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ST开发出新无线图像传输技术 能够像人一样直观地过滤冗余数据
据外媒报道,由韩国蔚山科学技术院(UNIST)研究人员开发的一项人工智能驱动新技术有望显著降低图像传输过程中的数据传输负载,从而推动自动驾驶汽车、远程手术和诊断以及实时元宇宙渲染等领域的发展--这些应用都需要快速、大规模且无延迟的视觉数据交换。图片来源: 期刊《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
据外媒报道,由韩国蔚山科学技术院(UNIST)研究人员开发的一项人工智能驱动新技术有望显著降低图像传输过程中的数据传输负载,从而推动自动驾驶汽车、远程手术和诊断以及实时元宇宙渲染等领域的发展--这些应用都需要快速、大规模且无延迟的视觉数据交换。图片来源: 期刊《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
纳芯微于4月29日重磅推出基于全国产供应链、采用HSMT公有协议的车规级SerDes芯片组,包括单通道的加串器芯片NLS9116和四通道的解串器芯片NLS9246。该系列芯片专为ADAS(摄像头、域控制器)及智能座舱(摄像头、显示屏、域控制器)系统中的高速数据传输场景设计,通过兼容性更强的公有协议、优异的模拟性能...
一、流媒体后视镜技术剖析(一)低延时的严苛要求流媒体后视镜对延时要求极高,需小于40毫秒。摄像头帧率通常为60帧,即每1000毫秒传输60张图片,帧与帧之间间隔约16.7毫秒。图像传输至芯片处理、再到屏幕显示的过程中,TFT屏幕的响应时间在常温下约为25毫秒,这使得实现40毫秒的低延时颇具挑战。(二)功能优...
随着高清显示需求的提升,特别是在短距离观看时,如手机屏幕,分辨率需求从2K、4K甚至达到8K。在图像传输过程中,利用人眼对亮度信息比色彩信息更为敏感的特性,实现有效的压缩技术,保持亮度信息的同时,根据压缩比调整色度信息。车载摄像头的传输技术则注重于速度和质量,通常不进行压缩,采用串行信号传输...
一、图像传输中的数据量与压缩需求在图像传输领域,如果不考虑压缩,以常见的1920x1080分辨率、3通道、8位深度的图像为例,一帧图像的数据量约为47.46Mbit。若每秒传输60帧图像,数据量可达0.347GB,一天则需要30033G的数据。这对于数据存储和传输,如使用流量卡进行4G传输而言,是难以承受的,所需硬盘存储...
日前,领先的车规芯片企业南京芯驰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芯驰科技")与全球知名半导体制造商ROHM Co., Ltd.(以下简称"罗姆")缔结了车载领域的先进技术开发合作伙伴关系。芯驰科技CEO 仇雨菁(图左)、罗姆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 藤村 雷太(图右)出席签约仪式芯驰科技与罗姆于2019年开始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