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汽车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开启"反向输出" 地平线抢滩城市NOA

沿着旧地图,找不到新大陆。在传统汽车时代,全球汽车行业的游戏规掌握在海外公司手中,中国一直在亦步亦趋地追赶。而在智能电动车时代,国外巨头们筑起的壁垒不再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特别是新兴的中国芯片公司,正竭力抓住机遇切入智能汽车供应链。

近一年的车展上,国产芯片的“领头羊”公司均挤进了整车展馆发布芯片产品,宣发热度不输新车。而海外老牌车企巨头在中国也纷纷开启变革,投资、合资布局中国市场,试图在智能化上力挽狂澜。这从近日大众汽车集团软件公司CARIAD与地平线的合资公司酷睿程(CARIZON)宣告正式成立可窥见一二。

在汽车市场上,国内企业正从“被动者”变成“主动者”,从“背后追赶”到“反向合资”。以地平线为代表的供应商到底在智能化浪潮中经历了什么?在2023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期间,地平线总裁陈黎明与汽车之家展开了一场深度对话。

行业内卷加剧,智能驾驶回归商业本质

如果将时间拉回至2021年上海车展,智能驾驶比拼刚刚拉开序幕,车企“装备竞赛”蔚然成风,各大厂家都在比谁的芯片用的多,谁的芯片算力高。

比如,当年1月,蔚来汽车发布ET7车型,用了四颗英伟达Orin X智能驾驶芯片,总算力超1000TOPS。据说,一颗小小的Orin X的价格就高达400美金。

不过从今年起,新能源汽车被特斯拉降价拖入价格战,内卷之下,越来越多的中低端车型也推出高阶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在降本的诉求下,车企更偏好务实的方案。

2022年,L2+智能驾驶装配率上,30万以上车型达到近82%,但从今年1到9月的数据看,这一比例正在下降,同时20万-30万区间的车装配率在上升。”地平线总裁陈黎明在论坛中分享了一组数据。“这说明整个智能驾驶的L2+在不断地下探,同时L2+的一些低端的功能,也在往更低的价格区间去下探。”

整个智能驾驶的全面升级,给主机厂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压力。广汽资本总经理袁锋曾在一场投资会上提出,“高阶辅助驾驶技术若要向大众市场持续渗透,系统成本须下探至1万―1.5万元区间。

据悉,目前英伟达单、双Orin-X都是万元级方案,而算力在100TOPS左右的国产芯片方案可将成本降低到5000―6000元。这给国产供应商带来了契机,地平线在2019至2021年陆续推出过征程2、征程3、征程5芯片,算力分别为4TOPS、5TOPS和128TOPS。凭借高性价比和配套服务能力,迄今为止地平线产品出货量已经达到400万颗,成功在国外厂商包围下抢下市场份额。

比如,理想汽车L8车型共有三个版本,其中,在L8 Pro和Air版本使用了地平线单颗征程5芯片,实现了高速领航辅助功能;高配版本则使用双英伟达Orin-X方案,后续支持实现城市场景的辅助驾驶。

“整个市场格局在更多地回归理性,更多地回归用户价值。在有效的成本下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和价值,这是最后推动整个自动驾驶进一步快速发展的基础。”陈黎明称。

如何从系统的角度进行成本优化是地平线一直思考的问题。陈黎明举例,“整个系统牵涉多元器件,除了芯片之外还有传感器,包括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事实上很复杂,不同的质量、不同的选型,不同的搭配,实际上出来的成本非常高,差距也非常大。除了自己做芯片,地平线也做系统层面的优化工作,在设计方案上与合作伙伴进行合作。”

据透露,地平线内部有一个秋毫项目,主要是与镜头和图像传感器的合作伙伴、供应商一起对传感器的方案进行选型,同时进行测试的验证,最后给客户带来更多的效益。

需要注意的是,过高的硬件配置给主机厂带来的成本负担显而易见,但目前这些智能配置与用户的真实需求无法真正匹配,即算力成本与用户体验不成正比。“这主要是受限于算力的利用,还有算法的性能表现还不足以去支撑,这也是整个行业面临的一个挑战。”

■J6量产在即地平线抢滩高端市场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标配NOA市场中,英伟达占52.57%的份额,地平线排名第二,占30.71%。地平线虽然力压Mobileye、德州仪器等跨国大厂,但与行业标杆英伟达相比仍有明显差距,短板之一就在大算力芯片。目前已经量产上车的智能驾驶芯片中,英伟达Orin-X算力最高,达到254TOPS。

不过,这一局面或将改变。近日地平线宣布,将在2024年量产交付征程6系列芯片,前装量产车型将在同年上市,该系列单颗芯片算力最高可达560TOPS。

从发布征程2,到现今推出征程6,地平线只用了短短五年时间。为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地平线可以做到高算力芯片上车?

理想汽车CEO李想曾多次感慨道,地平线是他见过配合程度最高的芯片供应商团队。这种“深度协同”在一定程度上,技术共享、数据共享,用研发成果来分别赋能自己的产品。一方面,车企能让智能驾驶方案更快上车;另一方面,芯片公司能从中获得反馈,优化自己的产品,让下一代芯片的性能更强。这么快的迭代速度,显然是中国车企客户提供了不少助力。

陈黎明坦言,“地平线整个设计理念是‘从场景中来,到场景中去’,即根据市场需求应用进行下一代芯片开发。眼下,中国智能驾驶市场的发展要比海外快,我们对中国市场的需求更了解,在设计征程6芯片的开发过程中,地平线广泛听取了潜在客户的智能驾驶产品需求,同时去做评估,最终设计出这样一款芯片来满足接下来市场对中高阶自动驾驶的需求。”

