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汽车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搜索

聚力引领,厘清方向,协同创新|2025中国全固态电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年会暨第二届中国全固态电池创新发展高峰论坛顺利举行

2025年2月15日,由中国全固态电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主办,以"全固态电池材料创新与研发平台升级"为主题,2025中国全固态电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年会暨第二届中国全固态电池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政-产-学-研-金"各界代表400余人参加会议。现场出席会议的有: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袁一卿 | 盖世汽车智库技术顾问

近日,袁一卿正式担任盖世汽车智库技术顾问。袁一卿教授是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动力系统首席专家,多年来致力于汽车动力总成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整车及电动力总成的研发与设计,在电动汽车传动系统的结构与控制、整车集成等方面经验丰富。拥有国际国内专业背景和工作经验,既配备国际化视野和先进技术...

中科院开发创新薄膜 兼具冷却效率和鲜艳的结构色

色彩缤纷的日间辐射冷却器是富有前景的冷却技术选项,能够在不消耗任何能源的情况下冷却物体并提供美观功能。据外媒报道,受金龟子内部分层多孔结构的启发,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宋延林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李明珠实验室开发出彩色辐射冷却膜(SC-RC膜)。这种薄膜具有分层多孔嵌套结构,可以...

圆满召开 | 2024年第二届具身智能产业发展论坛

近年来,具身智能的发展在人工智能领域中愈发受到重视。具身智能强调智能体与物理环境的互动,通过模拟生物体的感知和动作能力,实现更加自然和高效的交互。随着传感器技术的进步和计算能力的提升,具身智能的应用前景广阔,从服务机器人到虚拟现实,再到自动驾驶汽车,其潜力正在逐步释放。2024年12月18日,...

Seeds丨中科星驰获过亿元Pre-A轮融资

近日,安徽中科星驰自动驾驶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星驰")完成Pre-A轮超亿元股权融资,资金主要用于高阶智能驾驶技术平台的迭代升级、特定场景智能驾驶产品的研发与产业链生态合作布局。合肥高投旗下高新科转基金与科创新研基金作为参投方,完成对其股权投资的交割。图源: 中科星驰据悉,中科星驰成...

开创产业合作新时代,第九届动力电池应用国际峰会(CBIS2024)在沪开幕

在全球各国加速由化石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型,汽车产业全面电动化的大趋势下,中国新能源电池产业链企业正不断在以先进技术、产品和完善的服务,助力全球交通和能源产业的低碳转型,并开创新能源电池产业全球化融合发展的新时代。图为峰会现场11月18日,由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总冠名的第九届动力...

“软件智领未来 融合共创生态” 2024中国汽车软件大会在上海嘉定举行

为进一步探索汽车软件未来的发展路径,11月7日-8日,2024中国汽车软件大会在上海嘉定盛大举行。本届大会以"软件智领未来 融合共创生态"为主题,由"1场闭门会议、1个大会论坛、6个主题论坛、5大亮点、多个成果发布"等系列活动构成。大会集聚政府领导、行业组织、国内外头部车企领袖、汽车产业链上下游精...

“前沿技术风向标” 全球先进电池前瞻技术专题会议成功举办

2024年9月1日,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承办的2024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全球先进电池前瞻技术专题会议在四川省宜宾市召开。汇聚全球一流专业资源,聚焦前沿技术最新突破及关键问题,打造行业公认的学术专业高地,是全球动力电池领域"前沿技术风向标"。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全固态电池产学...

满电续航轻松破千,固态电池量产后换电还有未来吗?

一直以来新能源汽车的补能方式主要分为换电技术和快充技术两条路线,其中以蔚来为首主要凭借换电技术为用户提供更快捷高效的补能手段,另一方面如华为智选车、理想等大部分车企则将宝押注在超快充补能领域,希望依赖更成熟的充电网络为消费者解决补能焦虑。近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的陈...

中国研究人员开发出聚合物多异质结结构 可显著提高有机热电材料的无量纲优值

有机热电材料有望成为物联网和可穿戴电子产品的柔性能源。然而,与传统材料相比,有机热电材料的无量纲优值(ZT)相对较低,这一直是限制其在热电发电和固态冷却领域应用的主要障碍。图片来源: 《Nature》据外媒报道,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Chemistry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狄...

