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汽车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控制了新能源的"维生素",中国汽车优势更大吗?

“Mustang Mach-E拥有标志性的美国汽车名称。但在外表之下,这辆Mustang的51%成分是在中国制造的。”

来自美国政府报告的数字,揭示了一种焦虑情绪:当中国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维度一骑绝尘,整车销量数字或许更深入人心;但更难追上的差距,是新能源汽车供应链维度的鸿沟,而这甚至关联到汽车之外的诸多其他制造业领域。

“中国几乎完全控制电池和磁铁材料,对西方关键产业而言,形成了可能造成巨大破坏的供应链漏洞,因而车企们竞相寻找替代方案。”

正因为从电池阴极、阳极到磁铁,以及电池等关键电动汽车技术,都依赖于几乎完全由中国生产商控制的生产过程,无论是汽车发源地欧洲、中国之外最大汽车市场美国,还是在亚洲曾经领跑汽车行业的日韩,在扩大新能源汽车生产规模时,都将面临“被扼住咽喉”的风险。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和关联材料,并不局限于汽车本身,战斗机军工、智能手机消费电子、医疗保健机器和风力涡轮机等也都与之密切相关。

“治大国若烹小鲜”,说的不仅仅是需要谨慎和有耐心等待时机,同时宏观产业的成长,需要以系统化眼光看待,一步一步壮大自身,而臻领先境地。

新能源汽车上游的“阴云”

“中国可以说,‘西方汽车制造商,我不想再卖给你牵引电机了,我现在想把整辆车卖给你的客户。’”

打这个比方的人,名叫David Wilcox,Evolution Metals and Technologies公司执行董事长。这家公司做什么的呢?矿物资源整合,将五家目前独立的公司合并为一个磁铁和电池材料替代供应链,主要路径是回收电动汽车电池和其他消费电子垃圾。

Evolution Metals and Technologies可不是“金属产业的收破烂人”。按照David Wilcox的说法,挑战不仅仅在于稀土材料或最终产品磁铁和电池材料的短期供应紧缩,这也是一个长期的桎梏。

David Wilcox没有说的另一半潜台词,被美国政府责任署GAO今年一份报告给说了。

报告显示:“2019年至2022年期间,美国消费的稀土总量和相关下游产品的95%以上为进口,其中大部分来自中国。”

按照汽车公社查阅《2024-2029年中国稀土行业市场发展前景研究报告》的数据,2023年全球稀土资源分布中,中国储量占比达40%,其次分别为越南、巴西、俄罗斯、印度,占比分别为20.00%、19.09%、9.09%、6.36%。

全球稀土总探明储量在1-1.2亿吨左右。

除了军工之外,只看汽车产业,新能源汽车上的电机,大多都是由稀土永磁材料制成。Cyclic Materials材料公司CEO Ghahreman给出的数据是,一辆新能源车稀土用量大约2-5千克。其他数据来源分别在0.5-6千克不等。

当中国限制稀土供应,势必影响各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或许有人会提出疑问:美国自己也生产稀土,进口中国稀土资源、自家稀土作为战略储备,不是很明智吗?

然而,一方面,稀土分为重稀土和轻稀土,在重稀土领域,中国的矿藏远不是美国能比;另一方面,中国的稀土优势不只是矿藏储备,更重要的是加工;而在贸易战中,当美国限制中国半导体,中国也在从一些稀有资源角度对美国实施限制。

2023年7月,中国商务部等部门此前就曾对镓、锗、锑、超硬材料、石墨等相关两用物项实行过出口管制措施,不过当时未针对具体国家地区。

时至今年12月3日,商务部宣布加强管制,严控镓、锗、锑、超硬材料、石墨等相关两用物项的对美国出口,并实施更严格的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审查。

根据美国相关机构数据,中国镓储量占全球68%左右,镓产量比重甚至超过90%。锗的全球已探明储量为8,600吨,美国、中国分别占45%和41%,不过十年来,中国锗供应量占全球68.5%。另外,中国石墨产量占全球约77%。2023年中国锑矿产量约占全球48%,锑冶炼约占全球71%。

还是跳开军工,只看汽车领域的应用。

以镓为例,铟镓砷是1550nm激光雷达必不可少的器件材料。而氮化镓作为新兴材料,也在逐步“上车”。一方面,氮化镓正渐渐普及到车载充电器和高压直流转换器等部位,另一方面,对电气化车辆至关重要的功率半导体演化历程,从IGBT到碳化硅,之后可能就是氮化镓器件。

