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汽车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上海车展的合资车,越来越像"自己人"

“大概是国家会展中心的镁光灯太亮,我已经分不出哪些是自主车,哪些是合资车。”5月2日2025上海车展闭幕之后,杰森这样对我们总结观感。

作为一位关注车的圈外朋友,杰森提出“镁光灯”当然是玩笑,他的观察落脚点更多在于产品功能:大量合资新车搭载了智能座舱、辅助驾驶技术,外观内饰设计风格也非常符合中国消费者审美,他在铂智7和日产N7面前驻足了很久。

“价格一样,性能差不多,你会选择合资车吗?”朋友们中总有车媒人会追着打趣。

“我当然力挺自主。”十三年前就把起亚千里马换成奇瑞A3的杰森,明显倾向于本土品牌。

“那如果合资车不再是中国代工厂制造外国车,而是变成中国人定义、用中国零部件和技术,只是挂海外标的车呢?相当于用一半利润,换取让中国消费者有更大选择面,可以体验德系、日系、美系风格汽车产品的机会呢?”朋友中喜欢深度思考的颌先生追问了一句。

“那我还是希望另一半钱也给中国公司赚。”杰森的态度斩钉截铁。

“倘若这一半利润,是给中国车引入良性竞争呢?无论是杜绝不规范式的发展,还是为出海做准备,本土车与合资车的竞争经验都很关键。同时中国市场这么大,消费者需求多样化,总有人更喜欢德系的厚重、日系的精巧,一半利润值得吗?”

杰森陷入了沉默,而朋友们也转入了“什么是合资车新定义”的讨论中。

这个行业最大的年度盛事已经画上圆满句号,但产业的进化与演变步调却永远不会停歇。

“自主品牌汽车3月份零售份额62.9%,”对中国汽车产业来说,本土蛋糕做大当然是佳讯。但合资车从产品定义、功能、竞争磨刀石等维度变成“自己人”,未尝不是另一封喜报。

《孟子*告子下》有云:“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来都是发展路径上的真理。

于是,某些“对合资车赶尽杀绝”的口号,在这届上海车展精彩绝伦的场面映照之下,也就越发苍白空洞。

01从“建议者”到“定义者”

当不少人对合资车的定义,还停留在“外方提供全球车,中方扮演代工厂”的刻板印象时,2025上海车展让人看见越发不同的合资车新形态。

“在这里,我想介绍两个面向全方位本土化的十分重要的举措。首先,是建立ONE R&D研发体制。”履新后的李晖在丰田展台上微笑着推介丰田最新的策略。

如果说,ONE R&D的本质就是研发整合,将丰田在中国的所有研发力量——联合研发机构母公司一汽、广汽、比亚迪等合而为一;另一项举措中国总工程师RCE制度,其底层逻辑是将产品研发定义权交给更懂中国用户的本土工程师;那么,李晖作为首任中国籍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则具备丰田本土化新阶段的标志性意义。

合资阵营里,丰田处在转身速度最快之列,铂智3X已经初步让丰田尝到继续深入本土化的甜头,与广汽联手开发的这款产品,到4月底累计交付破万辆。而铂智7则在车展上以出色的外观设计引来众口好评。

无独有偶,大众汽车集团也在继续推进本土化。

“中国是全球汽车技术转型的引领者,”大众汽车集团CEO奥博穆亲口盖戳承认中国的领先性,那么作为应对,大众在中国提速加码。

安徽合肥的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VCTC,已经成为大众在德国本土之外最大的研发中心。大众斥资37亿元注册成立VCTC之后,车型上市前投资便高达90亿元——CMP平台、电动架构、智驾系统等技术悉数出于VCTC之手。

本次车展大众所带来的新车里,一汽-大众ID. AURA便是CMP平台首度衍生主流紧凑SUV产品;大众安徽带来的ID. EVO纯电SUV,800V高压平台与智能驾驶也是VCTC成果;大众首款增程车ID. ERA,由上汽大众与VCTC联袂研发,强调长续航与舒适体验。

大众安徽CEO葛皖镝曾表示,大众安徽研发团队和生产团队中的很大一部分员工来自中国,甚至来自于安徽合肥。本土化员工是应对中国市场快速转型的关键要素。

即将迎来140周岁的奔驰,也是“进一步本土化”的身体力行者。如果说,2014年之前,奔驰以国产化适配为主,那么2014-2022年便是奔驰构建在华研发体系的过渡期,随着2022年奔驰上海研发中心启用,“北京主攻整车和新能源技术,上海专注智能和前瞻设计”的双核架构成形。

