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汽车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江汽集团项兴初: 应加速普及新能源汽车

2021年9月3日-5日,第十七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在天津市召开。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开局之年,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汽车产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之大变革,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绿色化发展的趋势愈加明显。本届论坛围绕“融合创新绿色”主题,聚焦行业热点话题展开研讨。

在论坛现场,江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项兴初发表了题为“技术融合创新,推动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演讲。

中国在2030年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这既是全球治理的需要,也是展示我国面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的新努力和新贡献,彰显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推进全人类共同发展的坚定决心。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愿景将在瞬息万变全球竞争背景下实现经济增长和普惠繁荣奠定基础,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汽车行业作为我国工业支柱产业,是生产大宗消费品行业,在生产制造、物流运输环节产生碳排放,又在使用过程中消耗大量能源,产生大量的排放。

一要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发展要求,我国汽车产业低碳发展既要结合产业发展的实际,抓住突出问题,立足当前求实效,又要着眼长远系统谋划,明确产业的低碳发展路径,也要持续降低燃油汽车的油耗,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汽车保有量仍以燃油为主,降低燃油汽车油耗仍将是最主要的抓手。企业需要不断挖掘动力总成、混合动力、电子电气的潜力。

二要加速普及新能源汽车,是实现交通领域碳排放目标的共同选择。继续支持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加速发展,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占比。提升能源绿色化水平,大力提升水电太阳能风能清洁能源使用效率,从源头降低碳排放。需要能源和车紧密结合。

三要引导出行,物流和快递行业的快速发展,货运运输的需求等仍比较旺盛,预计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汽车保有量和总里程仍将保持增长态势,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进一步发展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加速替代传统汽车,将有助于汽车碳排放提前实现达峰。

四要加强车用材料再次利用,也要带动零部件产业链上下游深度脱碳。加强车用材料再生利用,有助于缓解车用材料资源供应紧张的问题。

江汽集团一直把坚持发展绿色低碳发展放在各项工作首位,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汽车保有量仍以传统燃油汽车为主,在传统燃油车的领域,江淮集团将从轻量化、技术攻关推动减碳节油,MIS皓学可实现40%以上的节能降耗。共开发四个大项,14个小项子技术,推动产品平均能耗每年降低5%以上,目前江汽集团实现纯电技术平台,取得蜂窝电池关键技术成果。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超17万辆,累计行驶里程51亿公里,相当于植树85万棵。

节能技改、加速循环经济的发展。加强车用材料再生利用是产业链深度脱碳的支撑点,在生产制造碳减排环节,通过用料回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在自身研发能力的基础上,不断的提升绿色技术的创新能力,采用先进适用的工艺技术装备进行一系列的节能技术改造,减少能源使用量,以达到降低碳排放的效果,如装机容量41兆瓦的分布式的光伏电站,年发电量3600万度,供公司30%以上的用电量。

随着企业节能降耗不断深入,公司万元产值能耗逐年下降,比如2020年相比较2019年下降19.43%。落实国家碳排放、碳达峰、碳中和的要求,结合产业的实际,抓住突出问题,又要着眼长远,系统考虑明确产业低碳发展路径,这需要政府企业多方共同努力。

一是尽快明确低碳产业发展路线图,在实现双碳目标整体布局仍缺乏中长期规划,碳中和细则尚未出台,加上减碳投入规模巨大,大部分车企处于高技术的投入期,希望有关部门明确减碳时间表和具体要求,指导车企用更好的行动实现双碳目标。

二是引导双积分政策进行碳交易,目前我国碳交易市场基本形成,但因汽车道路交通行业没有建立碳交易机制,顶层设计、配额分配、能耗统计,以及工作协调性方面有待完善。尚未真正纳入全国交易市场,纳入碳交易范围时,要综合考虑两者在管理侧重方向,交易体系的价格差异以及体量差异,以及汽车产业碳排放管理边界问题来加速推进汽车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在“十四五”期间江淮集团聚焦用户思维、围绕节能和环保开展燃油乘用车技术研发,整合内外部资源,开展混合动力研发,推出适应性产品,继续加大三电领域的研发投入,构筑核心技术,健全全新的小型车平台,构成全新中大型纯电平台,持续推进资源有效利用和双碳目标实现。

最新相关
自动驾驶: "烧钱"10年,去向何方?

自动驾驶: "烧钱"10年,去向何方?

2016年,还在百度自动驾驶事业部的彭军和刚入职百度半年的楼天城在一起喝了杯咖啡后便双双出走百度,在他们的筹谋下,小马智行在硅谷诞生--这是中国初创自动驾驶公司最初的故事。彼时,中国自动驾...

小米汽车业务Q2收入为206亿元

小米汽车业务Q2收入为206亿元

8月19日,小米集团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报告期内,小米集团总营收1160亿元,连续三个季度超千亿,同比增长30.5%;经调整净利润人民币108亿元,再破百亿,同比增长75.4%。具体到智能电动汽车及AI...

又一家自动驾驶企业赴港IPO

又一家自动驾驶企业赴港IPO

就在2025年5月28日,港交所迎来第10家18C特专科技上市申请企业--驭势科技正式递交招股书,计划通过18C章节登陆主板。这家成立九年的自动驾驶企业凭借2.65亿元年营收、73亿元估值以及覆盖全球6个...

DeepSeek动摇不了英伟达的"芯片帝国"?

今年1月,DeepSeek R1模型的横空出世在科技领域掀起了巨大波澜,其对人工智能芯片市场的冲击尤为显著。作为行业领先企业,英伟达受到直接影响。DeepSeek R1模型开发用时仅两个月,成本不到600万美...

5月20日,宁德时代港股"敲钟"上市!

5月20日,宁德时代港股"敲钟"上市!

5月20日,宁德时代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03750.HK)。就此,宁德时代也拥有了"A+H"双重上市身份。宁德时代此次港股上市,全球发售股份数目共1.18亿股,发行价263港元/股,为近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