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至23日,倍耐力参加了于上海举办的2025年IDI意大利品牌设计展(Italian Design Icons)。本次意大利品牌设计展上,倍耐力回溯产品制造源头,从橡胶树开始,借由镜头,在现场打造了一个生动的《橡胶之旅:从林间到世间》的主题影展。作为此次倍耐力可持续发展旅程中最重要、最具活力的篇章之一,整个空间设计采用木质结构与环保材料,营造温暖、自然的氛围,通过一幅幅精美的摄影作品,展现天然橡胶背后的自然之美、生命力,以及倍耐力贯穿整个产品价值链的可持续理念。

倍耐力可持续发展与创新移动出行负责人Matteo Battaini应邀出席,并在11月20日下午的“倍耐力可持续对话”演讲上,分享了倍耐力可持续发展的战略。Matteo Battaini先生表示:“作为一家拥有153历史的企业,我们始终将可持续发展置于商业战略的核心。倍耐力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在四大核心支柱之上:气候、自然、产品、与人才。我们深知,只有在应对气候挑战、守护自然生态、推动产品创新以及关怀员工与社区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实现真正的可持续未来。”

同时,倍耐力亚太区首席执行官马赞宁(Andrea Maganzani)也在现场详细阐述了品牌核心价值与发展战略,同时结合行业趋势,深度解读市场潜在机遇。倍耐力亚太区首席技术官Francesco Giuliano则围绕倍耐力产品矩阵与创新技术Cyber™,以及工厂在可持续方面的实践成果展开分享。

作为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引领者,倍耐力的可持续战略涵盖气候、自然、人才与产品四大维度,目标是到2040年实现净零排放,并在2030年前将旗舰产品中生物基及再生材料占比提升至80%。这些努力不仅体现了倍耐力对创新的执着,更展现其对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的长期承诺。
在为期5天的展览中,倍耐力也带来了部分创新产品与研发成果:

●采用超过55%天然及再生材料的超高性能轮胎P Zero E™
该产品不仅在欧盟标签中获得三重A级认证,更荣获国际工业设计大奖“金圆规奖”。
P Zero E天然及再生材料占比超过55%,更搭载专为纯电动汽车(B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设计的Elect技术套件。此外,倍耐力还为捷豹路虎推出了全球市场首款含有超过70%天然及再生材料的P Zero轮胎,并采用森林管理委员会(FSC®)[1]认证的天然橡胶。到2030年,倍耐力的目标是其旗舰产品中生物基及再生材料占比超过80%。然而,最大的挑战在于产业层面:如何构建稳健的创新材料供应链,在确保可持续产量与合理价格的同时,始终保持倍耐力品牌所代表的品质、性能与安全标准。对整体生产而言,倍耐力的目标是到2030年实现生物基及再生材料占比达到40%。
●Cyber轮胎
倍耐力技术发展的巅峰之作当属Cyber轮胎——这款市场上独有的系统旨在提升车辆安全性与效率,同时优化驾驶体验与舒适性。作为全球首款集硬件与软件于一体的系统,它能通过轮胎传感器采集数据信息,并经由集成于车辆电子系统的专属倍耐力软件与算法进行处理,从而赋能与驾驶及控制系统联动的新功能。
作为车辆与路面唯一的接触点,轮胎不仅传递动力,更通过该系统成为数据源。
倍耐力Cyber轮胎系统基于一个嵌入胎面内部、仅重约12克的传感器,可提供独特信息。这些信息涵盖轮胎本身的“身份识别卡”、温度、胎压及其他参数。通过蓝牙连接,数据传输至车辆后,经倍耐力软件实时处理,生成驱动各类车辆功能的算法。凭借与博世签署的联合开发协议,这些数据被用于优化牵引力控制、ABS防抱死系统和ESP电子稳定系统等功能。双方的长期目标是依托轮胎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打造全新的“软件驱动”解决方案。除了在基础传感技术开发中积累的经验,倍耐力更运用其轮胎专业知识,充分挖掘轮胎本身产生的数据价值。经由倍耐利自主研发的算法处理后,这些数据使车载系统能够更精准、更高效地运行,充分发挥轮胎的性能潜力。
首款搭载该系统的原厂车型是帕加尼Utopia Roadster,但倍耐力的目标是将其应用于更主流的车型。目前,多个与汽车制造商的合作正在推进,以实现倍耐力Cyber轮胎与车辆电子系统的集成。近期,倍耐力已与阿斯顿*马丁达成协议,该系统将应用于其即将推出的车型。
此外,该系统的其他应用场景也处于开发和测试阶段:例如,倍耐力持续与意大利高速公路集团旗下Movyon公司合作开展路面监测项目;并与意大利普利亚大区合作,启动道路网络监测系统,旨在绘制道路“健康状况”地图。后者通过将Cyber轮胎系统采集的轮胎数据与车载摄像头收集的其他数据进行整合。
未来,倍耐力Cyber轮胎传感器采集的信息还可能通过5G连接共享给其他驾驶者和道路基础设施,从而全面融入智慧城市技术生态系统。

扫一扫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