本届上海车展重磅力推的全新CLA,奔驰上海研发中心深度参与了MB.OS架构的研发,并主导了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功能开发。

正如奔驰CEO康林松反复强调“在中国,为全球”,中国已经从奔驰“最大单一市场”升级为“全球创新枢纽”,自动泊车技术已经反哺全球车型。

东风日产N7的电子电气架构、本田P7的纯电平台、上汽通用GL8插混的动力技术……几乎尽皆来自于本土团队的主导。

当我们漫步在崧泽大道333号国家会展中心,两侧展台鳞次栉比的新车令人产生一种奇妙的感觉:它们既各自保持了“德味”、“日风”,又在观感和功能上越发和自主车相似。

那么,合资车与自主车相似,只是因为在功能定义上趋同吗?并不,另一个因素,叫作“产业链”。

02“技术依赖”转为“生态共赢”

“我们都知道,电动化时代,特斯拉进入中国之后的鲶鱼功能,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带动产业链发展,”颌先生开始类比,“那么在智能车时代,合资车能不能再次扮演这种拉动产业链的角色呢?”

当合资车企的智能化功能被诟病为“落后一代”时,2025年上海车展见证了其技术反攻的底层逻辑:深度绑定中国供应链。

车展前夕的大众集团之夜,除了亮相新车,大众重点推介的还有与地平线合资成立的酷睿程(CARIZON)技术公司,该项目旨在为一汽-大众、大众安徽、上汽大众提供差异化ADAS智能辅助驾驶技术。

为此酷睿程坐拥500+名专家,其中90%为研发人员,60%来自于本土科技公司,70%拥有5年以上经验,70%为硕士/博士。车展所秀出新车的智能座舱与辅助驾驶技术,酷睿程起到了关键作用。根据规划,酷睿程已经完成开发L2+/L2++,将在今年标配,L3已经计划中,2027年落地。

该项目不仅让大众ID.系列车型的智能化水平直追新势力,更将地平线推上辅助驾驶芯片供应商的王座,甚至在完整方案供应商层级也来分一杯羹。

丰田、本田、日产等日系品牌则集体选择Momenta作为智驾方案供应商。搭载Momenta端到端大模型的各款合资车,实现了高速驾驶辅助和城市记忆领航功能,而广汽丰田铂智3X凭借该方案获得市场积极反馈,证明合资品牌完全能通过本土合作补齐智能化短板。

以东风日产N7为例,同东风集团eπ007架构关联的这款新车,主打卖点在于全栈自研架构+本土供应链整合,中央电子电器架构、800V平台、Momenta辅助驾驶、高通8295座舱、引入DeepSeek等方面都是日产紧跟中国供应链的成果。

合资车企的本土化策略,意外成为培育中国供应链的催化剂。

大众与宁德时代合作研发6C超快充电池,奥迪采用华为乾崑系统,宝马接入DeepSeek大模型优化人机交互——这些合作不仅提升了合资产品竞争力,更让中国供应商的技术标准渗透至全球产业链。

一个特斯拉带动一个宁德时代崛起,那么大众丰田本田通用日产福特等又将带动多少供应链崛起?并成为多少本土供应商国际化的新推手?

03价值回归之功守道

“没有制约的优势,就是肆意妄为的基础。”

被打破平衡的生态系统,从来都会陷入野蛮生长和肆无忌惮的漩涡。

根据流通协会数据,今年第一季度各个价格段车型,只有15-25万元和35-40万元在增长,其他尽数下跌。

在这背后除了自主车“卷价格”,也在于合资车将价格对应下探。

铂智3X问世之时,10.98万元起的价格令四座皆惊——带激光雷达的智能化辅助驾驶的版本也只有14.98万元,彻底撕碎了合资品牌“高溢价”的标签。

与此类似,东风日产N7的上市。这款轴距2915mm的中大型纯电轿车,以11.99万元的起售价杀入自主品牌腹地,上市首日订单即破万。

这些新合资车的定价策略不仅颠覆了合资品牌成本控制的传统认知,更宣告了“合资车与自主车同价竞争”时代的到来。

合资对自主的制衡,并非只有价格,还有规律和行业道德。

当“辅助驾驶”被夸大为“自动驾驶”,当“汽车=手机”令部分业界人士和消费者放松对安全的追求,我们才蓦然发现,固守应有的传统价值观,是何等重要的肯綮。

当行业陷入“堆料竞赛”时,合资车企选择回归本质。大众丰田在辅助系统方面,始终强调“安全标准”,有些合资智能辅助驾驶需通过7400项测试才可量产;日产N7的电池通过四针刺无热蔓延试验,远超国标要求。

