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汽车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徐亚华: 我们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自动驾驶发展道路

2021年12月16日,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联盟联合主办的2021第三届国际汽车智能共享出行大会在广州花都开幕。大会以“拥抱智慧城市新生态,共建未来出行新格局”为主题,聚焦自动驾驶、人工智能、智慧出行、车路协同、车城融合、数据安全、人才标准等重要议题。下面是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徐亚华的致辞。

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这是第三届国际汽车智能共享出行大会开幕之际,我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本次大会以“拥抱智慧城市新生态,共建未来出行新格局”为主题,汇聚各方智慧,工业产业融合发展大计,共商智能出行新生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前不久,在北京成功召开了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视频讲话。他指出,当今世界正在经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业态已成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的技术支撑。要大力发展智慧交通和智慧物流,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人享其行、物畅其流。

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着力推动交通智慧发展做出了部署,明确指出要推广使用智能化、数字化、环保型的交通装备。交通运输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高度重视自动驾驶技术和智慧交通对接,赶快建设交通强国的重要促进作用。出台了关于实行道路交通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制造意见。加强与科技、工信、公安等部门的系统研究,制定自动驾驶发展政策和技术标准。共同推动自动驾驶研发测试。

在国家强有力的政策指引和指导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引进,驾驶辅助自动驾驶实现了规模化应用,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从道路测试逐步走向规模化示范应用。在很多场景下,自动驾驶技术已经初步落地,具备了推广应用的条件,智能交通与智能汽车融合发展,开启了新的篇章。

自动驾驶不仅是车辆技术的重大创新,而且也是对传统运输模式和出行方式的一次深刻的变革,将成为重塑道路交通系统业态的重要的先导因素,深刻影响交通规划和交通管理,推动道路交通向更加安全、高效、现代化方向发展。

推动自动驾驶的发展,应该是多元化的技术路线,综合运用各种技术、现代化技术,多管齐向,多向发力,不仅要提高车辆的改制能力和智能化水平,制造聪明的车,同时还要加大对道路管制、通讯设备的投入,建设智慧登陆,针对不同的场景、不同的运行环境、不同的技术条件,对自动驾驶系统等技术性能和应用功能实现差异化。

我们要立足于科技创新的智力自强,探索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自动驾驶发展道路。面向未来,汽车与交通产业协同发展,既面临机遇,也面临着技术、标准、市场各方面的挑战,需要我们凝聚共识,增进合作,共同应对。在此,提出四项建议。

第一,统筹系统,推进自动驾驶重大示范和推广应用。组织开展自动驾驶先导应用试点,探索商业化、规模化应用的路径。要积极发展直接服务广大人民群众出行的应用场景。鼓励城市群街的自动驾驶重大示范,探索智慧城市加智慧交通加智能汽车加智慧能源的融合一体化示范。开展人、车、路、云,高效协同,自动驾驶一体化智能出行服务、自动驾驶与城市规划及公共服务智能应用等方面的技术验证和商业化应用,联合开展跨行业交叉领域的标准研究与制定。

第二,包容审慎,建立有利于创新发展的产业生态、政治体系和社会环境。鼓励智能交通与智能网联汽车、信息通讯、软件、人工智能、互联网等领域跨界协同,共同打造面向未来的汽车智能出行的生态系统。面向新技术、新模式、新生态,完善政策体系,创新监管方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共同营造有利于自动驾驶和智能出行创新发展的政策和社会环境。

第三,加强联合,深化关键共性技术的创新。充分发挥对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支持新型创新平台建设,完善协同创新体系。引导和协调国内创新资源向车路协同、车网融合、车车融合等领域聚焦重点,推动攻克自动驾驶共性技术难题。加快人工智智能、大数据和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创新应用。提升智能网联汽车在多场景,智能出行中的安全性和适用性。

第四,开放思维,加强全球自动驾驶和智能出行交流与合作。发挥多边双边的合作机制、高层对话机制,支持国内外在研发设计、示范应用、基础设施、标准规范、人才培训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加强自动驾驶的应用和相关标准的协同,搭建高水平技术交流与产业合作平台,推动全球汽车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最后祝愿大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最新相关

LG和联发科展示移动出行解决方案

4月29日,出行领域技术领导者LG电子(LG)携手全球半导体公司联发科技,在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Auto Shanghai 2025)上,展示其基于安卓系统的并发多用户(CMU)框架,并将其应用于车载信息娱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