中国研究人员推出两级授时系统 利用LSTM算法实现自主计时的飞跃

精确计时对于卫星导航至关重要,因为即使是微小的时间偏差也会导致严重的定位误差。传统系统严重依赖地面原子钟,但这会带来服务中断的风险。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科学界需要进行高级研究来开发更可靠、更自主的卫星计时系统。据外媒报道,中国科学院大学(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和中...

中科院研究人员通过创新框架改善场景感知

据外媒报道,在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刘勇教授的带领下,研究人员提出新框架,即基于视频片段的知识转移和关系上下文挖掘(Clip-based Knowledge Transfer and Relational Context Mining,CKT-RCM),以解决计算机视觉中的长尾分布问题。图片来源: 中科院全景场景图(PSG)是场景图生成中的一个突出研...

中科院开发出超弹性柔性传感器 可用于车辆负载检测等超高压传感应用

近年来,柔性压力传感器已被开发出来,可以模仿人类皮肤的敏感性,这使交互技术、健康监测和机器人等领域受益匪浅。这些创新利用各种微观结构策略,包括金字塔形、圆顶形、皱纹形和分层结构,以提高灵敏度和耐用性。然而尽管具有潜力,但当前的设计通常涉及复杂的制造工艺。据外媒报道,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

车辆装载率逐步提升之际,智能驾驶回归理性

"近年来,全球科技巨头与汽车制造商纷纷加大投入,争相研发智能驾驶技术,国内新势力车企纷纷推出智能驾驶高阶功能,车辆装载率也在持续提升。"极氪智能科技副总裁陈奇表示,如今智能驾驶行业正从一场资本狂欢逐步回归理性。极氪智能科技副总裁陈奇3月15日-3月17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4)正式举办...

欧阳明高:后年新能源汽车市占率或过半

2023年,汽车行业产销两旺,新能源车发展迅猛,给2024年开局带来新的希望和更高起点。同时,新能源和智能汽车产业也进入了新阶段,技术与商业创新更加活跃,国际竞争更加激烈,跨界融合更加深入。如何研判发展形势,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发展优势,提升企业与产业竞争力,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和价值边界,完善和优化政...

欧阳明高:2026年前,新能源汽车市占率快速提升

"新技术往往遵循产品扩散规律。燃油车向新能源汽车的转型拖不得,新能源汽车一定要努力在​‌‌​​‌​‌⁠​‌‌‌​‌​‌⁠​‌‌‌​​​‌⁠​‌​​​‌‌​⁠​‌‌‌‌​‌​⁠​‌​​‌‌​​⁠​‌‌​‌‌‌‌⁠​‌​​‌‌‌​⁠​‌​​‌​‌​⁠​‌‌​‌‌‌​⁠​‌​​‌​‌...

2026年新能源汽车市占率可能超50%

2023年,汽车行业产销两旺,新能源车发展迅猛,给2024年开局带来新的希望和更高起点。同时,新能源和智能汽车产业也进入了新阶段,技术与商业创新更加活跃,国际竞争更加激烈,跨界融合更加深入。如何研判发展形势,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发展优势,提升企业与产业竞争力,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和价值边界,完善和优化政...

捷氢科技牵头,“国家能源燃料电池研发中心”启动建设

11月28日,"国家能源燃料电池研发中心"建设启动会在上海捷氢科技园区隆重召开。作为牵头单位,捷氢科技总经理卢兵兵介绍"国家能源燃料电池研发中心"建设方案,包括共建单位布局、四大任务、三大指导思想、组织机制、工作部署思路等内容。他介绍,"国家能源燃料电池研发中心"将以产学研协同创新、用户导向...

圆满召开 | 盖世汽车2023人形机器人技术与应用研讨会

2023年11月15日,由盖世汽车主办的"2023人形机器人技术与应用研讨会"在上海市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汇聚众多人形机器人行业专家及学者,共同围绕人形机器人的未来发展方向展开精彩研讨,研讨会现场座无虚席,人气爆棚。随着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加速革新,人形机器人也迎来崭新发展机遇,市...

具身智能迈向蓝海市场 | 2023人形机器人技术与应用研讨会即将开幕

1973年,日本早稻田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研发的WABOT-1能用双腿缓慢移动、用手抓握,并能用日语进行简单交流,震惊了全世界。至此,全球第一台人形机器人正式诞生。2022年以来,人形机器人迎来密集催化,行业进展加速。首先,通用大模型的发展为人形机器人发展带来了技术奇点,其丰富的通用知识、强大的学习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