这种对安全、耐用性的坚守,在智能化浪潮中反而成为差异化优势。也在自主埋头狂奔的同时,泼上一盆冷水。

2025年上海车展揭示了一个清晰的真相:合资车企若想生存,必须彻底融入中国汽车生态。从研发主导权移交、供应链本土化到价值观重构,这场转型的本质是合资品牌从“全球化产品代理人”蜕变为“中国汽车产业共建者”。

而另一个真相在于:倘若自主车需要在发展中回归理性,放弃“不顾一切内卷到死”的激进做法,也需要合资车在天平另一端予以制衡。

“拥抱创新共赢未来”,上海车展主题标语高扬,“共赢”二字,发人深省。

当合资车以“中国特供”为荣时,合资车企的终极形态已呼之欲出——它们不再是谁的“代工厂”,而是中国汽车工业的一部分。这场觉醒之战,或许正是全球汽车产业权力中心东移的序章。

最新相关
东风日产N6公告图发布 价格预计12万起

东风日产N6公告图发布 价格预计12万起

近日,工信部发布了最新一批新车申报目录,东风日产首款插混轿车N6的公告图惊艳亮相。作为东风日产在新能源赛道布局的第二款战略车型,N6携全新插混技术强势闯入主流插混市场,致力于为用户带来&l...

车门也能学会"察言观色"

或许每一位汽车使用者,开启或关闭车门时或多或少都曾遇到过: 狭窄车位里的局促、担心剐蹭邻车的谨慎、搬运重物时的费力、坡道上车门的滑移失控乃至最后那声彰显烦躁的"砰"然巨响。而这些细微...

"老炮儿"们躺着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车市竞争越来越激烈,车企越来越不赚钱。去年,国内18家主要上市车企的净利润总和不到800亿元,仅相当于丰田的三分之一,让业界迎来反思潮,认为当前我国汽车产业规模与效益存在失衡问题。然而,看...

智界走入2.0阶段: 再出发,更强大

智界走入2.0阶段: 再出发,更强大

自智界诞生之日起,围绕他的话题就从没有结束过。在目前的五界之中,他入场够早,仅次于问界,却在订单火爆的同时遇上交付瓶颈,经历了长达数月的挣扎与阵痛,此后起起伏伏,在销量上总比不上问界的...

只许高管摔碗,不许销售掀桌?

最近有个新闻大家肯定有所耳闻,就是某汽车品牌高管批评友商的基层销售人员通过一些话术"截单"。这其实不算个大事,毕竟现在的社交平台太发达太丰富了,再加上高管也是人,也需要吐槽发泄之类的。...

国产车把合资逼到墙角

"都2025年了,怎么还在吹国产车。"相信读者朋友们在看到文章标题后,多少会有些人这样说。因为在文章产出之前,笔者身边已经有不少人这样吐槽我了。在他们看来,国产车已经在新能源赛道实现超车,...

沃尔沃不想和 ABB一起"混"

沃尔沃不想和 ABB一起"混"

2025年,对于转型,对于如何应对中国车市的发展现状,各国车企在战略布局上,清一色地给出类似于中外分制的思路。而结果,大家也看到了,日产、丰田各自凭借一款中国色彩浓重的原生电动车让消费者看...

舍弗勒Q2营收微跌,维持全年业绩预期

德国机械及汽车零部件制造商舍弗勒近日公布,受欧洲和中国市场需求疲软、汇率不利影响以及美国关税等因素拖累,该公司第二季度营业利润低于预期。舍弗勒表示,第二季度销售额为59.22亿欧元,同比...

受阿根廷推动,巴西汽车出口将大幅增长

巴西汽车制造商协会Anfavea 在8月7日表示,2025年巴西汽车出口增幅将远超此前预期,并称这一预期的上调得益于邻国阿根廷的强劲市场需求。出口的增长有望帮助巴西抵消本土汽车销量不及预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