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汽车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搜索

英飞凌马来西亚新工厂投产,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碳化硅工厂

据日经网报道,芯片制造商英飞凌位于马来西亚居林(Kulim)的工厂正式投产,意味着马来西亚试图向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上游进军的努力取得了一大胜利。英飞凌马来西亚居林工厂;图片来源: 英飞凌英飞凌正在关注可再生能源领域以及电动汽车和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电气化应用的需求。该公司表示,居林工厂计划未来...

新纳传感推出新型MCx2101系列汽车电流传感器

据外媒报道,近日,高性能薄膜磁阻(xMR)电流传感器领先研发商新纳传感(ACEINNA)宣布推出符合AEC-Q100标准的MCx2101系列汽车电流传感器。此类全集成式单芯片解决方案具有优越的精度、高带宽以及快速响应时间,是电动汽车、混动汽车和内燃汽车内苛刻电气电源转换应用的理想选择。新纳传感logo(图片来源: ...

Seeds | 晶湛半导体数亿元C+轮融资

据盖世汽车Seeds报道,第三代半导体氮化镓外延企业晶湛半导体于12月8日宣布,完成C+轮数亿元融资,这是晶湛公司继2022年完成2轮数亿元融资以来的又一融资进展。本轮增资由尚颀资本及上汽集团战略直投基金、蔚来资本联合领投,汇誉投资、新尚资本、联行资产、合肥建投资本、米哈游、京铭资本等机构跟投,老...

WNEVC 2023 |英飞凌科技大中华区高级副总裁、汽车电子事业部负责人曹彦飞:汽车半导体助力行业转型与变革

12月7-9日,由中国科协、海南省人民政府协同相关国家部委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WNEVC 2023)在海南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本次大会以"开放包容 合作融通共同发展"为主题,汇集全球各国政产学研界代表共同就产业发展中战略与路径、热点与痛点问题开展对话、交流,凝聚共识,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产...

纳微推出高性能宽禁带功率平台GaNSafe 可用于车载充电器

据外媒报道,纳微半导体公司(Navitas Semiconductor)推出集成度更高的氮化镓(GaN)技术GaNSafe,适合高达22kW的高功率应用。(图片来源: Navitas)作为该公司的第四代GaN技术,高性能宽禁带功率平台GaNSafe旨在满足1-22kW的应用需求,包括数据中心电源、太阳能微型逆变器和电动汽车中的DC-DC转换器。

中国电驱动,外资Tier 1的兵家必争之地

"为什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三大件中不见传统Tier 1?"近日,在盖世汽车研究院发布2023年1-6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驱动电机供应商TOP10榜单后,一位网友发来疑惑。就榜单显示,今年上半年中,仅一家外资Tier 1上榜,即便将特斯拉的自供和博世在华合资公司联合汽车电子相加,外资企业总份额也仅占24.8%,甚至不...

中国稀土领域的战略反击!

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中国相关部门发布公告,决定自8月1日起,对镓和锗两种关键金属实行出口管制。7月3日晚间,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关于对镓和锗两种金属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的公告。满足一下相关特性的物项,未经许可不得出口,包括: 镓相关物项: 金属镓(单质)、氮化镓(包括但不限于晶片、粉末、...

中国宣布对镓和锗相关物项实行出口管制

7月3日晚间,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公告,宣布对镓、锗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自2023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图片来源: 商务部网站截图公告中提及的"镓相关物项"包括金属镓(单质)、氮化镓、氧化镓、磷化镓、砷化镓、铟镓砷、硒化镓、锑化镓,其中部分物项出口管制包括但不限于多晶、单晶、晶片、外延片、...

“三代半”持续升温 玩家融资不断

以碳化硅、氮化镓等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火"了多年,直到近年来才开启大规模上车应用。可以看到,一边是出货量持续增加,一边是资本加速进场。6月28日,安徽长飞先进半导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飞先进半导体")宣布完成超38亿元A轮股权融资,创国内第三代半导体私募股权融资规模历史新高,并刷新了2023年以...

新能源市场需求火热,巨头扎堆GaN

近日,欧洲确立了一项高达600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4.55亿元)的氮化镓(GaN)科研项目,旨在建立从功率芯片到模块的完整供应能力。除了牵头人英飞凌,另有其45家合作伙伴参与其中。毫无疑问,这项规模大且投入高的GaN项目,凸显了英飞凌加码布局三代半的决心。某种程度上,这也将成为欧洲提高芯片制造份额、打造...

