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汽车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R7起售价直降9万,飞凡开始反击

通过大幅度的降价来保持市场竞争力,已经成为国内不少新能源品牌,应对当前市场压力的终极武器。

岚图FREE换新降价后,带动了整个岚图品牌实现销量翻番式增长,10月交付新车超6,000辆,同比大增138%;问界M7换新降价后,也让问界品牌触底反弹,10月交付新车12,700辆,创造月交付量新高;智己LS6,一款全新车型,也凭借低价高配的设定迅速出圈,10月助力智己品牌完成了月交付量超4000辆的历史性突破,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智己LS6上市20天,锁单量已经突破18000辆。

不止是自主,合资新能源市场上,近期也有靠低价冲量成功的案例,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大众的ID.系列,通过连续数月终端大幅度的让利,重新稳住了引领合资新能源市场的地位;别克在推出了基于奥特能平台打造的——别克E5之后(最大的特点就是价格优势明显,别克E5先锋版已经把纯电中大型SUV的售价拉低到了17万以内),在新能源市场上的表现可谓是一路水涨船高,“金九银十”两个月,上汽通用旗下的新能源车销量,都在万辆以上。

一众新能源品牌又一次用实际行动证明了,终端市场竞争中,降价才是真正的王道。不过,一降价就有销量,潜台词是什么呢?对于大多数品牌而言,不降价,真卖不动。

反应出的问题非常现实,对市场还有追求的品牌,想要破局,给出一个有竞争力的售价,依旧是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在本届广州车展上,上汽系的另一个新能源品牌飞凡,也开始放价搏销量了。其中飞凡F7推出了都市版车型,售价18.99万元;飞凡R7推出了新的年款车型,2024款飞凡R7共推出3款车型,售价区间为18.99-22.99万元,较之27.99万元起售的2023款车型,起售价格直降9万元。

为了冲量不丢人

智己联席CEO刘涛在发布智己LS6时,用了前所未有来形容,这个前所未有应该有两层意思。

首先是在智己汽车内部,20万出头的售价是前所未有的。

此前,智己已经投放了2款“7字辈”的产品。其中2022年3月上市的纯电轿车产品智己L7,主要任务明显就是为给这个新品牌定调,宣告了这是一个主打高端市场的品牌。智己L7的起售价接近34万,顶配车型售价已经直逼60万;到了2023年2月推出第二款车型——纯电SUV智己LS7时,所追求的目标已经转为市场表现,智己LS7的起售价格已经下探到了30万元以内,售价区间为28.98万—45.98万元。

LS7上市之后,智己汽车的月交付数据有了明显的提升,能够长期保持在2000辆上下。当然,真正为智己汽车带来爆发式增长的还是LS6,智己LS6凭借明显的性价比优势,开启交付后的首个完整月份,就把智己汽车的月销量擢升到了4000辆以上。按照官方说法,这还是在产能吃紧的情况下达成的成绩,随着LS6逐步完成产能爬坡,以当前的订单数据推算,这款车后续的交付数据,应该还会有更大的突破。

这就要说到前所未有的第二层意思了,高性价比。智己LS6之前,市面上确实还找不到售价20万出头,却配备前双叉臂+后多连杆悬架、激光雷达、高阶智驾系统的纯电中大型SUV。

可问题是,在智己LS6之前,上汽集团层面内部其实已经有两款中大型纯电SUV——智己LS7和飞凡R7了,智己LS6的到来,不仅断了智己LS7的市场后路,把兄弟品牌的产品飞凡R7也衬托的没了竞争力。

智己在市场下探之后终于实现了苦尽甘来,如何实现市场破局的难题,不可避免的就被抛给了飞凡汽车。受制于品牌属性的限制,飞凡能够采取的措施其实也有限,似乎只有堆料的同时继续降价这一条路可以走。

此前飞凡R7其实已经调整过一轮官方指导价。2022年9月飞凡R7正式上市时,给出的起售价格超过了30万元,不过当时的纯电车型在国内还能享受到国家补贴,补贴后的售价为28.99万元起。到了今年2月,也就是智己LS7上市前后,飞凡R7就推出了新的年款车型,2023款飞凡R7把起售价格下调到了27.99万元,其他多个版本,也通过配置上的调整,实现了价格下调。

