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研究人员发明可感知、自愈和适应的人造皮肤
想象一下电子设备能像人类皮肤般自我修复。据外媒报道,丹麦技术大学(DTU)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材料,其兼具柔性、强韧和自愈特性,未来有望应用于医疗保健、机器人技术等领域。它成功克服了当前刚性脆性电子材料无法自我修复的缺陷。(图片来源: 丹麦技术大学)研究人员采用创新方法,将石墨烯(一种二维...
想象一下电子设备能像人类皮肤般自我修复。据外媒报道,丹麦技术大学(DTU)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材料,其兼具柔性、强韧和自愈特性,未来有望应用于医疗保健、机器人技术等领域。它成功克服了当前刚性脆性电子材料无法自我修复的缺陷。(图片来源: 丹麦技术大学)研究人员采用创新方法,将石墨烯(一种二维...
电池电极材料需要具备多种性能。它们需要具备良好的导电性,以便离子在电极之间穿梭时进行电荷的传输。它们还需要具有开放的结构,允许离子在到达存储位置之前自由移动。大量离子的存储也会导致材料膨胀,产生机械应力,从而导致电极材料的结构逐渐衰减。图片来源: 期刊《Nature》由于单一材料难以兼具所...
无论是电动汽车、无人机还是航天器,未来交通运输面临的一个共同技术挑战是轻量化。减轻车辆重量不仅可以降低能耗,还能提高电池效率并延长续航里程。这被认为是一项与可持续性直接相关的关键技术,因为它可以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从而有助于减少碳排放。电机是大多数电动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线圈在电...
电动汽车(EV)集成了多项技术创新,是一项有望改变现有及未来交通领域的工程成果。尽管其在诸多方面较传统内燃机(ICE)汽车更具优势,但其在续航里程和能源效率方面仍面临挑战。要改善这两个因素,就需要在电动汽车的不同方面进行创新,其中之一就是减轻重量。据外媒报道,挪威工业与技术研究基金会(SINTEF,...
汽车信息网7月29日讯日前,国内某媒体发布的一则标题为《比亚迪汉EV高速对撞极狐阿尔法S,静置两天后汉EV起火》的视频在网络中迅速发酵。在这则视频中,与以往测试机构单车柱碰的碰撞标准不同的是,该媒体采用双车64km/h的50%偏置对撞标准。也就是说,在碰撞测试过程中比亚迪汉EV和极狐阿尔法S均以64km/h...
铷可能是氧离子导体(oxide-ion conductors)中的下一个关键角色。据外媒报道,东京科学大学(Institute of Science Tokyo)的研究人员发现含稀有铷元素的氧离子导体Rb5BiMo4O16,其具有卓越的导电性。(图片来源: 东京科学大学)经计算筛选与实验证实,这种材料卓越的性能源自低活化能和结构特征,比如较大的...
据外媒报道,滑铁卢大学(University of Waterloo)研究人员利用环保墨水实现了3D打印,释放了石墨烯在汽车、消费电子产品和环境清洁等多个领域的潜力。图片来源: 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这项研究题为《用于3D打印功能导电气凝胶的无添加剂石墨烯基墨水》,相关论文发表在期刊《Journal...
锂离子电池广泛用于为各种设备供电,包括手机、笔记本电脑和电动汽车等。据外媒报道,美国能源部阿贡国家实验室(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团队对全固态电池的固体电解质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成果有助于开发更安全、更节能的电池技术。(图片来源: 阿贡实验室)电解质就像膜一样,允许锂离子在电池阴极...
近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 进博会)正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如火如荼地进行。为了最大限度地展示自身实力与优势并与实际业务成果形成有效链接,参展企业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今年首次设立的新材料专区3号馆3C5-02展位,全球知名综合性化工制造商旭化成集团再度参展,带来了多项创...
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报社共同主办,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特别支持,日本汽车工业协会、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联合协办的第二十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以下简称"泰达...
据外媒报道,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QIBEBT)的研究人员与国际领先机构的合作者共同开发出创新的全固态锂电池(ASLB)均质化正极策略。研究人员在7月31日发表在期刊《自然能源》(Nature Energy)的论文中详细介绍了这一方法。该方法可显著改善ASLB的生命周期和能量密度,标志着储能技术的重大...
日前,小米SU7(参数|询价)答网友问第八集中出现了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小米SU7线束为什么是铝,而不是铜?是不是"偷工减料"?小米汽车否认掉了这个观点,并且还为大家解释了一下下,这个话题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那么究竟是小米在掩饰还是说另有玄机呢?● 事件回顾该问题由小米汽车微博发布小米汽车针对铜...
6月7日,日本旭化成株式会社(Asahi Kasei)使用其专有的高离子导电性电解质成功实现了锂离子电池(LIBs, lithium-ion batteries)的概念验证(POC)。这一技术突破使得锂离子电池即使在低温下也能提高功率输出,并提高锂离子电池在高温下的耐用性,并且这两点都是当前LIB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外,这项技术还有助...
汽车信息网7月29日讯日前,国内某媒体发布的一则标题为《比亚迪汉EV高速对撞极狐阿尔法S,静置两天后汉EV起火》的视频在网络中迅速发酵。在这则视频中,与以往测试机构单车柱碰的碰撞标准不同的是,该媒体采用双车64km/h的50%偏置对撞标准。也就是说,在碰撞测试过程中比亚迪汉EV和极狐阿尔法S均以64km/h...
日前,小米SU7(参数|询价)答网友问第八集中出现了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小米SU7线束为什么是铝,而不是铜?是不是"偷工减料"?小米汽车否认掉了这个观点,并且还为大家解释了一下下,这个话题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那么究竟是小米在掩饰还是说另有玄机呢?● 事件回顾该问题由小米汽车微博发布小米汽车针对铜...
据外媒报道,日本东京理科大学(Tokyo University of Science)科学家发现了一种稳定、导电性高的锂离子传导材料,可用作固态锂离子电池的固态电解质。锂离子电池(图片来源: techxplore.com)采用固态电解质的全固态锂离子电池不易燃,比采用液态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离子迁移数,有望在...
在不断发展的材料科学领域,纳米材料被...
汽车信息网9月22日讯9月13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出公告,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统筹规划的GB/T 20234.1-2023《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1部分: 通用要求》和GB/T 20234.3-2023《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3部分: 直流充电接口》两项推荐性国家标准正式发布。近几年...
据外媒报道,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KAUST)的研究人员利用激光脉冲来调整MXene替代电极材料的结构,从而提高其能量容量和其他关键性能。研究人员希望这一策略有助于改进负极材料设计,以用于下一代电池。(图片来源: 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石墨中含有平坦的碳原子层,在电池充电期间,锂原子嵌入并储存在这...
据外媒报道,新型石墨烯纳米管浓缩物导电添加剂为热塑性塑料提供了优化导电性,同时可保持机械性能,充分减少对高熔融指数(MFI)的影响。该产品名为Tuball Matrix 808,由OCSiAl(卢森堡和美国俄亥俄州哥伦布)推出,据称可实现高质量的导电热塑性塑料。这些导电热塑性塑料表现出永久性、稳定的导电性,表面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