地平线在广州车展期间公布了多家征程6量产意向合作伙伴,包括比亚迪、广汽集团、大众汽车集团旗下软件公司CARIAD、博世等汽车领域头部企业。

实际上,从深度学习技术开始广泛应用起,自动驾驶芯片也来到了智能芯片时代,这时候单看芯片性能,就不能光看算力,还要看芯片本身有没有针对某个特定领域的算法。“光靠堆积算力,如果不能充分利用便达不到高性能,同样的,如果没有更好的芯片去支撑,你也很难发挥算法的优势。”陈黎明称。

今年,城区NOA已成为智能驾驶的全新竞争高地,但目前仍未实现真正的大规模量产以及良好的用户体验。陈黎明介绍,“行业谈BEV+Transformer比较多,但现在没有一款非常好的芯片能够真正很好地支持这个算法。

基于此,地平线征程6系列在计算方案上有很多创新设计,有原生态的支持,借助BPU纳什架构,同时支持客户算子自定义,让开发更加灵活高效。地平线正努力让算力成本与用户体验能够形成正比,满足未来3-5年智能驾驶发展需求。

当然,地平线也强调,征程6的推出并不意味着地平线会放弃中低端市场,目前在售产品的生命周期还很长,会根据不同产品定位有所差异,例如征程6中阶版会与征程5在性能、成本上错位,避免直接竞争。

■把决定权留给车企

新的智能化供应商加入后,整车厂和供应链的关系、开发模式和商业生态都在迅速调整。在智能车时代,整车厂需要直接与芯片、软件等系统供应商进行联合开发。

海外车企也正投入地平线的拥抱。在传统车企中,大众汽车集团电动化转型最为积极。不过原本被寄予厚望的ID系列产品在中国遭遇挫败,给了大众汽车集团当头一棒。一位业内人士称,“ID车型在设计上没有突破固有品牌形象,在智能化配备方面又落后于特斯拉和中国造车新势力一大截,让人觉得‘又是一辆大众’。”

ID4 X

与地平线建立合资公司,能够弥补大众在智能化方面存在的短板。据悉,地平线将从内部团队抽调上百人到与大众汽车成立的合资公司中去,伴随成立后社会招聘的启动,到2023年底,合资公司规模将达到300人。新合资公司的CEO将由来自CARIAD总部,拥有丰富行业经验的楚力先生(Alexis Trolin)担任。地平线联合创始人黄畅博士会出任CTO。

“最重要的是把双方的核心能力、产品、技术放进合资公司。”对于双方要达成的目标,陈黎明称,“地平线主要把软硬结合的技术放进去,大众CARIAD主要负责智能车身和软件系统整合的能力。这样能发挥双方的优势,同时助力大众集团在中国的智能化转型。”

地平线的芯片和算法高度绑定,在保护核心算法的同时给整车厂定制化空间,这种联合开发模式,让车企获得更大的自主权,整个开发周期也会变短。除了与大众成立合资公司,今年2月地平线还与长安汽车成立了合资公司,已经有部分员工转到双方的合资公司长线智能。

有观点认为,地平线愿意花这么大精力,一部分原因或是初创企业新产品上车需要打造标杆,但随着合作伙伴的越来越多,后期地平线的服务优势是否会被削弱存在质疑。对此,陈黎明强调,“地平线的文化价值是‘成就客户,耐得寂寞’,我们不追求短期的成功,而是一种长期策略。除了把产品做好外,还要服务和支持客户,让客户认可我们,愿意用我们的产品。”

不过,地平线这些年一直坚定的将自己定位为Tier2,收获了一大批Tier1的客户,如今地平线与大众、长安等车企成立了合资企业,有观点认为,这一部分会挤压到Tier1的生存空间和利润空间。

对此,陈黎明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地平线一直坚定定位为Tier2,但我们有一个非常开放和灵活的商业模式。地平线的客户有ODM(硬件的设计商)、软件集成和软件设计的合作伙伴,同时也有Tier1,主机厂,我们完全根据客户的需求来最大程度和最优地满足他们。不管怎么样的模式,我们是更多是去赋能合作伙伴。”

地平线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卓越成绩着实不易。除了紧紧抓住中国智能汽车发展的巨大机遇,凭借着车规级智能芯片出圈外,更为关键的是,地平线成功构建了以“芯片+工具链”为核心的高效开放技术平台以及成熟的开发环境。这一举措不仅为行业的多元化和定制化需求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合作伙伴提供了更灵活、更便捷的研发环境,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

我们希望能够在整个自动驾驶开发应用过程中减少重复造轮子。对于一些通用、常用的功能模块,包括开发框架、标准服务、验证工具、通讯标准和接口等方面,提供一个开源套件,供开发者和客户选用。通过不断迭代循环,不断打磨优化,降低开发费用,同时系统性提高整个芯片的性能。”陈黎明如是说。

眼下,中国汽车产业正处于变革期,传统中国品牌车企都在积极从管理层面和技术层面创新,更别说造车新势力了。这种创新动力也就为“深度协作”创造了土壤,给了地平线这样的公司一个发展机会。这也是中国企业独有的优势。

最新相关
动力与经济性都兼顾 聊荣威D5X DMH混动

动力与经济性都兼顾 聊荣威D5X DMH混动

5月10日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力量"DMH技术品牌发布会上,上汽集团正式发布了其最新一代插电混动技术: DMH超级混动系统。2013年,上汽集团推出了搭载第一代EDU电驱动系统的荣威e550。自那时起,上汽...

增手机遗忘提醒等 比亚迪汉迎OTA升级

日前,比亚迪面向汉DM/EV等车型推送了OTA,新版本主要新增UI深色版、手机遗忘提醒、智能分屏等6项功能,并针对智能语音播报、语音唤醒状态动效等4项功能进行了优化。具体来看,比亚迪汉DM新增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