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阿斯顿·马丁DBX系列全新旗舰车型——DBX S正式亮相,以颠覆性动力科技、极致轻量化设计与凌厉美学语言,重新定义超豪华SUV的性能边界。作为DBX家族的巅峰之作,DBX S不仅承袭DBX707的动感基因,更搭载源自未来超级跑车Valhalla的涡轮增压技术,将4.0升双涡轮增压V8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提升至727马力,0-100公里/小时加速仅需3.3秒,0-20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再缩短0.3秒,最高时速稳居310公里/小时阵营。其澎湃声浪与迅捷响应,将驾驶乐趣推向全新高度。
DBX S延续了阿斯顿·马丁以“S”命名高性能特别版车型的传统——自2004年巴黎车展首发的Vanquish S起,这一后缀便成为品牌极致性能的象征。如今,DBX S以更轻量化车身、更强劲动力与更卓越操控,再次证明特别版车型是品牌量产车阵容的核心支柱,更将阿斯顿·马丁标志性的高性能基因注入SUV领域。
阿斯顿·马丁拉贡达全球首席执行官艾德恩·霍马克(Adrian Hallmark)表示:“过去两年,我们完成了全系跑车的换代升级,并推出全新DBX SUV。DBX S的诞生,不仅是对品牌承诺‘激情、驾趣与美学’的又一次践行,更彰显了我们对DBX家族乃至阿斯顿·马丁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
DBX S的核心动力源自升级版专属调校V8发动机,采用Valhalla超级跑车的涡轮技术,包括更大尺寸压缩机叶轮与内部优化,使功率提升20马力,动力响应在高转速区间更为迅猛。全新调校的排气系统释放出雷霆V8的澎湃声浪,进一步激发涡轮潜能。
传动系统方面,DBX S搭载革新性9速“湿式离合器”变速箱,支持前后轮扭矩矢量分配,可向前轮轴输送50%扭矩,或单独向后轮输出100%扭矩。变速箱摒弃传统液力变矩器,实现静止起步的极致性能。运动(Sport)及运动+(Sport+)模式下的降挡逻辑更激进,升挡时机覆盖更广转速区间,带来更酣畅的驾驭体验。
轻量化是DBX S的另一大亮点。可选装的3平方米单向编织碳纤维车顶,不仅减重18千克,更降低车身重心,提升操控灵活性;首次应用于SUV的23英寸镁合金轮毂(相较锻造铝合金轮毂减重三分之一),进一步减轻19千克簧下质量,显著提升转向响应与行驶质感。此外,轻量化聚碳酸酯蜂窝格栅通过25,000个精密切面优化重量分布,增强操控表现与牵引力。
DBX S的转向比提升4%,转弯直径缩减至12.0米,城市路况下更灵活;悬架系统经重新调校,增强瞬态车身控制能力,抑制重量转移,优化舒适性与稳定性。电子防侧倾控制系统将侧倾幅度严格控制在1.5度以内,四轮标配大尺寸碳陶瓷制动系统(前轮420毫米、后轮390毫米),提供近乎无限的制动性能。
DBX S的设计语言凌厉而富有张力。前脸采用轻量化聚碳酸酯蜂窝格栅(中国大陆市场标配),灵感源自DBS 770 Ultimate,搭配全新前唇、扩散器与环绕式日间行车灯,彰显道路统治力。车身侧面新增上扬式气流分离器,可选装碳纤维后视镜、侧裙板及下门槛饰板,前翼子板“S”标识以金属铸造与玻璃珐琅工艺呈现,与品牌翼形徽标同色设计,提供亮面或深色镀铬两种表面处理。
车尾部分,垂直堆叠的四出排气系统提供亮面与哑光饰面选择,释放V8发动机的澎湃声浪。后保险杠、扩散器、侧裙及翼子板可选装碳纤维材质,实现额外7千克减重。全新下部车身涂装提供赛道红、荣耀银与领奖台绿三种配色方案,勾勒出排气系统的凌厉轮廓。
DBX S内饰采用专属“S”主题设计,座椅标配独特鱼骨纹图案,若选装碳纤维车顶,该设计将延伸至车顶内衬。鱼骨纹图案自下而上逐渐加宽,营造速度感,与高性能SUV身份相呼应。内饰广泛使用轻量化运动风格Alcantara材料,座椅靠背等易磨损部位采用Alcantara与半苯胺真皮无缝拼接,全车半苯胺真皮包覆方案与红色安全带可选装,进一步强化“S”版本车型的标志性元素。
座椅“S”标识与头枕处阿斯顿·马丁翼形徽标交相辉映,后者采用行业首创的压印工艺,以1.5吨压力与高温处理,结合浮雕与凹雕技术,雕琢出立体徽标。此外,“S”标识还可见于迎宾踏板与发动机铭牌,构成完整的性能美学符号体系。
DBX S搭载阿斯顿·马丁自主研发的全新定制信息娱乐系统,融合设计美学、奢华体验与前沿科技。标配800瓦、14扬声器阿斯顿·马丁高级音响系统,采用QuantumLogic®环绕声技术;可选装的宝华韦健(Bowers & Wilkins)顶级音响系统,针对DBX S车内空间专属设计,配备铝制双球顶高音单元、Continuum®中音扬声器、23个扬声器、双功放设计与1,600瓦功率,带来强劲动态的听觉体验,完美呼应车辆性能。
从Vanquish S到DBX S,阿斯顿·马丁始终以“更轻量化、更强动力、更卓越性能”的特别版车型,书写高性能传奇。DBX S的推出,不仅巩固了品牌在超豪华SUV领域的领先地位,更预示着未来“S”系列车型将以更极致的创新,持续突破性能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