只不过从后续的市场表现上看,此前一轮的价格调整效果一般。原因其实也简单,这次调价的幅度不大,而且主要是通过取消一些配置实现了价格上的下调,对终端用户的吸引力相对有限。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推出轿车产品飞凡F7的时候,飞凡汽车表现出的诚意明显就已经更足了,官方为这款车总结的产品特色是——豪华体验,超值售价。豪华主要是指新车采用的巴赫座舱,超值则是体现在22.99万元的起售价格上。官方对F7的市场期待是“通过F7这款车带来的中大型豪华轿车体验,让更多消费者知道飞凡汽车品牌,并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赛道中,占据一席之地。”

飞凡F7长期维持的千辆以上月销量,其实已经证明过飞凡全新定价策略的可行性。现在,又有了LS6的珠玉在前,飞凡R7借推出2024款车型之机,把起售价直接下调到了19万元以内,也算是给已经全面“卷”起来的国内新能源车市场,再添了“一把柴”。

既然都已经图穷匕见,那就不妨红刀子进红刀子出,杀出一条血路。

飞凡这次的诚意足够吗?

虽然在产品定位和市场区间上和智己LS6都有重合,但从官方的角度看,飞凡R7显然并不愿意和智己LS6贴身肉搏,毕竟两个品牌谁输谁赢,结果都不是上汽集团希望看到的。

这一点,飞凡的多位高层,都进行过回应:“飞凡和智己有着不同的市场定位和侧重点,二者之间更多是合作关系而非竞争关系。”据了解,飞凡和智己在目标市场上有着明确的区分,飞凡更倾向于舒适性的打造。飞凡R7锁定的竞争对手,主要是小鹏G6为代表的中型纯电SUV。

小鹏G6是小鹏“中兴”的代表作品。小鹏G6上市之前,小鹏汽车已经连续半年月销量未曾破万,6月底推出的小鹏G6,成为了小鹏汽车市场表现再次发力的助推器,7月销量再次破万,10月更是创纪录的交出了超2万辆的月销量,其中小鹏G6的单月销量破8000。

小鹏汽车2023年的月销数据,图片来源:小鹏汽车

从产品属性上看,飞凡R7和小鹏G6确实更接近,两款车都是纯电轿跑SUV,所不同的是飞凡R7是中大型产品,小鹏G6定位为中型SUV。不过在售价方面,在飞凡R7这次官降之后,两款车已经形成倒挂,尺寸更大的飞凡R7,起售价反而低于小鹏G6。

具体配置上,两款车可以说是各有所长。

小鹏G6的底盘规格更高,采用的是前双叉臂+后多连杆的配置,飞凡R7采用的是前麦佛逊+后多连杆的配置。此外小鹏G6的中高配版本装配有激光雷达,智能硬件上也基本做到了全系统一,而2024款飞凡R7的最低配版本,为了节省成本做低售价,在配置上做了一些取舍,低配版的智驾芯片没有采用目前主流的英伟达Orin-X,搭载的摄像头数量和雷达数量,也不是最高规格。

当然,飞凡R7也有自己的优势,除了尺寸更大,起售价更低之外(小鹏G6的售价区间为20.99-27.69万元,这里主要对比小鹏G6的580续航版本,和2024款飞凡R7的售价更接近),还体现在电池能量更大(22.99万可以购买搭载90kWh电池的长续航版本)、搭载了智能座舱系统(飞凡R7配备有巴赫座椅和华为的视觉增强AR-HUD平视系统)等。

补能方面,小鹏G6主打800V快充技术,飞凡R7的特色是可以进行换电补能。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借此次产品换新之际,飞凡R7官宣了一位明星代言人。

这也是挺有意思的一件事。目前的汽车市场上,请明星来代言的现象其实已经不多见,但上汽系接连投放的两款新车型——智己LS6和新款飞凡R7,为了市场热度,都选择了邀请明星来“热场”。

车企之所以不再热衷于请明星代言,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效果可能有限,往往成了花大价钱为明星做广告,并不能带来太大的订单转化率。但作为新到来的品牌,智己和飞凡现阶段要追求更高的市场目标前,肯定还要解决知名度的问题,而要提升自己品牌的曝光度,选择与明星合作,至少能多一个可供营销的话题。从这个角度看,只要曝光度有明显的提升,对两个品牌而言,这次砸钱进行的明星营销,就算成功。

小结:

