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汽车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2025年三季度动力电池新投建项目一览: 产能规模再扩容,技术布局深化

2025年三季度,在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的驱动下,动力电池行业扩产热潮延续。据盖世汽车不完全统计,该季度动力电池及相关配套企业新投建项目超25个,总投资超1351亿元,规划年产能超600GWh,项目覆盖河南、山东、湖北、四川、安徽等多个省份。

签约与开工双线并行

今年三季度,动力电池产业签约扩产项目达到19个,公布的投资金额超747亿元,呈现“头部集中、规模加码”的特征。其中,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的扩产动作尤为突出。

宁德时代在本季度有两项扩产项目落地。9月12日,宁德市生态环境局对“时代一汽动力电池项目(一期技术改造)工程报告表”进行公示,标志着该项目技改工程正式获得受理。此次技改,是为对年产10GWh的时代一汽动力电池项目进行产能扩建,投资额为2亿元。据悉,时代一汽动力由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合资设立。

同月早些时候的9月8日,由宁德时代投资的“时代高性能锂电池项目”完成签约,规划建设年产能约80GWh的全智能化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线,项目预计于2026年6月完成主体建设,达产后年产值超400亿元。

国轩高科则在8月30日同步推进两大项目——江苏南京新型锂离子电池智造基地与安徽芜湖新能源电池基地。

其中,江苏南京项目投资40亿元,拟建设年产20GWh新型锂电池产线,由江苏国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实施主体,在南京电池制造基地原有产能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优质产能规模。而安徽芜湖项目同样投资总额不超过40亿元,拟建设年产20GWh动力锂离子电池产线及配套项目。

据悉,上述两个项目建设周期均不超过24个月。也就是说,两年后的国轩高科将合计新增产能40GWh,总投资达80亿元。

比亚迪的扩产动作同样值得关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于8月25日披露了《关于受理郑州动力电池生产线扩充项目等2个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公示》,比亚迪新增“郑州动力电池生产线扩充项目”“郑州弗迪电池有限公司液冷板生产线建设项目”两个扩建项目,其中郑州动力电池生产线扩充项目总投资50亿元。

除了上述签约扩产项目外,在宁德时代等头部企业带领下,今年三季度还有6个动力电池相关项目集中开工。

7月26日,宁德时代山东东营锂电池基地正式开工,项目投资80亿元。一期建设的40GWh锂电池绿色制造基地是整个零碳产业园的核心项目,预计明年建成投用,年产值可达260亿元,税收12亿元。

除宁德时代外,楚能新能源与国科能源在该季度亦有重点开工项目落地,并呈现“签约即推进”的高效节奏。具体来看,9月6日,楚能新能源的宜昌楚能二期项目签约,规划年产能80GWh,随后在同月26日,该项目正式开工,达产后年产值将达220亿元。

今年7月国科能源与兰州新区成功签约,计划投资90亿元建设年产30GWh新能源电池生产基地项目(该项目估算总投资90亿元,计划分三期建设,每期产能10GWh,最终形成年产30GWh新能源电池的规模化生产能力),随后在8月31日,该项目一期工程便正式开工建设。

从三季度开工项目的整体投产计划来看,多数项目均计划在2026年实现投产,这意味着至2026年底,上述开工项目将陆续释放产能,为整个动力电池市场带来超过80GWh的新增供给,而随着这些产能的逐步落地,动力电池行业的整体供给能力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多元化推进新型电池

2025年三季度,新型电池赛道在产能扩张的同时热度持续走高,技术路线的“多元化”特征尤为明显。较二季度“(半)固态电池主导”的单一高增长模式不同,三季度呈现“钠电池崛起、圆柱电池发力、固态电池延续”的发展态势。

其中,钠电池领域的发展最为亮眼。与二季度仅有1个扩产项目相比,三季度钠电项目数量增至4个,形成多区域、规模化布局热潮;同时,百亿元级项目落地,推动钠电从研发阶段加速走向规模化生产。