Power Integrations(PI)公司营销副总裁Doug Bailey今年曾指出,在电动汽车牵引领域,尽管目前人们一直在尝试使用碳化硅,但氮化镓最终将实现这一目标。

储量是天赋,加工是鸿沟

倘若你认为,中国在新能源汽车上游矿藏方面优势,主要依赖天然储量,那就大错特错了。

仅仅手握天然储量或者初步开采能力,并不能构成最深的护城河,深度加工体系才是难逾越的天堑。

按照美国方面说法,全球近70%的稀土供应(例如用于高性能磁铁的钕)在中国加工。问题不在于稀土;而是加工稀土并将其转化为用于磁铁和电池生产的氧化物、金属、合金和薄片的工厂的专业知识、专业知识和资本投资。

“中国卡脖子的点是加工,”跟踪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咨询公司Dunne Insights的Michael Dunne也这么表示。

GAO报告发现,过去四十年来,用于磁铁和电池的稀土氧化物、合金、金属和薄片的生产已转移到中国,部分原因是美国追求高环保标准,让中国生产商占据了优势。

某种意义上,这种白左式的说辞隐藏了一个更隐蔽的因素——美国太习惯通过金融吃快钱,而不愿意再“打螺丝”发展基础制造业。

通用汽车的Magnaquench子公司一直是美国工厂钕磁铁的主要供应链生产商,直到1995年,该业务被出售给北京中科三环新材料高技术公司及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2006年该公司在印第安纳州的最后一家美国工厂关闭。

稀土、镓、锗的提炼和加工,为什么能被中国占据绝对优势?不能孤立看待问题,而是要联系整个冶金乃至制造业去观察。

不了解冶金的人并不清楚一句话,“锗是锌的副产品,镓是铝的副产品”,镓的生产是从铝的提炼中来。而中国恰恰占据全球大多数铝的产能。而电能占了铝成本的大部分,只有电力价格低廉的中国,才能构建庞大的铝产能,同时带出镓产能。

西方倘若要大量扩产镓,就必须大量扩产铝,也必须大量增加电能供应,并且降低电力成本——而那是Impossible Mission。

GAO官员William Russell在对该机构研究的录音讨论中表示:“建立一个采矿和加工设施并完成所有监管程序……你需要10年的时间。”“没有那么多快速解决办法。”

欧盟也在鼓励国内加工关键矿物。欧盟的目标包括到2030年加工17种原材料,满足其40%的年度需求。

分析师和行业高管表示,长期来看,政府和企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努力将依赖于先进电池产量和含有稀土材料的清洁能源硬件的大幅增加。

根据咨询公司Wood Mackenzie的数据,预计未来八年对高性能钕磁铁的需求将比目前水平增长84%。但多伦多咨询公司Adamas Intelligence表示,磁铁和电池材料的产量增长速度将低于需求,“因为市场供应方越来越难以跟上快速增长的需求”。

替代方案难解

汽车制造商正在投资其他企业,以在美国和盟国开发电池材料和磁铁的生产。

2021年,通用汽车与美国公司MP Materials达成了一项长期协议,该公司经营着位于加州东部的Mountain Pass稀土矿,这是北美唯一的稀土矿场。通用汽车的首批MP磁铁预计将于2025年底上市。

然而,专家表示,一家磁铁初创公司需要十多年的时间才能扩大规模,以满足一家西方汽车制造商的需求。在此之前,所有汽车制造商电动汽车中使用的磁铁仍将来自中国。

特斯拉联合创始人JB Straubel领导的加州电池回收初创公司Redwood Materials从投资者那里筹集了20亿美元,并获得了美国能源部20亿美元的贷款承诺,以建立其高成本业务,为高产量、低利润的业务提供服务。

新兴的西方电池材料生产商还面临电动汽车金属价格波动和监管障碍,这可能会减缓西方世界加工设施的建设和整体电池生产。

西方新兴电池材料生产商还面临电动汽车金属价格波动和监管障碍,这可能会减缓西方世界加工设施的建设和电池生产。

在过去一年中,随着中国主要电池生产商加大产量,全球电动汽车需求增速放缓,远低于汽车制造商和电池生产商的预测。

特朗普政府是否会继续为美国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提供联邦补贴,这一不确定性引发了人们对近期电动汽车需求的怀疑。路透社12月报道称,其后果之一是,在过去两年中,全球市场的锂价暴跌了90%。

此外,一些陷入困境的矿商正在关闭矿山或寻求合并以寻求庇护。今年夏天,矿业巨头力拓收购了Arcadium Lithium,现在正寻求购买更多电池矿产资产。11月,全球最大的锂生产商Albemarle报告称,由于锂需求下降,季度亏损超过10亿美元。

