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汽车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大众行至"决定性时刻": 三季度净利润降63.8%

“过去买大众汽车因为价格实惠,现在买一辆中国制造的汽车更便宜。”一位德国的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上表示。

4月,在大众德国工作三年的Antonio决定离职。对此,他向21世纪经济报道感叹,自己做了一个“无比正确的决定”,庆幸自己早早离职的同时,他也感受到德国汽车市场“寒冬已至”。

今年以来,大众在风波中挣扎前行。

当地时间10月30日,大众汽车集团披露了其三季度财报,量利承压是大众今年的主基调。财报显示,大众集团全球第三季度销量同比下降7.1%至217.6万辆;同期纯电动汽车销量同比下降9.8%至18.9万辆。今年第三季度,大众汽车集团净利润同比下降63.8%至15.7亿欧元,其营业利润同比下降41.7%,降至28.6亿欧元。截至2024年9月底,大众汽车部门的净现金流为33亿欧元,同比下降32.7%。

第三季度的业绩拖累了大众今年前三季度的成绩单。今年前三季度,大众汽车集团实现营收2372.79亿欧元,同比增长0.9%;营业利润129.07亿欧元,同比减少20.5%。

自今年4月以来,大众汽车的全球月销量均全球同比下滑。2024年,大众汽车每个季度的营业利润均同比下滑,难以企及2023年的高度。

开年还在对未来保持乐观态度的大众,今年7月和9月两次下调业绩预期。9月28日,大众汽车再度下调了预期,预计今年在全球市场的交付量下调至900万辆左右。同时,其今年的预期利润率约为5.6%,低于此前的6.5%-7%。

比业绩压力更受关注的是,大众今年国内外市场都深陷舆论风波——在德国市场,大众面临成立87年来首次关闭本土工厂的压力,在中国市场则被爆出裁员、高管丑闻等。大众汽车此前回应德国媒体称:“公司正处于历史上的决定性时刻”。

裁员、关厂、工会风波,大众德国的自救与阻碍

财报发布当天,大众深陷工会风波。大众与德国IG Metall工会正进行第二轮谈判。董事会希望减薪10%,而IG Metall则要求加薪7%,双方在薪资问题上存在分歧。

实际上,在德国,大众的很多决定都需要和IG Metall以及大众汽车劳资委员会协商,才能确保决策顺利实施。但近来大众与工会处于“剑拔弩张”的态势。在德国市场,德国IG Metall工会认为大众的目前的动作“可能摧毁大众汽车的核心”,并威胁将在12月进行罢工。

此次工会风波的导火索是大众高层关闭工厂的决策。从9月开始,大众就已经公开表示,大众正考虑首次关闭其在德国的一家汽车制造厂和一家零部件厂,并终止自1994年实施的就业保护协议。该协议主要用于保障员工在2029年年底前不会被裁员。而终止协议也意味着大众从2025年中旬就可以开始裁员。

当地时间10月28日,大众汽车劳资委员会主席妮埃拉*卡瓦洛表示,大众管理层计划关闭至少三家德国本土工厂,并裁员数万名,其中位于下萨克森州奥斯纳布吕克的工厂被视为“特别危险”。该工厂曾承接保时捷718 Cayman以及其他大众车型的生产。

这是大众自创立以来首次关闭本土工厂。劳资委员会还表示,大众希望将所有员工的月薪削减10%。未来将有两轮的冻结薪资,2025年和2026年不会上调薪资。

从2020年开始,仅2023年销量回暖实现同比增长12%外,大众在全球市场的年销量均同比下滑。

关闭工厂、裁员是大众面临汽车市场变革的“自救”之举,但却激化了与工会的矛盾。

背后更核心且紧迫的需求是降本。早在2023年,大众已经开始实施的降本计划—— “加速前进(accelerate forward|road to 6.5)”计划开始,目标在2026年实现降本100亿欧元。此前据第一财经报道,大众表示正实施一项“KI 10”的绩效项目,目标是在三年内(以2023年为基准)将降低20%固定成本和人员成本。

然而,节衣缩食并未改善大众的状况。2024年,大众汽车每个季度的营业利润均同比下滑,难以追上2023年的数据。大众表示,今年前三个季度的业绩受到固定成本增加以及重组的影响。

“就竞争力而言,德国作为一个制造业基地正在进一步落后,因此必须采取果断行动。”大众汽车集团全球CEO奥博穆(Oliver Blume)称。大众还指出,目前德国工厂的成本较高,比预期的成本高出25%至50%。工厂、裁员成为了大众的无奈之举。

归根到底,电动化的压力还是波及大众的本土市场。“欧洲的汽车销量越来越少了,来自亚洲的新竞争者还在不断进入市场。蛋糕变小了,餐桌上的客人却更多了。”9月8日,奥博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拥抱新势力,是大众为自己的未来谋转型。在三季报中,大众披露了一项10亿美元的资本支出——投资美国新势力车企Rivian,投资形式为无担保可转换债券。今年6月,大众宣布与Rivian成立合资企业,旨在共享电动汽车架构和软件,未来用于两家公司共同开发的车型。

