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司机一上高速,看到路况不错就像脱了缰的马似的奔腾起来,连测速都不怕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有司机说不是有导航吗?导航会有测速提示,可是你知道吗?其实导航并不靠谱,尤其对于“区间测速”导航提示并不管用。
高速“区间测速”没那么简单
高速“区间测速”是指在同一路段上布设两个相邻的测速点,通过测量车辆经过前后两个测速点的时间来计算车辆在该路段的平均行驶速度,并依据该路段上的限速标准判定车辆是否超速。
比如说现在所在的位置是京台高速,京台高速上有两个测速点,这两个区间测速点之间的距离如果是120公里,那么我们以每小时120公里计算,如果我们用一个小时或者是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把它走完,那说明我们没有超速,那如果我们用少于一个小时的时间把它走完,那就说明我们已经超速了,简单来说就是区间速度等于区间距离除以运行时间。
驾驶员对区间测速的常见疑虑
根据了解,很多驾驶人对区间测速的以下两点存在疑虑,对于这两个常见的区间测速疑虑交警这么说。
疑虑一:变换车道是否影响测速效果
高速交警介绍区间测速是通过车牌自动识别系统实现的,在前后两个测速点的监控设备均是分车道抓拍,即便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从最左侧车道变线到最右边车道,电脑系统也可以进行自动识别比对,不会影响区间测速的结果。如果车辆在区间测速的中途驶离了高速,那将不纳入此范围。
疑虑二:在休息区停靠是否可“减速”
有很多驾驶员侥幸地认为我在区间测速的起点超速了,那么我们在中途服务区休息一会,这样就不会超速了。这里提醒大家这种想法是行不通的,因为在高速公路上区间测速、固定测速、流动测速和GPS测速是互为补充的,每隔几公里、十几公里都会有一个测速点,一经抓拍还是要面临处罚的。
在通过区间测速路段的时候,驾驶员该怎么做
根据交警介绍,在高速公路行驶我们要记住各种各样的测速标志,如果进入区间测速的时候,我们要在起点的时候一定要慢,在中途的时候要匀速行驶,另外超速是各种重大交通事故的头号罪魁祸首,在高速上行驶应避免超速。
现在在道路上设置多种超速抓拍系统越来越多,一不小心就会被抓拍罚款扣分,大家对于应对区间测速,与其千方百计想要躲避它,不如就乖乖的不超速行车,也许这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