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汽车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一汽奔腾悦意科技日发布新能源技术集群,两款新车亮相

2025年2月25日,以“悦享美好未来”为主题的一汽奔腾悦意科技日在上海举行。活动期间,一汽奔腾正式发布由越影平台、逐日动力、如意座舱等多项技术组成的新能源技术集群,并进行悦意03技术揭秘和悦意07首发亮相,宣布其产品序列将于3月正式推出。

核心技术发布:聚焦新能源与智能化

基于当下激烈的技术竞争态势和多年的技术积累,一汽奔腾在平台架构、动力总成、智能座舱等多个领域向新,重要打造越影平台、逐日动力、如意座舱。

本次发布的越影平台定位于新能源造车母体,涵盖超光架构、百变舒乘、灵驭能效、星驰底盘和磐石安全五大技术模块。

其中,超光架构通过高集成芯片和AI模型等技术实现车机系统快速迭代与安全防护;百变舒乘支持轴距2650-3100mm灵活调节,兼容纯电、增程、混动三种动力形式;灵驭能效通过超低风阻(0.248)与宽温域热管理系统(-35℃至60℃)等技术优化能耗表现;星驰底盘以数智化设计实现36米内制动距离及1.84g/100°操控灵敏度;磐石安全体系则覆盖车身结构、智能防护及健康安全等维度。

逐日动力系统提供超能纯电、超级混动、超能增程三种技术路线。

其BMP超能纯电搭载极鸥电驱与装甲电池,宣称60万公里零故障运行,电池可抵御20吨挤压力;BMP超级混动采用热效率45.21%的发动机,综合效率达92%,馈电油耗为4.9L/100km。

BMP极鸥电驱,有三合一、八合一、十二合一等多种集成型式,功率范围覆盖75千瓦到220千瓦,兼顾前驱、后驱及四驱。其中,极鸥八合一电驱已在悦意03车型量产。极鸥三合一电驱综合效率达92%,计划搭载奔腾悦意后续车型今年下半年量产。

如意座舱则主打智能化交互,集成AI大模型与分布式3D渲染引擎,支持场景自定义功能,并与火山引擎合作开发多模态交互技术,目标实现从“语音助手”向“数字生命”的升级。

两款新车技术细节公布

对于技术的快速应用与落地,一汽奔腾正致力于打造全新的新能源产品序列——奔腾悦意,并计划于3月正式推出。

目前,悦意序列首款车型悦意03已经量产,该车基于越影平台开发,搭载逐日动力和如意座舱,CLTC续航565公里,百公里电耗11.8度,轴距2750mm,得房率达78%,主打城市家庭用户。该车搭载AI大模型,支持语音交互与场景模式联动,计划于3月底上市。

此外,逐日动力BMP超级混动首款产品悦意07正式首发亮相。该车综合续航2000公里,馈电油耗4.9L/100km,百公里加速7.1秒,轴距2772mm。车内采用生物基皮革面料,强调健康与低电磁辐射特性,预计年内上市。

技术生态与未来规划

一汽奔腾的技术成果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中国一汽赋能、自主创新研发和生态链合作伙伴协同共创的聚合效应。据悉,中国一汽整合全球资源构建的全球研发布局,拥有1.9万名研发人才、超1.6万件专利,已实现对动力操控、智能网联等核心科技的自主掌控。

此外,生态能力是参与竞争的核心要素之一,一汽奔腾携正在不断扩充丰富未来出行生态。

此次科技日上,一汽奔腾展示了与华为、火山引擎、宁德时代、科大讯飞、地平线等多领域头部伙伴构建的技术"朋友圈"。

其还宣布与中汽中心专项联合,以被动安全为基础构建安全体系新高度,共同参与挑战标准制定,实现技术的共研共创共用。

自2024年正式启动“全面向新”行动以来,一汽奔腾在品牌端、产品端和用户端实现诸多发展,一汽奔腾计划面向主流市场,三年内陆续推出6款新能源产品,根据用户使用场景提供多种动力选择。

据了解,一汽奔腾将于今年3月举行品牌之夜,正式发布全新悦意产品序列。目前,悦意03已经到店,并将于3月初开启预售。

最新相关

禾赛科技拟在港上市,募资4.97亿美元

据彭博社报道,激光雷达制造商禾赛科技计划通过在中国香港上市募资39亿港元(约合4.97亿美元),此举也拉开了近期一批在美上市中资企业赴港上市的序幕。图片来源: 禾赛科技一份上市文件显示,作为...

增程车会淡出主流市场吗

"如果能穿越回去,我会先做增程赚点钱。"近日,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在媒体沟通会上用这句调侃,感慨坚持纯电技术路线的艰辛与不易。所幸这份坚持正在迎来拐点。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联分会...

尚界H5,为中国汽车写下一封战书

尚界H5,为中国汽车写下一封战书

当8月25日余承东用一句"炸裂",宣布尚界H5预售价16.98万元起,全场的欢呼不止一重意义。第一重意义,消费市场又多了一款价格亲民的强力车型,智能化、底盘、工艺面面俱到。第二重意义,中国最强的...

外资豪华品牌,盯上本土供应商

外资豪华品牌,盯上本土供应商

9月5日,宝马新世代首款量产车型BMW iX3全球首发,与此同时,其中国专属版本的研发与生产基地探秘直播同步在沈阳开展,这款深度契合中国市场需求打造的车型,将于今年内正式亮相,并计划在2026年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