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汽车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为它,马斯克操碎了心

最近一段时间,身家大幅度缩水的“世界首富”马斯克,依然很忙。

俄乌交战,本应该与这位美国商人没有太大关系,但始终秉承“哪有热点,哪就有我”的人生信条,其还是通过种种举措,怒刷着存在感。

首先,作为SpaceX创办人,宣布“星链”服务系统已在乌克兰启动,当地可以通过正在运行的“星链”卫星,使用宽带服务。而此前,乌克兰的互联网服务,曾一度因俄罗斯的军事行动而中断。

几天之后,作为特斯拉掌权者,再次选择出手,宣布针对波兰、匈牙利、斯洛伐克等邻近乌克兰的地区,提供不限品牌电动车的免费充电服务。而花费尽可能小的代价,展现出所谓的正义感与怜悯心,或许正是其聪明地方。

殊不知,在赚足声量与关注度的同时,特斯拉位于德国柏林第二座海外工厂,无比拖沓的投产进度,仍然令马斯克操碎了心。

好在,从目前得到的最新消息来看,诸多悬念已然到了最后尘埃落定的地步。

两年多的“煎熬”

“感谢中国政府。”

北京时间2020年1月7日,当首辆特斯拉国产Model 3位于其上海工厂的总装线上缓缓驶出,亲自到场的马斯克除了露出欣慰的笑容,还在发言伊始便说出了文章开篇那句话。

他清楚地知道,这片蕴藏着巨大需求与机遇的新能源市场,能够为其自身与特斯拉带来什么。同年,这家美国新能源车企,市值成功超越丰田跃居世界榜首位置,产销总量基本达到50万辆大关,公司全年实现正向盈利。

里程碑时刻的达成,虽然不能完全归功于中国,但是必然起到了十分强劲的“助推剂”作用。同时,令马斯克身处实现更大野心与目标的路上,有了一个可以吹嘘甚至复制的模板。

尤其是上海工厂,从开工建设到正式投产,仅用时不到一年时间,这样的“中国速度”无疑令所有人称赞。而今年,规划产能正朝着百万辆大关挺进,继续提升自身位于特斯拉全球版图中的战略地位。

相比之下,德国柏林工厂的正式开工日期为2020年初,按照最初计划最早于2021年6月正式投产,但之后的现状却是,由于各方阻挠,尤其是环保机构的百般刁难,一拖再拖,直至当下。

而就在近日,据德国媒体Tagesspiegel的独家信源显示,特斯拉Giga柏林工厂,不出意外,计划于当地时间3月22日举行开工仪式。

届时,马斯克将会亲自飞抵德国,一并出席的可能还有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Olaf Scholz)。重视程度,可见一斑。而活动现场,预计将有30辆德国制造的Model Y交付给首批用户。

作为旁观者,面对这样的结果,并不感到意外。实际上,柏林工厂投产在即,早就有迹可循。

上月,同样从外媒发布的消息来看,一封特斯拉的内部邮件显示,其官方已经告知德国员工,产自柏林工厂的Model Y已经可以开始预订,并将于3月交付。同时,还有一封邮件显示,Model Y已经在柏林工厂开始生产。

更早之前,通过无人机航拍发现,该工厂组装的全新车辆数量已经达到了两位数。与此同时,特斯拉还获得了新的试制批准,作为大规模生产的准备部分,可以在柏林工厂内生产2,000辆Model Y。

同时,马斯克也在个人社交媒体平台上表示:“将会在2月前往德国,庆祝柏林工厂的顺利开工。”

最终,虽然相比媒体爆料的具体时间节点略有偏差,但结果还算令其欣慰。十分有趣的是,当地时间2月23日,德国法兰克福的一家法院证实,将于3月4日举行听证会,审理德国环保组织之前关于柏林工厂供水问题的投诉。

如果这样的“小插曲”无法妥善解决,不知是否会再次影响几乎已经敲定的投产日期。而后者对于特斯拉长期以往无休止地纠缠与刁难,越来越感觉像是一场有组织、有计划的“阳谋”。

两年多的“煎熬”能否就此告一段落,很快就将揭晓答案。

新贵与豪强的“战争”

有时总在思考,为何特斯拉位于德国柏林建厂,会受到重重阻碍?相反,位于中国上海建厂,则表现得愈发通畅,获得了相关政府的一路绿灯?