9月2日,准格尔旗人民政府、准格尔经济开发区与内蒙古信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了关于钠离子电池及储能产业园项目的《项目投资合作协议》。据悉,该项目总投资预计达200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投资50亿元,产能10GWh;二期投资150亿元,产能扩至40GWh,达产后年产值将超100亿元并提供1500个以上就业机会。

除这一重量级项目外,普利特、紫辰星、经证集团也在该季度进行了钠电池领域的扩产,合计投资超49亿元,规划年产能合计10GWh,项目地点分别在四川、黑龙江以及甘肃。

与钠电池的快速崛起形成呼应,(半)固态电池的布局节奏同样紧凑,其凭借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优势,延续了二季度的推进节奏,依然成为新型电池领域的布局重点,在三季度共有5个扩产项目。参与该领域开工及签约的企业包括伏特时代、信投能源、太蓝新能源、黑思通新能源、以及盛全新能源。

8月31日,伏特时代项目在安徽金寨开工。该项目占地274亩,总投资20亿元,规划年产能10GWh。全面投产后,产品将主要应用于及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预计可实现年产值约35亿元,年税收贡献超4亿元。

此外,信投能源、太蓝新能源、黑思通新能源、盛全新能源也分别于8月18日、8月15日、8月12日进行固态电池领域的项目签约,项目分别落地在贵州黔西南、湖北潜江、江苏、江西九江,投资规模从2亿元至8.5亿元不等。

除钠电池与固态电池外,圆柱电池在三季度也迎来新的发展动向,共有2项新动态。9月25日,四川相源圆柱形锂电池生产项目办公楼顺利封顶。目前主体结构施工已完成75%,项目整体建设进度已完成60%。据悉,四川相源圆柱形锂电池项目总投资60亿元、占地约400亩,分两期建设。一期投资28亿元,建设9条圆柱电池生产线和1条PACK生产线(电池封装装配线)及配套设施,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超20亿元。二期将扩建13条生产线,全部建成后年产值有望突破50亿元。

8月22日,亿纬锂能宣布,对其2025年可转债募投项目“23GWh圆柱磷酸铁锂储能动力电池项目”进行了全面调整。项目的总投资额已从原先的54.74亿元增至57.96亿元。尽管总投资额增加了3.22亿元,但募集资金的使用金额(31亿元)和3年的建设周期均保持不变。据了解,原圆柱项目已投入了20.15亿元的募集资金,剩余资金将主要用于新建方形电池生产线。

总的来说,三季度新型电池赛道的多元化发展,本质是技术迭代与市场需求的精准匹配。具体而言,一方面延续了二季度对下一代电池技术的探索方向,确保技术路线的连贯性与前瞻性;另一方面通过规模化项目落地,加速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进程,为行业持续创新注入动力,最终推动新型电池赛道向更成熟、更全面的方向发展。

最新相关
零跑如何冲击30万级市场?

零跑如何冲击30万级市场?

作为D系列的首款车型,D19对零跑汽车"冲高"的意义不言而喻。在过去,"半价理想"的精准卡位,曾让零跑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市场中杀出一条血路,迅速积累了用户基础和市场规模。这一策略无疑是成功的...

"电池护照"竞速,谁将领先?

随着电动化进程加快,欧洲已成为电池企业与整车厂共同关注的战略高地。然而,鉴于欧盟电池护照制度将于2027年进入强制实施阶段,全球新能源产业链的合规备战已悄然打响。在不久前落幕的第十五届...

朱华荣: 2030年L2辅助驾驶搭载率将达到100%

10月16日,在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华荣在演讲中表示,未来汽车就是可自进化的"智能汽车机器人"他预计,2030年,L2辅助驾驶搭载率将达到100%。图片来源: ...

赛力斯赴港IPO,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赛力斯赴港IPO,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是时候轮到赛力斯从"幕后走向台前"了。资本市场对赛力斯IPO同样是喜闻乐见。9月25日,赛力斯发布公告称,公司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申请已获中国证监会备案。根据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