在钠离子电池中用作正极材料而受到研究人员越来越多的关注。图片来源: 日本东京理科大学N...
钠离子电池近年来已成为锂离子电池经济高效且可持续的替代品。钠是地球上第六大元素,与锂离子电池相比,其材料成本更低,供应量更大。正极材料的设计对电池寿命和稳定性起着关键作用。层状钠锰氧化物(NaMnO2)因其在钠离子电池中用作正极材料而受到研究人员越来越多的关注。图片来源: 日本东京理科大学N...
据外媒报道,最近,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黄行九教授团队提出一种新材料设计策略,以提高全固态离子选择电极的性能。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期刊《Chemical Science》。(图片来源: 固体物理研究所)快速发展的全固态离子选择电极作为智能生物和化学传感器的关键组件,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
据外媒报道,近期,中国科学院(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Hefei Institutes of Physical Science,HFIPS)胡林华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利用尿素作为亲锌增溶剂,并采用醋酸锌(Zn(Ac)₂)盐--一种经济实惠且环保的材料--开发出用于水系锌离子电池(AZIB)的高机械耐久性水凝胶电解质。相...
随着全球对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存储的需求激增,市场对经济实惠且可持续的电池技术的需求也随之增长。据外媒报道,由莱斯大学(Rice University)材料科学与纳米工程系的研究人员领导,贝勒大学(Baylor University)和印度科学教育与研究中心特里凡得琅分校(Indian Institute of Science Education and Re...
据外媒报道,韩国研究人员开发出新型氧化铜基电极材料,并成功地将其应用于水系锌离子电池,使电池耐用性提高了三倍。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图片来源: 韩国能源技术研究院)
4月21日,宁德时代在首个超级科技日上,发布了四款革命性电池产品: 钠新乘用车动力电池、骁遥双核电池、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以及钠新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以颠覆性的技术创新,重新定义了新能源行业的边界,引领我们步入一个多核驱动的新纪元。钠新电池,作为全球首款实现大规模量产的钠离子电池,不仅打...
据外媒报道,最近在期刊《Nano Macro Small》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由中国和德国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探讨了钴锡(Co-Sn)硫化物的合成方法,以提升钠离子电池(SIB)的性能和稳定性。该研究旨在解决锂离子电池(LIB)的局限性,通过优化先进阳极材料的合成工艺,开发更高效、可持续的钠基储能系统。(图片来源: onl...
3月28日,中科海钠发布了新能源商用车钠离子电池解决方案。据悉,该方案针对不同场景的差异化需求,提供"海星K150"、"海星K210"、"海星K280"和"海星K350"四款产品型号,前两款产品专为短倒运输场景设计,后两款产品则精准定位于物流运输领域的技术需求。据产品数据显示,该方案所用电芯能量密度突破165Wh/k...
据外媒报道,中国科学院(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CAS)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DICP)研发了一种新型硫化物基固体电解质,其离子导电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该项研究成果有望开启全固态锂离子电池(ASSB)的广泛商业化,从而加速研发更安全、性能更优的电池,以应用...
据外媒报道,中国电子科技大学的材料研究人员与白酒制造商五粮液合作,利用白酒酒糟开发出碳源阳极,以用于钠离子电池。(图片来源: pubs.acs.org)
有机水性电解质的出现代表了过去十年电池技术的进步。这些添加剂已被证明在调节溶剂化结构和建立界面层方面非常有效。水性锌离子电池(AZIB)的功效可以通过增强安全性、电化学可逆性和离子迁移率来优化。性能和操作稳定性之间必须保持微妙的平衡,因为某些有机添加剂可能会引发不良的副反应或复杂的相...
钠离子电池再度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在过去的一个月里,多家钠离子电池初创企业获得了新一轮融资。2024年12月,钠电池技术研发商隐功科技宣布完成近亿元级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IDG资本领投,襄禾资本及地方国有资本联合跟投,老股东光速光合持续加码。此次融资为隐功科技在新周期下的持续创新和规模扩...
锂离子电池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和智能手机等设备,但锂资源相对稀缺、成本高,而且难以获取。因此,研究人员致力于创造可行性替代品。据外媒报道,由跨学科研究人员组成的国际团队(包括休斯顿大学Canepa研究实验室)开发出新型钠离子电池材料,可以提高电池效率并增强能源性能,有助于实现更可持续、更经济的...
全固态锂金属电池(LMB)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储能解决方案,结合了锂金属阳极和固态电解质(SSE),而不是传统锂电池中的液态电解质。虽然固态LMB的能量密度明显高于锂离子电池(LiB),但它们所含的固体电解质容易发生枝晶生长,从而降低其稳定性和安全性。图片来源: 期刊《Nature Nanotechnology》据外媒报道,加...
如果电池可以在几秒钟内完成充电、储存更多能量、使用寿命更长,并且总体上更安全,生活将变得更加轻松。目前,高效固态电池成为这一领域的热门话题,许多汽车公司甚至承诺在未来的汽车中提供这种电池。据外媒报道,国际多元化团队通过全面分析获得新见解,其中揭示了钠超离子导体(NASICON)的机械性能与离...
美国研究人员利用纳米科学打破了一项速度纪录,由此可能带来一系列新进展,包括改进电池充电、生物传感、软机器人和神经形态计算。据外媒报道,华盛顿州立大学(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和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方法,可以让离子在混合...
据外媒报道,由英国格拉斯哥大学(the University of Glasgow)的化学家和德国乌尔姆亥姆霍兹研究所(Helmholtz Institute Ulm)的电池测试专家领导的国际研究小组在材料科学领域取得突破,在钾离子电池中采用了一种使用铬和硒制成的材料,可能有助于研发出新一代的经济型电池。钾离子电池突破(图片来源: 格...
据外媒报道,由韩国电气研究院(KERI)纳米混合技术研究中心领导的团队开发出一种加工技术,利用微波感应加热,可以在30秒内快速制备硬碳阳极,以用于钠离子电池。相关研究发表在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图片来源: 韩国电气研究院)作为下一代二次电池之一,钠离子电池具有诸多优势。举例...
长期以来,锂离子电池一直是电动汽车(EV)的首选电源。然而,随着EV市场迅速扩张,预计未来五到十年内锂供应将出现短缺。钠的储量更为丰富且成本较低,因此钠离子电池被视为富有前景的锂离子电池替代品。但由于含钠阴极的性能会随着反复充放电迅速下降等因素,这类电池的商业化受到严重影响。(图片来源: 阿...
据外媒报道,青岛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单步水热法合成VO2@VS2空心纳米球,以创建可用于锌离子电池的有效阴极材料。这种强大的异质结构明显提升了电池性能,可以提供468 mAh g−1的可逆容量,并在1000次循环后仍可实现85%的容量保持率。(图片来源: 青岛大学)这种纳米材料的独特架构有助于加快锌离子传输,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