首先,需要明白的一点是,两个国家选择引入这家美国新能源车企的最终目的,必然都是为了自身的新能源市场与配套产业链,能够拥有最强的活力。希望特斯拉能够作为一条“鲶鱼”,搅动一汪净水,带动本国的新能源车企,迅速成长。

不同点在于,中国汽车工业历经多年发展,身处传统燃油车板块,虽然已经有所起色,但是在与诸多合资品牌的对抗中,仍无法做到占据绝对优势。而身处伴随电动化转型而来的全新赛道,让我们首次看到了可以实现“弯道超车”的机会,特斯拉的到来,更像是为整个梯队的所有成员,外聘了一位“领跑者”,所以于情于理,都希望早点开始各取所需。

反观德国汽车工业,就某种意义而言,这就是传统燃油车真正起源与走向世界的地方,历经百年发展,早已形成了一套愈发完善的生存体系,更像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可面对全球已然不可逆转的新能源浪潮,也不得不低下高昂的头颅,选择开始转型,引入特斯拉,更想让它扮演修剪老化枝干的角色。

类似于大众、BBA般的本土汽车巨头,需要感受到兵临城下的压力,但绝不允许外来者将其固守的许多东西,连根拔起。基于这样的背景,德国柏林工厂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麻烦,就显得不足为奇。

由此引出又一个问题:明知如此,马斯克为何还要操碎了心,去不停地推进?答案其实更加简单:为了支撑起更大的野心与更高的目标。

毕竟,2022年冲击产销150万辆,2030年冲击产销2000万辆,都已写在了这家美国车企的规划当中。欧洲新能源市场所蕴含的巨大需求量与潜力,同样变得不可忽略。

作为论据,根据EV Sales的数据显示,2020年,共有超137万辆新能源乘用车在欧洲注册,同比增长142%,平均市场份额为11%。

其中,纯电动汽车市场份额为6.2%,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市场份额为4.8%。特斯拉Model 3则在欧洲市场拿下全年8.7万辆的表现。

进入2021年,在经历短暂的相对低迷,3月特斯拉Model 3位于欧洲市场,重新交出了2.4万辆的销量表现。

整个上半年,位于欧洲市场的累计销量达6.6万辆,同比增长108%,成功超越宝马3系、奥迪A4、奔驰C级,三位传统燃油车板块最大的竞争对手。

9月,Model 3成为整个欧洲市场的销冠,超过所有燃油车型,旗下另一款主销车型Model Y,也在同月开启交付。

最终,2021年欧洲累计新能源乘用车注册量达到227万辆,同比增长66%,全年新能源车渗透率达到21%,去年同期为13%。其中,Model 3全年注册量超过14万辆。

看到这里,可以肯定的是,仅依靠上海工厂出口供应的背景下,特斯拉位于欧洲市场已经呈现出收割态势。随着本月德国柏林工厂的投产,Model Y进行本土化生产,制造成本与运输成本进一步下降,终端竞争力必然会继续加强。

那么,在与类似于大众ID.系列、奔驰EQ系列、宝马i系列、奥迪e-tron系列的直接对垒中,将会变得愈发游刃有余。一场行业新贵与传统豪强之间的战争,已然拉开了序幕。

选择“攻入”狼堡的最终意义,还是特斯拉需要通过这样的颠覆性举措,证明自身的绝对实力,欧洲市场就是眼下一块最好的“试金石”。

至于马斯克本人,仍在竭尽全力诠释曾经所说的那句,“若我不这么投入,才是最大的冒险,因为成功的希望为零。”

最新相关
New Supervisory Board Chairman for MAHLE

New Supervisory Board Chairman for MAHLE

• Chairman Prof. Dr.-Ing. Heinz K. Junker hands over to Dr. Michael Macht on January 1, 2026 and leaves the Supervisory Board• Macht, former CEO of Dr. Ing. h.c. F. Porsche AG ...

传Momenta考虑将IPO地点从纽约转至香港

传Momenta考虑将IPO地点从纽约转至香港

据外媒报道,多位消息人士近日透露,中国自动驾驶技术公司Momenta正考虑将其首次公开募股(IPO)的地点从纽约改为香港。外媒指出,当前,随着中国和美国的贸易紧张局势加剧,越来越多中国企业选择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