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四小龙”2023年财报:最高与最低相差300亿
3月25日,随着零跑汽车公布2023年末期业绩,四家上市新势力2023年度财报悉数曝光。没有意外,理想是最大赢家,是国内造车新势力中唯一实现盈利的品牌,盈利能力甚至超越了大部分传统车企。而蔚来、小鹏却遭遇较大困境,面临销量增长乏力、亏损加剧、毛利率下滑等多重挑战。至于零跑,虽然毛利率转正,但整体...
3月25日,随着零跑汽车公布2023年末期业绩,四家上市新势力2023年度财报悉数曝光。没有意外,理想是最大赢家,是国内造车新势力中唯一实现盈利的品牌,盈利能力甚至超越了大部分传统车企。而蔚来、小鹏却遭遇较大困境,面临销量增长乏力、亏损加剧、毛利率下滑等多重挑战。至于零跑,虽然毛利率转正,但整体...
中国车市似乎很擅长制造惊喜。2023年,消费降级阴云笼罩,行业焦虑情绪弥漫,但即便如此,凭借独特的市场韧性与灵活的战略手段,中国车市再次上演了一场"逆袭"大戏。据中汽协数据,2023年,我国产销量突破3000万辆,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与上年相比,产量增速提升...
伴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高速发展,各家新能源汽车企业的表现都备受市场关注。不管是向新能源转型的传统车企,还是势头正旺的新势力,大部分品牌都在亏损中力求加速发展。毕竟,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制造成本较高,包括电池、智能应用等方面;更何况,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日趋白热化,企业需要加大力度投入。...
2024年的第一天,我去了上海的黄河路,看着熟悉而陌生的场景,一时恍惚了时间和空间。不远处正在录像的主播煽情的说,好想回到那繁花似锦的90年代,那个遍地黄金的时光。看着车水马龙的黄河路 - 虽然半个月之前这里还门可罗雀 - 我也在问我自己说,刚刚过去的2023年对于中国汽车行业来说,是否回到了繁华?是...
即便顶流,也有高光和暗淡之分。人,永远都是一个产业和行业最关键的要素。说2023年的汽车行业内卷也好,血色也罢,这背后离不开一些关键的人物。他们有的左右或主导了行业的趋势和方向,有的成为了舆论的中心,一句话、一个行动,可能就是行业的大新闻,吸引了诸多流量关注,在漏斗式的机制中,影响了消费者的...
中国汽车市场越来越"卷",消费者的选择越来越多,车市竞争已然走向白热化阶段。现阶段,中国车市主要有以下现象: 同一品类的竞争异常激烈;设计趋向同质化;产品缺乏足够鲜明的卖点;消费者对汽车产品的消费变得更加理性。2023年12月11日,在2023中国汽车设计大会上,北汽上海设计分中心设计总监余子骞表...
9月,于增程式混合动力市场而言,可谓是好事连连。20日晚间,价值百万的仰望U8与主打10万-15万元主流市场的零跑01相继上市,次日是发布14个月的深蓝汽车官宣销量突破10万辆,就在9月最后一周,理想汽车第50万辆量产车正式下线,成为国内首家达成这一成绩的新势力车企。而这四款车型/品牌,无一例外均采用了增...
汽车信息网眼下国内新能源市场已经进入白热化竞争阶段,不管是新势力还是传统车企的新能源产品轮番上新,一方面是想抢市占率,另一方面也是想在新能源市场抢占主动权。而一直宣称帮助车企造好车的华为也是加快了智选车的节奏,前不久爆出了与江淮造百万豪车,如今华为的智选车首款轿车也是提前来到了。日...
放眼过去,恐找不出能像当前的半导体市场、汽车行业这般,如此复杂多变、挑战重重却又饱含变革机遇。曾经的电子元器件分销商,也在这股变革中,摇身一变,从"幕后"走向"前台",渗入到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安富利中国总裁董花女士在日前面对记者采访时甚至直言不讳,她谈到,作为分销商,"今天如果只是提供元器件...
