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8月底,吉利汽车在云端算力储备方面已达到23.5 EFLOPS,稳居全球第三,仅落后于特斯拉和引望。若仅考虑整车制造商,吉利在中国市场已占据领先地位。
这一关键信息由同济大学教授、汽车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朱西产在一次行业内部研讨会上透露。他指出,当前全球汽车市场已达饱和点,单纯依靠销量增长已不足以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唯一指标。随着汽车行业向智能化深度转型,算力正成为决定车企未来发展的核心要素。云端算力水平越高,企业在自动驾驶训练、智能座舱升级以及大模型运算方面的效率就越高,技术迭代速度也会更快。
根据公开数据,国内车企在云端算力储备上存在明显差距。即便聚焦于那些以智能化为转型方向的新势力品牌,其云端算力仍远低于吉利。例如,理想汽车的云端算力约为8.123 EFLOPS,小鹏汽车约为10 EFLOPS(2025年目标),小米汽车约为11.4523 EFLOPS(雷军公开数据,含小米集团整体),均处于8-12 EFLOPS区间。
朱西产强调,对中国车企而言,谁能率先在云端算力领域建立优势,谁就能在下一轮行业洗牌中占据主动。从这一角度看,吉利不仅以8月销量同比激增173%的成绩成为市场赢家,更凭借中国车企第一的云端算力储备,展现了其在AI时代的长期竞争力和战略定力。
在探讨吉利云端算力领先地位时,需先明确云端算力的定义。它相当于车企背后的“超级大脑”,通过互联网远程调用数据中心服务器资源,完成数据处理、模型训练和实时分析。支撑这一能力的,是分布在贵阳、西安、乌兰察布等地的大型数据中心。
智能汽车领域常提及两类算力:车端算力和云端算力。车端算力以TOPS为单位,负责车辆行驶中的实时感知与决策;云端算力以EFLOPS为单位,对应超算平台能力,主要用于训练复杂人工智能模型。两者并非简单对比强弱,而是分工明确:车端需确保低延迟和稳定执行,云端则承担海量数据训练和模型迭代。
高阶智能驾驶为何依赖云端算力?因为其本质是一个“云端训练-车端部署-数据回传-再训练”的循环。车辆采集的真实路况数据回传至云端,经反复训练形成更强大的模型,再通过OTA更新下发至车端。这一闭环的运转效率,取决于云端算力的强弱。
进一步来看,业内热议的“世界模型”——一种模拟真实物理环境的大模型,用于训练自动驾驶甚至机器人系统——对算力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能否支撑此类大模型的训练,已成为车企进入下一轮竞争的关键门槛。
最新数据显示,特斯拉云端算力约100 EFLOPS,位居全球第一;引望约32 EFLOPS,排名第二;吉利星睿智算中心2.0的算力达23.5 EFLOPS,在中国车企中排名第一,跻身全球第一梯队。这意味着,当多数车企仍依赖公有云或小规模集群时,吉利已掌握万卡级算力规模。这不仅足以支撑现有智能座舱、语音交互等应用,更为L3/L4级自动驾驶、车路协同和大模型训练提供了坚实基础。
正如朱西产所言:“这场算力之战至少还要持续3-5年,目前多数车企公布的算力数据在5-10 EFLOPS之间。”在这场马拉松中,吉利已率先领跑。这种领先优势,远超短期销量数字的意义。
这正是云端算力成为衡量车企未来竞争力的关键指标的原因。吉利凭借星睿智算中心2.0的23.5 EFLOPS,为其在智能化时代的长期竞争力奠定了最稳固的基石。
