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汽车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一汽解放: 商用车电动化趋势下的智能驾驶思考

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持续融合发展,智电协同成为商用车发展的必由之路。2023年9月20日,在2023第三届商用车自动驾驶大会上,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商用车开发院副院长郭平表示,电动化和智能化的融合可以非常好的解决整个商用车市场行业的痛点,比如高污染、TCO、全生命周期的使用成本、招工难、安全事故多等问题。

针对未来的智能电动化的核心要素。郭平坦言,主要包括智能电动先进E/E架构、高效能高可靠电驱动、高响应高安全线控系统、多维异构融合感知系统、集成一体化计算平台、AI感知规控一体化算法、横—纵—垂向协同控制以及孪生体数字仿训驱动。

郭平|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商用车开发院副院长

以下为演讲内容整理: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介绍

一汽集团是中国第一个汽车企业,1953年第一辆解放下线,一汽解放在2003年从一汽集团独立出来,近几年有几个较大的节点,2019年发布了哥伦布智慧物流开放计划,目前有8个包含整车和总成的生产基地、4个研发中心,5家新业态公司,未来一汽解放将会在智能车、车联网和整车后市场领域持续发力。2021年我们把它定义为商用车电动化的元年,向着破局点迈进。从整车平台到研发布局再到技术路线和后续新能源专属服务都有了布局。在智能驾驶方面,有较长的历程,2017年发布了解放高速干线L2,港口L4和高速公路L3相继发布。

一开始智能驾驶包括九大场景,智能驾驶首先需要活下去,和主营业务怎么绑定,怎么去拓展活下去的能力是关键问题。所以现在我们将智能驾驶聚焦于干线场景、港口场景、环卫场景和口岸场景。同时也拓展了运营模式,有销售+运营、运营承包、智驾+金融三大运营模式。

智能电动化的行业驱动

商用车围绕电动化、智能化、物联化融合发展,智电协同是商用车发展的必由之路。从电动化方面来说,行业有不同的声音。针对2025年、2030年市场的渗透率,较保守的给到8%,较乐观的给到20%。一开始大家对智能驾驶的看法比较乐观,认为2025年智能驾驶L4会比较成熟,但想要真正实现量产必须突破几个点:一是安全性,二是系统可靠性,三是成本,成本目前是制约智能驾驶大规模量产的关键因素。L4在2026年会逐步进入市场,2030年-2035年是快速增长的区间,未来商用车的电动化和智能化会是融合发展的趋势。

电动化和智能化融合可以很好解决商用车市场行业的痛点,例如高污染、TCO敏感度高、招工难和安全事故多发等问题。一汽解放于2019年发布哥伦布智慧物流开放计划,同时也发布了新战略,向绿色智能交通运输解决方案提供者的方向转型。电动、智能、网联、共享是转型的关键词。

智能电动化的发展思考

未来智能电动化有多个核心要素,分别为智能电动先进E/E架构、高效能高可靠电驱动、高响应高安全线控系统、集成一体化计算平台、孪生体数字仿训驱动、横纵垂向协同控制、AI感知规控一体化算法、多维异构融合感知系统。

原来的整车并没有EE架构概念,更多的是电气架构,现在商用车正在走向域集中的EE架构,整车EE架构会向中央计算平台发展。随着芯片算力、技术的成熟度越来越高,区域融合和中央计算平台会融合发展,中央计算平台可能是一个或多个,车云计算也是未来的趋势。对整车厂来说,EE架构更多的驱动是业务驱动,未来会从整车的销售转向解决方案的销售。服务需要基于服务架构,未来可定义可迭代,快速满足用户需求,能通过自动化迭代逐步满足用户需求,所以架构和每个主机厂业务规划是强相关的。整车集中式EE架构将成为智能电动重卡的未来,实现软硬件解耦,软件快速迭代、即插即用、按需拓展。

商用车的电驱动目前是油改电的状态,中央驱动有电机直驱和电机+AMT+后桥的驱动方式。目前商用车行业在做电动化专属平台,专属平台关键的特征是集成电驱动桥。一汽解放轻卡上的电驱动桥于2022年发布,未来底盘、车架、动力系统也会走向一体化。底盘的布置会产生较大变化去满足电池布置和电驱动桥的部署。轮边驱动从重量、成本到底盘控制对重卡来说有较大难度,但现在有较新的电机和角模块技术的发展,未来存在一种可能性把成本降下来,把可靠性和性能等各方面提高。底盘电动化是向油改电到专属平台的发展,动力系统和底盘系统向融合方向发展。更多要满足续航,底盘更多空间会留给电池。

商用车电动化较慢,目前市场上卖的线控底盘转向大部分是电液转向,纯电动转向EPS将会逐步落地应用。对于线控制动,将由常规EBS,逐步过渡到电机械制动EMB。为满足高阶智能驾驶重卡车辆需求,双CAN、双ECU、双电机为特征的冗余转向和冗余的制动系统以及悬架控制都是重要支撑。

图源:一汽解放

未来要满足高阶智能驾驶还需要有多传感器融合感知。摄像头是不可替代的,它在环境语义识别中有明显优势,激光雷达、4D毫米波雷达都是可选方案之一。从长期方案来说,我们把摄像头作为主传感器,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做补充。针对长期方案,把L4用单独系统做,针对短期有智能驾驶和智能驾舱传感器融合的方案。

