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汽车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前十月我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增量达582.7万,桩车增量比为1: 1.9

2025年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充电基础设施作为产业链的核心支撑环节,正呈现出规模扩张、结构优化、效能提升的多元发展态势。近期,国家能源局与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以下简称“中国充电联盟”)公布的相关数据,清晰展现出我国补能网络的发展图景。

规模与结构双升,充电网络覆盖提质增效

从核心数据来看,截至2025年10月底,我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枪)总数已达1864.5万个,同比增长54%,实现了跨越式增长。其中,公共充电设施(枪)453.3万个,同比增长39.5%,额定总功率突破2.03亿千瓦;私人充电设施(枪)1411.2万个,同比增长59.4%,报装用电容量高达1.24亿千伏安,公私桩“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愈发清晰。

从年度增长维度来看,2025年1-10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达582.7万个,同比上升77.2%,其中私人设施增量487.3万个,同比增幅达85.8%,成为充电设施网络扩张的核心动力。

在区域分布上,2025年10月全国充电电量的区域特征十分明显,广东、江苏、河北、四川、浙江、上海、山东、福建、河南、陕西等省份成为全国充电电量的主要贡献者。同期,全国充电总电量达到91.1亿度,较上月增加14.4亿度,同比增长82.4%,环比增长18.7%,这一电量规模的快速增长,直观反映了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提升和使用频率的增加。

从用电结构来看,充电电量主要流向公交车和乘用车,环卫物流车、出租车等其他类型车辆占比较小。这一特征与我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重点领域相吻合,也为后续充电设施的场景化布局提供了明确方向。

与此同时,充电基础设施运营市场的头部集聚特征同样显著,行业资源正加速向优势企业集中。截至2025年10月,全国充电运营企业运营充电桩数量TOP15企业合计占据83.8%的市场份额,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市场竞争格局。

具体来看,特来电以85.5万个的运营规模位居首位,星星充电、云快充分别以71.8万个和68.3万个紧随其后,三家企业运营规模均超过60万个,共同构成行业第一梯队。

小桔充电、蔚景云、国家电网等企业则形成行业第二梯队,运营规模在10-30万个之间。其中,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能源央企凭借自身电网资源优势,在公共充电网络尤其是高速公路服务区、交通枢纽等重点场景的布局中占据重要地位。

其余运营商合计占据16.2%的市场份额,主要聚焦于区域市场或细分场景,最终形成了“全国性龙头+区域性企业”的多元化运营格局。

运营格局集中优化,桩车协同支撑产业发展

充电网络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运营市场的高效支撑与桩车产业的协同发力。在运营端,行业资源加速向头部企业集聚,形成了稳定的竞争格局;在产业协同端,充电设施建设与新能源汽车销量保持良性增长节奏,有效破解了用户的补能焦虑。

头部企业的规模化运营,不仅提升了充电网络的覆盖效率,更推动了行业标准统一、技术升级和服务质量提升。随着市场竞争不断深化,运营企业正从单纯的规模扩张转向“规模+质量”并重的发展模式,通过技术创新提升充电效率、优化用户体验、降低运营成本,行业发展质量持续改善。这一趋势与《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的“推动充电网络从拓展加密向量质并重转变”要求高度契合。

充电基础设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协同发展态势良好,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2025年1-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达到1092.9万辆,同期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582.7万个,桩车增量比为1:1.9,这一比例表明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基本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需求,有效缓解了用户的“里程焦虑”。

桩车协同发展的背后,是政策引导与市场驱动的双重作用。各地政府纷纷将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发展规划,例如浙江计划新建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桩2万个以上,重庆则推进“便捷超充之城”建设,目标实现充电站市域乡镇全覆盖。在国家层面,“三年倍增”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到2027年底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以满足超过80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为行业发展指明了清晰方向。

在技术创新与模式创新的双重驱动下,充电基础设施的服务能力持续升级。一方面,车网互动技术逐步从试点走向应用,南京蔚来换电站已实现电池反向输电给电网,既提升了电网灵活性,又为运营企业创造了额外收益;另一方面,大功率充电设施加快布局,京藏高速百葛服务区等场景的超充站升级后,服务效率显著提升。同时,居住区“统建统服”模式有效破解了老旧小区建桩难题,四川自贡等地区的实践让居民享受到“下班即充”的便捷服务。这些创新举措不仅提升了补能服务质量,更推动充电基础设施从单一的补能工具向智能能源终端转型。

当前,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已取得显著成就,但仍面临公共充电网络布局不均衡、居住区服务供给不充分、运营管理质效有待提升等问题。未来,随着政策支持力度的持续加大、技术创新的不断深入、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将朝着更均衡、更智能、更普惠的方向发展,持续夯实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基础,为我国“双碳”目标实现和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劲支撑。

最新相关

享界S9T上市66天,大定突破3万台

今日,在鸿蒙智行享界 S9 新品发布会上,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对外公布,鸿蒙智行旗下首款旅行车--享界S9T上市 66 天累计大定已突破 3 万台。图片来源: @鸿蒙智行据介绍,享界S9T自 9...

特斯拉全球超级充电桩数量突破75000根

11月20日消息,据特斯拉官方微博显示,特斯拉超级充电桩全球突破75,000根。图片来源: 特斯拉据了解,特斯拉充电网络的扩张始终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据其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该季度全球新增3500...

岚图泰山上市21分钟大定突破10000台

从"排队看车"到"抢先锁单": 岚图泰山37.99万起,上市即巅峰不看LOGO看实力!岚图泰山37.99万起,热销订单是最好的证明上市21分钟锁单1万台!岚图泰山37.99万起,引爆高端SUV市场上市即巅峰!岚图泰...

问界M9闪耀2025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典礼

问界M9闪耀2025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典礼

11月15日,第3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典礼暨2025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在厦门举办。作为本届电影节全程战略合作伙伴及官方指定汽车品牌,问界M9深度融合这一国家级文化盛事,以"科技+电影艺术"的跨...

2025款理想i6新车商品性评价

2025款理想i6新车商品性评价

作为国内领先的第三方汽车品质评价平台,车质网基于海量的汽车产品测试样本及科学的数据模型,推出"新车商品性评价"栏目。每月针对数款国内上市两年以内,行驶里程不超过5000公里的在售车型,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