泰克助力VisIC Technologies公司推动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技术进步

随着世界各国都在努力降低碳排量,电动汽车(EV)的市场容量正不断扩大。推动这一增长的关键因素将是最大限度地减少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开关损耗,并通过使用更小、续航时间更长的电池来实现显著的效率提升。正因如此,VisIC Technologies公司倡导采用氮化镓(GaN)功率晶体管,并使用泰克强大的测试设备来确...

特斯拉大砍SiC 英飞凌重押GaN 替补上位?

特斯拉(Tesla)下一代汽车平台削减75%碳化硅(SiC)用量的一纸宣言,直接激起发展如日中天的碳化硅行业千层浪的同时,也"扰乱"第三代半导体的前进节奏。官宣论断板上钉钉,碳化硅前景似乎被打问号,替代方案何解?与其并驾齐驱的另一第三代半导体代表材料氮化镓(GaN)的上车机会点又有多远也被推进热议中心。...

英飞凌:看好并持续投资碳化硅市场

"得益于全球低碳化和数字化的长期发展趋势,市场对半导体产品的需求呈现出结构性增长的态势,推动着英飞凌的业务可持续增长。"在英飞凌日前举办的2023年度媒体交流会上,英飞凌科技全球高级副总裁及大中华区总裁、英飞凌科技大中华区电源与传感系统事业部负责人潘大伟如是说。2022财年多项业绩创新高根...

2022年大事记 | 投资收购动作频频,博世钱都花到哪了?

2022年,汽车零部件巨头博世投资收购动作频频,透过这些举动不难发现,这一年博世继续忙于扩充芯片产能、加快电气化布局、提升自动驾驶技术实力,当然也在继续加快中国本土的布局,以期巩固与强化自身的市场地位。那么,2022年博世具体有哪些大动作?此篇盖世汽车带您一起回顾!博世未来智能驾驶与控制(上海)...

英飞凌布局:从芯片供应到系统方案商

近两年,低碳化、数字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两大主旋律。有专家指出,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数字化和低碳化是人类社会发展最重大的两大趋势,也是最重要的两个机会。英飞凌作为一家头部的半导体芯片供应商,近几年也在积极进行相关布局。英飞凌科技董事会成员、首席营销官Andreas Urschitz表示: "低碳化和...

博世创业投资公司投资致能科技,加速第三代半导体布局

最新消息,隶属于博世集团的罗伯特·博世创业投资公司(以下简称"博世创投")已完成对广东致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致能科技")的Pre-A轮投资。致能科技总部位于广州,是国内领先的氮化镓IDM(Integrated Device Manufacturer)公司。凭借其在氮化镓器件领域的丰富经验和创新技术,致能科技致力于研发新一...

英飞凌:积压订单额3倍于营收,一年内仅能交付75%

日前,英飞凌首席营销官Helmut Gassel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包括尚未确认的订单在内,2022年1-3月英飞凌积压订单金额已经从去年四季度的310亿欧元增长了19.4%,达到37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633.62亿元),该数字是英飞凌2021年营收(111欧元)的三倍有余。Helmut Gassel进一步指出,这些订单中有超五成是汽车相...

闻泰科技2021年净利26.12亿元,盈利全靠半导体业务

4月25日,闻泰科技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闻泰科技实现营业收入527.29亿元,同比增长1.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12亿元,同比增长8.12%。闻泰科技2021年业绩情况;图片来源: 闻泰科技公告截图目前,闻泰科技主要有三大业务,分别为半导体业务、产品集成业务以及光学业务。从2021年...

hofer和VisIC合作开发三电平800V GaN逆变器

12月15日,汽车动力总成技术公司hofer powertrain和高压汽车应用氮化镓(GaN)解决方案供应商VisIC Technologies宣布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发用于800V汽车应用的基于GaN的逆变器。(图片来源: hofer powertrain)VisIC首席执行官Tamara Baksht表示: "我们与hofer powertrain共同开发基于GaN的功率逆变器,该...

纬湃科技与GaN系统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并入股该公司

11月25日,纬湃科技宣布已与加拿大GaN Systems (以下简称GaN系统)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图片来源: 纬湃科技资料显示,GaN系统公司是业界领先且备受好评的氮化镓功率晶体管开发商,而氮化镓功率晶体管相比硅晶体管它的体积更小,性能更高效、使用更经济,基于氮化镓技术的功率电子将有助于延长汽车行驶里程,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