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拜访华为任正非后,广汽与华为的合作形式也终于敲定了。
9月16日,据国内媒体报道,广汽集团与华为将联合打造全新品牌——“启境”,产品定位为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并将在近期正式发布。
接近广汽内部的人士也向我们确认了这一消息。
根据双方的规划,启境汽车将全系搭载华为乾崑最先进的智能技术,广汽集团大厂品质叠加华为乾崑智能科技,质智共生,共建智能汽车时代的新质生产力。
这是华为“HI PLUS”模式
此次广汽与华为的合作并没有采用界字辈方式,也意味着启境不是鸿蒙智行的一员,但合作程度一点也不比鸿蒙智行的品牌低,并不是纯粹的供应商关系。“启境”品牌,走的是介于HI模式和智选车模式之间的第四条路。
“启境”采用更灵活的协作模式依托华为智能技术背书和广汽供应链能力,前者提供乾崑智能技术,后者负责制造和品质把控。
据了解,在新的合作模式中,华为将不再仅仅扮演一个技术供应商的角色。从最前端的产品定义、造型设计,到核心的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技术,再到后端的营销、销售和服务环节,华为都将全面参与并掌握主导权。
这是一种被业内称为“HI PLUS”的模式,可以理解为华为HI(Huawei Inside)模式的终极进化版。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它拥有接近智选车模式的合作深度,华为的介入贯穿了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但与智选车最大的不同在于,启境汽车大概率不会进入华为的终端门店进行销售,而是会建立独立的销售渠道。
这既保证了华为对产品的绝对影响力和技术植入,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广汽作为传统汽车巨头的品牌独立性焦虑。
这也是华为的首次尝试,目前鸿蒙智行旗下品牌众多,界字辈已经有五家,并且价格区间已经基本覆盖,余承东早就表示鸿蒙智行的能力做两三个界都已经很不容易了,做五个界非常非常难,所以没必要再推一个界了。
所以广汽与华为的合作也算是华为吸引其他车企合作的一次尝试,同时也是为鸿蒙智行减负,既然车企想要华为技术又不想失去主导权,那就成全车企,“HI PLUS”模式理论上更适合大多数车企,毕竟华为不造车,能够让更多车企加入华为大家庭才是最终目的。
全新合作模式的诞生也意味着,华为内部将同时操盘两种深度赋能车企的模式,无疑将进一步激发华为在汽车领域的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这是华为希望看到的。
卖30万的启境是广汽及时雨?
根据规划,全新的启境品牌定位在30万元级别的高端智能新能源市场,首款车型计划于2026年正式上市,将同时涵盖纯电动与增程式两种动力形式。
上来就卖30万,可见广汽对于高端新能源市场的渴望。
对于广汽而言,合资品牌没落后,广汽集团积极自救,番禺行动着力拯救自主品牌,但目前市场竞争激烈,单靠广汽自己努力的确是有难度。
最新产销数据显示,广汽集团8月汽车销量为13.57万辆,同比下降8.43%;本年累计销量为101.05万辆,同比下降12.32%。其中,被看作重点板块的自主品牌方面,处境也不容乐观,广汽传祺和广汽埃安1-8月的销量下滑幅度分别为18.66%和17.31%。
所以把希望寄托在华为身上打一场翻身仗更快捷一点。
8月10日,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发布微博中的说法:华望汽车是广汽集团与华为深化合作的关键落子,也是广汽集团实施“番禺行动”改革的重要一环。
天眼查显示,5月以来,华望汽车申请注册多枚“广为”“启境”“智境”“元方”等商标,国际分类涉及运输工具、科学仪器、广告销售等。看来广汽早就等着借华为之力大干一场了。
作为国内汽车行业的领军者,广汽在新能源转型中起步不晚,而且在整车制造、供应链管理和成本控制方面拥有深厚积淀。
将智能软件、用户生态和品牌营销交由华为主导,自身则聚焦于擅长的三电和整车制造,无疑是一条扬长避短、快速抢占高端市场窗口期的捷径,这也是广汽集团需要的结果。
不过相比于北汽、上汽,广汽与华为的合作还是慢了半拍,如今前两者产品均已落地,广汽的启境还要到明年才能面世,再加上目前越来越多厂商与华为合作,都是华为全家桶的技术卖点。
所以广汽和华为这波联姻,能不能出新,出好,关键得看产品到底扎实不扎实,只有真正把智能化、用户服务、全周期经营真正跑通,新品牌才会站得稳,这也是新汽车时代品牌的生存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