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4月2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两项行政命令,在车企、零部件供应商及经销商的持续数周的密集游说后让步,放宽此前实施的汽车关税政策,以减轻对汽车行业的冲击。业界此前警告称,高额关税可能会推高汽车价格,导致工厂关闭和工人失业。
根据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签署的第一项行政命令,进口汽车无需再单独缴纳铝和钢的进口关税,此举是为了防止多项关税叠加征收。
特朗普在命令中表示,针对汽车行业的关税“不应产生累积效应”,并指出“这种叠加产生的关税税率超过了实现预期政策目标所需的水平”。
特朗普政府的另一项公告,是对原定于5月3日起实施的对进口汽车零部件加征25%关税的政策作出调整。根据新规,在美国境内完成整车生产和销售的汽车制造商,可针对其美国产车辆价值申请最高3.75%的关税抵免额度。
这一抵消额度将在一年后降至2.5%,并在随后一年完全取消,旨在激励美国本土制造业。该抵免政策适用于4月3日之后生产的汽车。
特朗普在底特律郊外的一场集会上表示:“我希望汽车制造商在美国本土生产零部件。如果他们不这么做,我们会给他们一点时间,然后再采取严厉措施。”
此次政策调整意味着,特朗普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就汽车零部件关税而言是暂时性地)撤回了可能对进口整车及零部件造成严重冲击的多重高额关税叠加方案。特朗普政府一直认为,实施这些关税对提振美国汽车制造业和就业至关重要。但汽车制造商警告称,长期征收高额关税将与这一目标背道而驰。
不过,即便在特朗普出台了汽车关税的缓解措施之后,汽车制造商们仍然存在疑问。
美国汽车创新联盟(Alliance for Automotive Innovation)主席John Bozzella在采访中表示:“车企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政策不确定性。很多政策都在不断变化。我们仍然不知道零部件关税的具体情况,也不知道这些政策会实施多久,以及美国与其贸易伙伴之间将如何进行双边谈判。”该联盟代表了包括通用、丰田和大众在内的大多数主要汽车制造商。
底特律一位汽车和供应链律师Mitch Zajac表示,特朗普最近的关税政策调整将减轻汽车制造商及其供应商的成本负担。他说,这些让步既适用于外国制造的车辆,也适用于从国外进口汽车零部件的美国国内制造商。不过,美国汽车行业仍必须应对对进口车辆征收的25%关税,这有可能大幅增加行业成本并给供应链带来压力。但Zajac仍强调:“新规确实提供了一些喘息空间。”
近期,汽车制造商一直在等待美国政府出台具体的汽车零部件关税成本核算细则。部分厂商已采取停产、裁员等措施,同时持续推演各种可能情况,并与供应商就新增成本的分摊问题展开博弈。
目前,汽车制造商们一直保持汽车售价稳定,以缓解人们对关税将使汽车成本上涨数千美元的担忧。也正是出于这一担忧,美国第一季度的汽车销量激增。
然而,随着经销商库存中关税生效前的车辆售罄,以及在消费者信心减弱的情况下汽车价格上涨,当前火热的销售势头可能会放缓。美国最大的汽车经销连锁店之一AutoNation公司近日表示,车企将把涨价作为抵消关税影响的最后手段,以维持市场份额。但该公司首席执行官Mike Manley同时警告称,受关税政策拖累,行业整体销售增速恐将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