纯电增长5.2%,大众中国有了“新的希望”

相似的情节也在中国市场发生。在中国市场,大众整体销量疲软。财报显示,大众第三季度在中国的销量为71.15万辆,同比下降15%,中国市场是销量下滑最大的单一市场。

前三季度,大众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仅同比增长1.5%至1592.98万辆。大众预计2024财年其在华合资企业的营业利润约为16亿欧元。

销量的压力进一步传导至企业内部。今年10月,21世纪经济报道独家获悉,大众中国的新一轮裁员仍在继续,主要涉及进口车业务,规模近百人。而此前也有媒体报道,去年7月,上汽大众发布公告称,公司位于上海安亭的第一工厂将永久关停,正式关闭则是在明年。高管丑闻也正影响大众中国的企业形象。10月,大众中国的首席营销官森皮尔(Jochen Sengpiehl)因吸毒被拘留之后驱逐出境。

但在竞争更加激烈的中国市场,大众在华纯电动汽车销量实现同比增长。

财报显示,第三季度共计交付纯电动汽车5.75万辆,同比增长5.2%;前三季度累计销量14.8万辆,同比增长26.5%。这一成绩已经超过宝马和部分新势力品牌。作为对比,前三季度,宝马集团在中国市场累计交付超过7.6万辆新能源车;极氪同期累计交付量则为14.29万辆。

与其他摇摆的德系品牌相比,大众在华的电动化策略显得更加坚定,选择专门成立合资公司来推动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近年来大众看重的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下称“大众安徽”),专注于生产新能源汽车,其工厂的首款车型已于2023年年底投产。今年7月,大众安徽旗下车型ID.与众在安徽合肥上市,但销量平平。不过,大众并不依赖ID.与众走量,而是计划到2026年再推出4款包括SUV和轿车在内的新车型。

在华的新势力盟友,大众则坚定选择了小鹏。2023年7月,大众宣布与小鹏签订合作协议,决定在中国B级汽车市场共同开发两款基于G9平台的大众品牌车型;12月,大众投资超50亿元,以4.99%的股权占比成为小鹏的第三大股东。双方合作开发的新车型预计将在2026年面世。

行至历史时刻,市场正等待大众这艘巨轮转身。

最新相关
东风日产N6公告图发布 价格预计12万起

东风日产N6公告图发布 价格预计12万起

近日,工信部发布了最新一批新车申报目录,东风日产首款插混轿车N6的公告图惊艳亮相。作为东风日产在新能源赛道布局的第二款战略车型,N6携全新插混技术强势闯入主流插混市场,致力于为用户带来&l...

车门也能学会"察言观色"

或许每一位汽车使用者,开启或关闭车门时或多或少都曾遇到过: 狭窄车位里的局促、担心剐蹭邻车的谨慎、搬运重物时的费力、坡道上车门的滑移失控乃至最后那声彰显烦躁的"砰"然巨响。而这些细微...

"老炮儿"们躺着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车市竞争越来越激烈,车企越来越不赚钱。去年,国内18家主要上市车企的净利润总和不到800亿元,仅相当于丰田的三分之一,让业界迎来反思潮,认为当前我国汽车产业规模与效益存在失衡问题。然而,看...

智界走入2.0阶段: 再出发,更强大

智界走入2.0阶段: 再出发,更强大

自智界诞生之日起,围绕他的话题就从没有结束过。在目前的五界之中,他入场够早,仅次于问界,却在订单火爆的同时遇上交付瓶颈,经历了长达数月的挣扎与阵痛,此后起起伏伏,在销量上总比不上问界的...

只许高管摔碗,不许销售掀桌?

最近有个新闻大家肯定有所耳闻,就是某汽车品牌高管批评友商的基层销售人员通过一些话术"截单"。这其实不算个大事,毕竟现在的社交平台太发达太丰富了,再加上高管也是人,也需要吐槽发泄之类的。...

国产车把合资逼到墙角

"都2025年了,怎么还在吹国产车。"相信读者朋友们在看到文章标题后,多少会有些人这样说。因为在文章产出之前,笔者身边已经有不少人这样吐槽我了。在他们看来,国产车已经在新能源赛道实现超车,...

沃尔沃不想和 ABB一起"混"

沃尔沃不想和 ABB一起"混"

2025年,对于转型,对于如何应对中国车市的发展现状,各国车企在战略布局上,清一色地给出类似于中外分制的思路。而结果,大家也看到了,日产、丰田各自凭借一款中国色彩浓重的原生电动车让消费者看...

舍弗勒Q2营收微跌,维持全年业绩预期

德国机械及汽车零部件制造商舍弗勒近日公布,受欧洲和中国市场需求疲软、汇率不利影响以及美国关税等因素拖累,该公司第二季度营业利润低于预期。舍弗勒表示,第二季度销售额为59.22亿欧元,同比...

受阿根廷推动,巴西汽车出口将大幅增长

巴西汽车制造商协会Anfavea 在8月7日表示,2025年巴西汽车出口增幅将远超此前预期,并称这一预期的上调得益于邻国阿根廷的强劲市场需求。出口的增长有望帮助巴西抵消本土汽车销量不及预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