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限速标准》在《道路交通安全法》中第42条有明确规定,机动车上道路行驶,不得超过限速标志标明的最高时速。至于特定路段的最高时速限制,应该按照下列标准来定:首先是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中,专门规定了各种道路、各种车型和各种情形的最高时速。
公路限速标准:
公路限速通常是指对一定长度距离内的路段规定一定数值范围内的行车速度,主要目的为预先提醒司机在前方后续路段行驶中合理控制车速、防范超速危险。
目前,我国公路限速主要有三种:
一是标牌限速。即公路上设置的限速标志、标线标明的速度,具体的限速值由交通运输部门根据公路的设计速度以及公路的功能类型、几何线形特性、运行交通流量、路侧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确定。
二是法定限速。没有限速标志的路段,要遵守法律法规规定的限速。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在没有中心线的公路,限速为每小时40公里;同方向只有1条机动车道的公路,限速为每小时70公里;进出非机动车道,通过铁路道口、急弯路、窄路、窄桥以及掉头、转弯、下陡坡时,限速为每小时30公里。高速公路最高限速为每小时120公里。
三是特殊时段和天气限速。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在普通公路行驶,遇雾、雨、雪、沙尘、冰雹,能见度在50米以内以及在冰雪、泥泞的道路上行驶时,限速为每小时30公里。为严管客运车辆,《国务院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国发[2012]30号)和《公安部关于认真贯彻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