智能驾驶想要发展起来,降成本是必由之路。行业在谈智能驾驶时一般不太提成本这个话题,要把智能驾驶做到量产,成本是必须突破的点。降成本也不光是智能驾驶本身,跨系统的融合也是解决方案之一,系统融合也会带来成本的降低。未来智驾系统和智能驾舱的目标是通过一体化的SOC芯片集成,这更多是L4、L5级的高阶智能驾驶。L2以下会和智能驾舱融合,高阶智能驾驶通过芯片集成来实现。

目前整体智能驾驶的软件很少提及在算法方面的技术,智能驾驶要想实现突破一定要在算法方面有独有的技术。规划由传统优化算法走向深度学习的规划算法。横纵垂的协同控制在智能底盘大会上谈及较多,智能驾驶大家谈功能谈的较多,但是对用户来说是要有体验。对用户来说智能驾驶解决的是多场景下不需要参与驾驶,降低疲劳,所有操作应该让驾驶员感到安全,包括未来无人驾驶车辆的响应也应该是正常安全的响应。

智能驾驶系统不能独立存在,操控的是底盘横向、纵向,垂向运动的特征,这些特征要符合用户的需求,如果只是做功能开发,可以只考虑智能驾驶的独立系统,但如果要考虑用户体验,那么底盘的协同控制就不能忽略。很多开发都在仿真平台完成,未来虚拟整车底盘的协同控制、驱动系统控制会在平台上进行训练。平台训练的时候也涉及到建模的问题,如何建立子系统的高精模型是要突破的难题。

智能电动化的探索布局

一汽解放从2017年开始规划了9大场景,后来也逐步根据业务的发展再聚焦。介绍几个我们在智能电动商用车上面落地的情况。有基于解放J7燃电平台,做了L2、L3、L4的技术储备和产品开发。当然L3目前只是在定义的层级上达到了L3。未来长途干线物流运输的车型上更多会用燃电技术。

图源:一汽解放

在港口场景有纯电动的智能集卡,也有无人驾驶的平板车,在日照港有落地运营,整个系统只要在港口运营就有远程平台。然后是环卫场景。环卫场景比较容易实现自动驾驶,展示的是我们在苏州高铁新城的商业化运营情况,轻型、中型环卫平台都做了电动化平台,集成了自动驾驶技术,也在逐步拓展运营情况。园区场景更多围绕一汽集团内部的场景在做,有商用车运输、零部件转场和工厂配送地场景。

最后分享一下我们未来要做的新一代智能电动专属滑板底盘。滑板底盘有两个目标:一是舱到舱的高阶智能驾驶,二是实现即插即用。一旦需要人时,驾驶室可以跟底盘做快速插接,实现有人的驾驶。较大的核心要素是采用三段式,分为前、中、后,可以根据续航需求定制电池,底盘和动力是一体化设计,集成中央计算平台EE架构、区域配电、智能配电。一体化的中央计算平台正在开发,有两种方案,一种方案是跟智能驾舱融合的方案,另一种方案是两个独立的方案,为了满足不同产品成本的需求。还有一个是成本控制,我们成本的目标是希望在目前至少降50%以上。

(以上内容来自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商用车开发院副院长郭平于2023年9月20日在2023第三届商用车自动驾驶大会上发表的《商用车电动化趋势下的智能驾驶思考》主题演讲。)

最新相关
又一家自动驾驶企业赴港IPO

又一家自动驾驶企业赴港IPO

就在2025年5月28日,港交所迎来第10家18C特专科技上市申请企业--驭势科技正式递交招股书,计划通过18C章节登陆主板。这家成立九年的自动驾驶企业凭借2.65亿元年营收、73亿元估值以及覆盖全球6个...

DeepSeek动摇不了英伟达的"芯片帝国"?

今年1月,DeepSeek R1模型的横空出世在科技领域掀起了巨大波澜,其对人工智能芯片市场的冲击尤为显著。作为行业领先企业,英伟达受到直接影响。DeepSeek R1模型开发用时仅两个月,成本不到600万美...

5月20日,宁德时代港股"敲钟"上市!

5月20日,宁德时代港股"敲钟"上市!

5月20日,宁德时代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03750.HK)。就此,宁德时代也拥有了"A+H"双重上市身份。宁德时代此次港股上市,全球发售股份数目共1.18亿股,发行价263港元/股,为近10...

江汽集团: 智聆座舱系统接入DeepSeek

江汽集团: 智聆座舱系统接入DeepSeek

2月10日晚间,盖世汽车由江汽集团官方获悉,已在其智聆座舱系统中接入DeepSeek大模型,打造类人交互的智能体验,实现更精准的意图理解、语音交互、主动提醒、智能车控等特性,助力江汽集团全车AI智...

何小鹏: 脚踩三只"船"

何小鹏: 脚踩三只"船"

作者|路永丽编辑|刘 欢2月5日,小鹏汽车蛇年开工日。何小鹏发布全员信,展望2025年及未来三年宏伟蓝图。信中,何小鹏14次提及"AI",将其定位为企业第二增长曲线的核心引擎,强调AI正在给所有行业带...

DeepSeek动摇不了英伟达的"芯片帝国"?

今年1月,DeepSeek R1模型的横空出世在科技领域掀起了巨大波澜,其对人工智能芯片市场的冲击尤为显著。作为行业领先企业,英伟达受到直接影响。DeepSeek R1模型开发用时仅两个月,成本不到600万美...

营收过1000亿!理想去年赚麻了

营收过1000亿!理想去年赚麻了

近日,理想汽车公布了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营收和交付量双双创下新高,是众多新势力中的"TOP 1"。去年第四季度,理想汽车营收443亿元,交付量15.87万辆,均创下历史新高。而全年营收144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