但值得注意的是,吉利并非仅押注未来。在算力优势之外,其当前销量结构同样证明了市场硬实力。8月,吉利汽车乘用车总销量达25万辆,其中新能源车型销量14.7万辆,占比首次突破59%,创历史新高。这表明,吉利不仅在电动化转型中领先行业,更在新能源渗透率上进入第一梯队。
细分来看,银河品牌的爆发成为最大亮点。8月,银河单月销量11.1万辆,同比激增173%,环比增长16%,刷新历史纪录。今年前8个月累计销量超75万辆,成为吉利新能源体系的核心增长引擎。与此同时,领克、极氪、中国星等品牌分别在高端、性能与燃油车市场保持稳定增长:极氪8月交付1.76万辆,累计交付12.5万辆;领克8月销量2.7万辆,前8个月同比增长23%;中国星系列8月销量近9.5万辆,仍是燃油车市场的中坚力量。
聚焦新能源赛道,新品爆款正成为吉利销量增长的核心驱动力。作为银河品牌旗舰SUV,银河M9在8月开启预售后,凭借19.38万元起的定价和旗舰级配置,迅速点燃市场热情,24小时内订单量突破4万台。在20万元级市场,银河M9以更亲民的价格和更丰富的配置切入,不仅降低了高端家庭新能源SUV的准入门槛,更让吉利在新势力主导的细分市场中抢夺份额。
银河M9的火爆,标志着吉利正在高价值区间构建新的增长极,并推动银河品牌向上突破。其成功不仅体现在销量数字上,更在于吉利通过技术积累和产品创新,在新能源市场树立了高端化、智能化的新标杆。
从云端算力到市场销量,吉利正以“双轮驱动”战略重塑行业格局。一方面,通过星睿智算中心2.0的领先算力,构建智能化技术壁垒;另一方面,依托银河、极氪等品牌的爆款车型,实现市场占有率的快速提升。这种“技术+市场”的协同发展模式,正助力吉利在新能源与智能化转型中占据先机。
未来,随着云端算力竞争的持续升级,以及新能源市场渗透率的进一步提升,吉利的领先优势有望进一步扩大。其23.5 EFLOPS的云端算力储备,不仅为当前智能驾驶和座舱升级提供了支撑,更为未来L4级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等前沿技术的落地奠定了基础。而银河M9等爆款车型的热销,则证明了吉利在产品定义和市场洞察上的能力。
在这场汽车行业的智能化变革中,吉利正以“算力为基、市场为翼”的战略,书写属于自己的新篇章。其表现不仅关乎企业自身的兴衰,更将影响中国车企在全球智能化竞争中的地位。正如朱西产所言,算力之战才刚刚开始,而吉利已在这场长跑中占据了有利位置。与银河M9形成巧妙呼应的,是极氪品牌新推出的纯电SUV——极氪9X。这款车型瞄准了中高端纯电市场,以追求个性与智能的都市年轻家庭为目标消费群体。它不仅在纯电性能和设计感上表现突出,更在25万元左右的价格区间内,为极氪的产品线增添了重要一环,同时也强化了吉利在高端新能源领域的市场地位。
从市场布局来看,银河M9与极氪9X犹如双轮驱动:前者以高性价比切入合资品牌与新势力占据的20万级家用SUV市场,助力品牌向上;后者则在中高端纯电领域引领新风尚,丰富极氪的高端产品布局。
这两款车型的热度相互叠加,使吉利在主流家庭新能源SUV市场和高端纯电市场均取得了显著进展。
此外,8月新上市的银河A7也表现抢眼。其限时8.18万元的指导价,使其成为B级轿车市场中的一匹黑马。上市仅1天,大定订单便突破万辆,两周内实现万辆交付,首月销量更是达到12078辆。
值得注意的是,吉利的国际化进程也在加速推进。8月海外出口销量达3.6万辆,前8个月累计出口25.5万辆,在全球产业链波动的背景下,依然保持了稳健的增长态势。
综上所述,吉利不仅在未来的智能化赛道上积蓄了强大的算力优势,更在当下的市场竞争中展现出全面发展的强劲势头,新能源、燃油车、出口三线齐头并进,品牌矩阵全面覆盖从入门到高端的各个细分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