然而,Global Lithium LLC的锂市场专家Joe Lowry预测,从长远来看,电动汽车需求的上升可能会在本世纪末扭转电池材料市场的局面。

“目前的供应过剩(包括阴极和电池库存中的锂)将比很多人想象的更快转变为短缺,”Lowry说。

虽然电动汽车产量可能未达到之前预测的水平,而且中国仍控制着关键材料加工,但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计算机、服务器和储能解决方案的庞大数量继续推动对电子垃圾回收的总体需求。

这些电子垃圾中的大部分都包含敏感的健康或国家安全数据。美国目前缺乏安全回收全球最大库存(政府、工业和消费者产生的数十亿吨电子垃圾)的能力。据联合国估计,目前全球产生的电子垃圾中只有20%至25%被收集起来进行回收。美国政府估计,该国只有约25%的电子垃圾被收集起来进行回收。其余大部分被填埋或焚烧。

废旧电池和电池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废料是另一个关键矿物来源。中国境外回收锂离子电池的能力正在增长,但增长速度不如预计的报废电池供应量增长速度快。据《财富商业洞察》预测,到2032年,全球锂电池回收市场预计将以每年近23%的速度增长,达到232亿美元。

总体而言,据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称,到2040年,报废废料可能占北美电池回收业务所有材料的73%,高于目前的37%。

未来几个月可能会出现更多中美紧张关系的证据。即将上任的特朗普政府可能会比上一届政府在这场冲突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无论如何,西方工业面临的风险可能比他们之前意识到的要大。

问题是:他们现在采取行动还来得及吗?

最新相关
东风日产N6公告图发布 价格预计12万起

东风日产N6公告图发布 价格预计12万起

近日,工信部发布了最新一批新车申报目录,东风日产首款插混轿车N6的公告图惊艳亮相。作为东风日产在新能源赛道布局的第二款战略车型,N6携全新插混技术强势闯入主流插混市场,致力于为用户带来&l...

车门也能学会"察言观色"

或许每一位汽车使用者,开启或关闭车门时或多或少都曾遇到过: 狭窄车位里的局促、担心剐蹭邻车的谨慎、搬运重物时的费力、坡道上车门的滑移失控乃至最后那声彰显烦躁的"砰"然巨响。而这些细微...

"老炮儿"们躺着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车市竞争越来越激烈,车企越来越不赚钱。去年,国内18家主要上市车企的净利润总和不到800亿元,仅相当于丰田的三分之一,让业界迎来反思潮,认为当前我国汽车产业规模与效益存在失衡问题。然而,看...

智界走入2.0阶段: 再出发,更强大

智界走入2.0阶段: 再出发,更强大

自智界诞生之日起,围绕他的话题就从没有结束过。在目前的五界之中,他入场够早,仅次于问界,却在订单火爆的同时遇上交付瓶颈,经历了长达数月的挣扎与阵痛,此后起起伏伏,在销量上总比不上问界的...

只许高管摔碗,不许销售掀桌?

最近有个新闻大家肯定有所耳闻,就是某汽车品牌高管批评友商的基层销售人员通过一些话术"截单"。这其实不算个大事,毕竟现在的社交平台太发达太丰富了,再加上高管也是人,也需要吐槽发泄之类的。...

国产车把合资逼到墙角

"都2025年了,怎么还在吹国产车。"相信读者朋友们在看到文章标题后,多少会有些人这样说。因为在文章产出之前,笔者身边已经有不少人这样吐槽我了。在他们看来,国产车已经在新能源赛道实现超车,...

沃尔沃不想和 ABB一起"混"

沃尔沃不想和 ABB一起"混"

2025年,对于转型,对于如何应对中国车市的发展现状,各国车企在战略布局上,清一色地给出类似于中外分制的思路。而结果,大家也看到了,日产、丰田各自凭借一款中国色彩浓重的原生电动车让消费者看...

舍弗勒Q2营收微跌,维持全年业绩预期

德国机械及汽车零部件制造商舍弗勒近日公布,受欧洲和中国市场需求疲软、汇率不利影响以及美国关税等因素拖累,该公司第二季度营业利润低于预期。舍弗勒表示,第二季度销售额为59.22亿欧元,同比...

受阿根廷推动,巴西汽车出口将大幅增长

巴西汽车制造商协会Anfavea 在8月7日表示,2025年巴西汽车出口增幅将远超此前预期,并称这一预期的上调得益于邻国阿根廷的强劲市场需求。出口的增长有望帮助巴西抵消本土汽车销量不及预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