车企进行价格大战,还在观望的终端消费者肯定是主要受益者。只不过,对更早之前已经购车的消费者而言,看到新款车型如此大规模的降价,大概率是难以接受的。但不得不说的是,大环境如此,几乎整个行业都在打“价格战”,对于不少国内汽车品牌而言,当前的现实就是,想要冲量,一个有诚意的售价是前提条件。而这个冲量的过程中,被“背刺”的老车主,也只能去接受这样的附带伤害。

这里其实可以讨论的是另外一个话题,当一个品牌频繁的调整产品售价的时候,是不是反而会增加消费者的选择难度?这款车的低价到底在哪里?变数太大,反而让人不敢轻易下单。

当然也有特例,就是特斯拉。此前全球新能源供应链成本大涨等因素综合影响下,国内新能源市场曾经历过一波涨价潮,但在不少品牌都还在涨价的时候,特斯拉却多次下调了旗下车型在国内的售价。现在,在国内新能源品牌纷纷开启价格大战的时候,特斯拉又一次反其道而行了,近期开始频繁的涨价(最近一个月已经涨价四次),虽然涨幅不大,但却产生了不小的刺激效果(涨价的特斯拉和降价的中国新势力一起,还成为了当前的热搜话题),解决了不少潜在客户的选择困难症,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加快了大家购车的进程。

归根结底,价格调整是把双刃剑,涨或者降,效果好坏都不是注定的。我们现在只能说,希望飞凡这次堪称破釜沉舟的全新定价策略,最终收获的会是想要的结果吧。

最新相关
东风日产N6公告图发布 价格预计12万起

东风日产N6公告图发布 价格预计12万起

近日,工信部发布了最新一批新车申报目录,东风日产首款插混轿车N6的公告图惊艳亮相。作为东风日产在新能源赛道布局的第二款战略车型,N6携全新插混技术强势闯入主流插混市场,致力于为用户带来&l...

车门也能学会"察言观色"

或许每一位汽车使用者,开启或关闭车门时或多或少都曾遇到过: 狭窄车位里的局促、担心剐蹭邻车的谨慎、搬运重物时的费力、坡道上车门的滑移失控乃至最后那声彰显烦躁的"砰"然巨响。而这些细微...

"老炮儿"们躺着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车市竞争越来越激烈,车企越来越不赚钱。去年,国内18家主要上市车企的净利润总和不到800亿元,仅相当于丰田的三分之一,让业界迎来反思潮,认为当前我国汽车产业规模与效益存在失衡问题。然而,看...

智界走入2.0阶段: 再出发,更强大

智界走入2.0阶段: 再出发,更强大

自智界诞生之日起,围绕他的话题就从没有结束过。在目前的五界之中,他入场够早,仅次于问界,却在订单火爆的同时遇上交付瓶颈,经历了长达数月的挣扎与阵痛,此后起起伏伏,在销量上总比不上问界的...

只许高管摔碗,不许销售掀桌?

最近有个新闻大家肯定有所耳闻,就是某汽车品牌高管批评友商的基层销售人员通过一些话术"截单"。这其实不算个大事,毕竟现在的社交平台太发达太丰富了,再加上高管也是人,也需要吐槽发泄之类的。...

国产车把合资逼到墙角

"都2025年了,怎么还在吹国产车。"相信读者朋友们在看到文章标题后,多少会有些人这样说。因为在文章产出之前,笔者身边已经有不少人这样吐槽我了。在他们看来,国产车已经在新能源赛道实现超车,...

沃尔沃不想和 ABB一起"混"

沃尔沃不想和 ABB一起"混"

2025年,对于转型,对于如何应对中国车市的发展现状,各国车企在战略布局上,清一色地给出类似于中外分制的思路。而结果,大家也看到了,日产、丰田各自凭借一款中国色彩浓重的原生电动车让消费者看...

舍弗勒Q2营收微跌,维持全年业绩预期

德国机械及汽车零部件制造商舍弗勒近日公布,受欧洲和中国市场需求疲软、汇率不利影响以及美国关税等因素拖累,该公司第二季度营业利润低于预期。舍弗勒表示,第二季度销售额为59.22亿欧元,同比...

受阿根廷推动,巴西汽车出口将大幅增长

巴西汽车制造商协会Anfavea 在8月7日表示,2025年巴西汽车出口增幅将远超此前预期,并称这一预期的上调得益于邻国阿根廷的强劲市场需求。出口的增长有望帮助巴西抵消本土汽车销量不及预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