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国内外汽车行业有哪些大事发生?
多家新势力车企公布7月销量
8月1日,多家车企公布月度销量情况。
其中,零跑、小鹏、小米三大品牌逆势上扬,均创下销量新高。零跑销量首次突破5万辆大关,已连续5个月稳坐新势力销量榜首;小鹏销量达3.6万辆,重新跻身前三;小米则首次实现月销3万辆的突破,环比增长20%。
7月,鸿蒙智行全系交付新车达到47752辆,“稳居新势力第一阵营”。问界系列7月全系共计交付40753辆;尊界S800上市50天大定突破8000辆;智界双7改款即将登场。
7月,理想汽车交付新车30731辆。家庭六座纯电SUV理想i8已于7月29日正式上市。此次理想i8的上市被寄予厚望。
7月,蔚来交付新车21017辆,1-7月同比增长25.2%。其中,蔚来品牌交付新车12675辆;乐道品牌交付新车5976辆;firefly萤火虫品牌交付新车2366辆。
7月,岚图汽车单月交付达12135辆,同比增长102%,环比增长21%且实现六连涨。按照规划,全新岚图知音将于8月底上市。
注:因篇幅有限,仅列出部分新势力车企销量,详情可参阅盖世新能源销量成绩单
盖世点评:6月的半年考冲量热潮过后,7月国内新势力销量呈现出明显的分化态势。
英伟达被约谈
7月31日,盖世汽车从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信办)官方获悉,为维护中国用户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依据《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有关规定,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于2025年7月31日约谈了英伟达公司,要求英伟达公司就对华销售的H20算力芯片漏洞后门安全风险问题进行说明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近期已有信息披露指出,英伟达旗下的计算芯片可能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此前更有美国国会议员提出,要求美国出口的先进芯片须具备“追踪定位”能力。有美国人工智能领域专家进一步透露,英伟达计算芯片的“追踪定位”与“远程关闭”技术已颇为成熟。
此次约谈距离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结束其为期五天的中国之行不足半月。访华期间,黄仁勋进行了包括政府高层在内的系列会晤,其与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会面的照片也在社交网络广泛传播。
盖世点评:在H20芯片刚刚宣布解禁、重返中国市场还不到半个月之际,英伟达又因其安全风险问题面临新一波监管挑战。
高合汽车合并重整战略投资人招募延期
8月1日,“华人运通管理人”发布《华人运通(江苏)技术有限公司等五十二家公司合并重整案战略投资人招募公告》。
公告称,鉴于盐城经开区法院裁定受理华人运通江苏公司(以下简称,高合汽车)等五十二家公司实质合并重整,且有新的潜在意向投资人意欲报名,现决定华人运通江苏公司等五十二家公司战略投资人的报名期限至2025年8月31日或债务人、管理人与已报名意向投资人签订投资协议,并收取履约保证金之日(以孰早为准)止,之前已经报名的意向投资人无需重复报名,但可根据需要调整有关投资方案内容。
不久前,有知情人士透露,曾有意向投资哪吒汽车的丰田三共株式会社,目前正在转而考察华人运通。不过此消息尚未得到华人运通官方的确认。
今年5月,加拿大电动汽车公司EV Electra计划出资10亿美元参与华人运通重组,并谋求控股。对方同时承诺,未来三年不低于十万辆或不低于三十亿美元的海外采购订单。
盖世点评:重整战略投资人招募延期,华人运通的重整依然“疑云重重”。不过,有新潜在投资人的加入,高合汽车的未来发展仍存变数。
马瑞利计划于2026年摆脱破产困境
外媒报道,日前,日本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马瑞利控股公司(Marelli Holdings)宣布,由美国投资公司Strategic Value Partners(SVP)牵头的财团将为该公司的扭亏为盈提供支持,目标是在明年脱离破产保护状态。
这个由五家贷款机构组成的财团同时也是马瑞利的债权人,该财团成员包括德国德意志银行以及亚洲私募股权公司MBK Partners。根据美国《破产法》第11章程序的规定,在为期45天的“竞价期”(用于接收更具竞争力的收购方案)于7月29日截止后,该财团被正式确定为马瑞利的重组投资方。
此前,美国特拉华州联邦破产法院批准马瑞利获得1.3亿美元的破产保护期间融资(DIP融资)使用权,这是在该公司已获得的5.19亿美元融资基础上追加的资金,这笔资金将用于支付商业合作伙伴款项及其他费用。
马瑞利由日产汽车的主要供应商康奈可(Calsonic Kansei)与意大利大型汽车零部件制造商马涅蒂*马瑞利(Magneti Marelli)合并而成。据悉,日产汽车近年来的经营困境是导致马瑞利财务状况恶化的重要原因。
盖世点评:马瑞利方面表示,“与未来的控股方协同推进重组进程”。希望马瑞利在脱离破产保护时实现所有权无缝平稳过渡。
博格华纳上调全年预期
7月31日,美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格华纳(BorgWarner)公布,今年上半年,其净销售额较去年同期的71.98亿美元下降0.6%至71.53亿美元;营业利润为5.26亿美元,低于去年同期的5.92亿美元;毛利润为12.79亿美元,低于去年同期的13.29亿美元;毛利润率达17.9%,低于去年同期的18.5%;调整后的摊薄每股收益为2.32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2.22美元。
主要得益于汽车产量增长和有利的汇率因素,博格华纳上调了其2025年净销售额预期,这使得其股价在盘前交易中上涨逾2%。
目前,博格华纳预计,2025全年,其净销售额将在“140亿美元至144亿美元”之间,高于此前“136亿美元至142亿美元”的预期;营业利润将在“11.67亿美元至12.17亿美元”之间;营业利润率将在“8.3%至8.5%”之间;
盖世点评:尽管针对汽车企业的关税迫使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承担更多费用,但随着汽车制造商提高产量,市场对高效混动系统和涡轮增压器的需求持续旺盛,博格华纳将因此受益。
电装第一财季营业利润下降11%,仍维持全年利润预期
近日,丰田主要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日本电装公司表示,受美国进口关税及日元走强的影响,该公司第一财季(4月至6月)的营业利润下降11%,至1,072亿日元(约合7.2亿美元),低于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调查的七位分析师对电装的平均营业利润预期(1,300亿日元);合并营业收入总计1.7541万亿日元(约合117亿美元),与去年同期持平;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合并利润为793亿日元(约合5亿美元),较去年下降16.1%。
鉴于第一财季的业绩表现,电装公司维持了全年营业利润增长23%至6,750亿日元(约合45亿美元)的预测,同时将同期营收目标较此前预估上调2%,至7.2万亿日元(约合482亿美元)。
盖世点评:电装最初进行财年业绩预估之时,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电装需要采取措施,比如在美国生产那些可以在当地生产的产品,以彻底摆脱关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