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汽车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雷军拜访上汽,造车模式是出发点

7月9日,雷军又开始为小米汽车奔走,这次他去了上汽乘用车嘉定总部。这不是雷军拜访各大车企的第一站,相信也不会是最后一站。作为雷军一连串拜访中并不特殊的一环,这次拜访上汽,与以往雷军拜访各大车企并无什么实质性的不同。

此外,同一个人的不同创业故事折射着相似的逻辑。小米拜访上汽的目的,可以从小米之前造手机时,拜访各大供应商的经历中找到线索。

雷军刚研发小米手机那会,最大的拦路虎,是供应商对小米这家公司闻所未闻。它们对小米的第一反应是不支持,以致小米手机“没东西可以用”。为了打破这种现状,雷军挨个拜访了各大供应商。

同样是创业,同样是大量拜访相关企业,我们不难看出雷军拜访上汽的“取经”的味道很浓。换言之,雷军主要的目的并非合作,而是为了学习经验。那么,既然雷军拜访上汽是为了学习,那雷军是为了学习什么经验呢?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小米手机的品牌定位、不同选择的影响出发,来顺藤摸瓜地找寻答案。

不管是手机,还是洗衣机、空调、电视等各种产品,小米一直以“高性价比,低价格”为品牌定位,因此,虽然小米汽车还没有进入市场,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性价比上有优势。

再加上,如今汽车行业的门槛越来越低,相信为了能够在保持高性价比的同时盈利,雷军会严格控制成本。

制造环节不仅烧钱而且技术难度大、专业性强,但又是汽车制造业的核心。为了在制造环节把控成本,雷军自然会多方拜访各大车企,了解找代工、自建工厂、收购主机厂这三种造车模式哪种更适合小米汽车的发展。

自从今年3月30日,雷军在小米春季新品发布会上正式宣布造车以来,雷军“串门”的频率就一直很高。目前,雷军已经拜访过上汽通用五菱、比亚迪、长安、长城等主机厂,比亚迪、长城、五菱等多家车企,博世、宁德时代等供应商。

与走访“友商”同步的是,为了请教造车事宜,雷军与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等业内人士进行了商谈。

在何种造车方式的决定落地之前,雷军将主机厂、车企、电池供应商、零部件供应商等都进行拜访,这引起了外界的联想:雷军在找代工厂。而雷军学习不同造车模式的经验,是为了寻找适合小米汽车的造车模式。

造车模式是企业获取利润的方法和途径,不同的造车模式对企业的发展有很大的不同。以威马与蔚来为例,因自建工厂的周期漫长,威马上市节奏上落后于蔚来,进而使威马汽车的业绩也受到影响,甚至被后来者超越。

而找代工、自建工厂、收购主机厂这三种造车模式的不同,也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了外界关于雷军在找代工厂的推测。

对小米来说,自建工厂、收购主机厂跟找代工相对应。找代工降低了成本,加快了投产进程,会对小米初期发展有着不小的助力。

而自建工厂,花费大量心血在制造环节上,费力又不讨好;收购主机厂来解决汽车制造的问题小米也考虑过,最终却因价格没有谈拢,比如之前小米想要收购宝沃的传言。

但说到底,雷军选择代工只是一种推测。关于这种猜测,外界同样有着相反的论调流传,支持这种论调的一个理由是,雷军对整车企业同样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据上汽通用五菱人士透露,拜访上汽通用五菱时,雷军的学习态度非常认真,没有漏看任何造车环节,更不停发问其造车方面的疑惑。

另外,有报道称,北京、上海等多地与小米集团接触,并对小米的落户问题给出了不同程度的政策支持。因此,目前雷军选择何种造车模式还有着诸多因素影响,尚停留在猜测层面。

故事仍在继续,结局犹未可知。现阶段,为守住小米集团的品牌定位,打响造车的第一枪,雷军需要拜访各大车企吸收经验,以探寻更好的造车方式,但雷军究竟选择何种造车模式,目前还不能盖棺定论。

最新相关
增程,跳出了技术"鄙视"?

增程,跳出了技术"鄙视"?

从"技术鄙视"到"全面开花",短短5年左右的时间,增程技术就迅速完成了属于自己的市场逆袭。国内增程市场,竞争格局逐步成型盖世汽车研究院整理的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2024年,国内增程混动车型的...

美国加州着手制定新汽车排放标准

美国加州着手制定新汽车排放标准

据彭博社报道,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空气清洁监管机构正推进该州新汽车排放标准的制定工作,并可能推出新的电动汽车税收抵免政策,以此对抗特朗普政府试图限制该州监管影响力的举措。图片来源: 特斯...

离尚界H5上市交付,又近一步

离尚界H5上市交付,又近一步

8月20日,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在个人社交平台透露,尚界H5将于8月25日正式开启预订。这意味着,距离新车正式上市交付又近了一步。诸事已准备好目前,相关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按照规...

日本对斯里兰卡二手车出口激增

据外媒报道,日本财务省的贸易统计数据显示,在斯里兰卡于今年2月解除长达五年的汽车进口禁令后,今年1月至6月,日本对斯里兰卡的二手车出口额跃升至469亿日元(约合3.18亿美元),已超过斯里兰卡禁...

耐世特上半年营收利润双增长

转向系统制造商耐世特(Nexteer Automotive)近日公布,其2025年上半年营收为22亿美元,较2024年上半年增长7%;经调整后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为2.304亿美元,同比增长16.8%,盈利能力的提升...

"大小联姻",提速?

"大小联姻",提速?

2025年8月15日,大众汽车集团与小鹏汽车共同宣布了一项关键合作进展: 双方正式签订了扩大电子电气架构技术战略合作的协议。这意味着两家车企的技术联盟将进入更深层次的阶段。此次"扩大合作协...

利纳马第二季度营收利润双下滑

加拿大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利纳马公司(Linamar Corp.)近日公布第二季度业绩,销售额为26亿美元,与2024年同期的28亿美元相比下降7%;营业利润为2.06亿美元,低于去年同期的2.72亿美元;经调整后的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