当前,国际形势深刻复杂演变,数字技术深入发展。车企之间竞争变得愈发激烈: 新能源汽车兴起,造车新势力势头正劲,国产传统车企开启品牌向上之路,传统豪华车品牌逐步下探市场。汽车品牌的营销竞争正在迎来激烈的"闪电战"、"遭遇战",车企营销"战略突围"迫在眉睫。据了解,今年开年,上海傲驰影效科技集团有...
汽车市场已经很多年没有再出过受到广泛认可的神车了。"神车"一词仿佛随着燃油车市场的增速放缓而逐渐消失了,那些曾经惊艳问世并在各细分市场"霸榜"多年的神车,尽管并没有都走向落寞,但却鲜少再能吸引大众的目光,只是默默在细分市场中成为了一棵棵的销量"常青树"。近十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更加吸睛,销...
今年车市竞争极为惨烈。3月的"降价潮"拉开了白热化竞争的序幕,当时降价更多的是针对在售车型和库存车,而如今,新车上市发布,配置越来越高,性能越来越好,而价格,也越来越"实在"了。5月15日,哈弗枭龙系列正式上市,枭龙起售价13.98万元,枭龙MAX起售价15.98万元,比价格更值得关注的,枭龙MAX实现了四驱两驱...
进入2023年,全球车企迎来了新的挑战: 随着特斯拉掀起价格战,车企间的竞争愈发激烈。在终端市场白热化的竞争压力下,国际车企一季度的业绩表现如何呢?价格战下,增收不增利或成常态今年第一季度,得益于全球主要市场均取消了疫情管控措施,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有所复苏,国际车企的营收因此实现了不同程度的...
当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各地都在争抢新能源项目,武汉也不例外。此前武汉已经错过了新能源汽车的一个窗口期,没有抓住蔚小理,与小米擦肩而过。现在武汉正在抓紧机遇,背靠完善的汽车产业链,通过各种优惠政策支持车企落户武汉,决战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下半场。新能源汽车企业集聚武汉梳理近...
广汽丰田宣布旗下bZ4X"厂家直降3万元限时购"活动。此次优惠之后,这款全新纯电中型SUV起步价进入16万元区间,全系产品配置不变,仅需16.98万元起;购买广汽丰田bZ4X还享有5成首付两年0息、10年或20万公里三电质保、置换补贴最高8000元等限时优惠。新年强势开局 广汽丰田坚定提速电动化广汽丰田2022年全...
2022年10月,消费者线上看车人数继续走高,轿车、SUV、MPV及新能源车型关注人数均保持较高水平。据数据显示,截止今年9月,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超387万辆,同比增长113.2%,远远高于乘用车整体市场发展态势。随着新能源市场的持续火爆,各大车企纷纷加码,新车上市的消息频传,造车新势力与传统车企的明争暗...
纵观新能源汽车产业,无论政策指向、市场数据还是行业内面向未来的布局趋势,都验证了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前景。不同于业内人士对新能源市场的信心与憧憬,大多消费者们对新能源汽车仍持观望甚至怀疑态度。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等机构联合发布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洞察报告2021》显示,人们在...
2021年,"电池荒"与"巨量扩产"相互交织,勾画出新周期动力电池产业变局的开端。数据预测,到2023年,全球电动汽车对动力电池的需求达406GWh,而动力电池供应预计为335GWh,缺口约18%。到2025年,这一缺口将扩大到约40%。产能缺口的另一边,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加速狂奔。国内方面,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
从来没有一款重工业产品,只需叫出二字命名,全中国的人都能立马脑补出它的外观形象、产品特性与共同回忆。你知道我说的便是“捷达”。也只有捷达,这样朴实无华却深得民心的汽车产品,才能跨越三代人植根于国民记忆中,见证中国民用车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30载,最终从一部车到一个品牌。大...
从来没有一款重工业产品,只需叫出二字命名,全中国的人都能立马脑补出它的外观形象、产品特性与共同回忆。你知道我说的便是“捷达”。也只有捷达,这样朴实无华却深得民心的汽车产品,才能跨越三代人植根于国民记忆中,见证中国民用车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30载,最终从一部车到一个品牌。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