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汽车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滴滴自动驾驶: 安全运营超1000天的背后

滴滴出行距离上一次公布自动驾驶相关进程,还是在2020年6月,当时在央视全程直播的镜头下,滴滴自动驾驶测试车辆冒着大雨顺利完成了左转、掉头等动作。

而从首次面向公众开放服务至今,滴滴自动驾驶已开放运营超1000天,实现了零主责安全事故,覆盖学校门口、地摊、夜市等复杂城市场景。

在这之前,滴滴出行于2016年组建自动驾驶研发部门,致力于打造世界领先的L4级别自动驾驶技术,并用了三年的积累,在上海获得全国首批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牌照。在这之后,滴滴出行开始全面推进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并逐步尝试无人驾驶的商业化运营。

滴滴自动驾驶的探索之路

如今回头看,滴滴出行的自动驾驶已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它已经落地生根,俨然到了开花结果的前夕。

在滴滴联合合作伙伴一起推动交通工具的线上化和共享化进程后,下一个交通产业的重大变革又会是什么?滴滴出行CTO兼滴滴自动驾驶CEO张博给出了答案——自动驾驶。

在与全球自动驾驶领域的科学家、工程师和企业家交流后,张博认为,自动驾驶既不会两三年做成,也绝非遥遥无期,大概需要10年的时间,其次便是混合派单的共享出行网络,才是自动驾驶技术走进人们生活的最佳路径。

为了能够在这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滴滴自动驾驶始终都在争分夺秒的奔跑着。2016年,滴滴出行的自动驾驶正式扬帆起航,2019年,滴滴自动驾驶部门升级为独立公司,专注于自动驾驶研发等业务,到在上海面向公众开放自动驾驶试乘体验服务,再到如今的区域性商业化运营……

在此举一个例子:2021年4月,滴滴自动驾驶曾发布全球首个5小时连续无接管路测视频,途径人流密集的商业区、办公区和住宅区等,时间跨度历经白天黄昏和夜晚。5小时的测试过程中,滴滴路测车辆在环境感知、行为决策、运动规划与控制等各方面表现平稳。Sebastian Thrun对视频中车辆的表现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称视频中的画面展现了全球自动驾驶技术领先水平。

尽管如此,寥寥数语终究难以言尽滴滴为自动驾驶付出的努力,不过回报与希冀的天秤也在向着滴滴自动驾驶所倾斜。

得益于在自动驾驶技术的成绩,去年12月,滴滴自动驾驶牵头的《自动驾驶道路安全等级分级方法》团体标准已获中国智能交通产业联盟批准,正式发布。

如今,滴滴自动驾驶已连续安全运营超1000天。滴滴也已经在上海、广州两地实现了混合派单,让自动驾驶服务成为网约车出行服务的补充,送驾里程、送驾时长等体验和效率指标也都在持续向网约车靠近。

在今年年初,滴滴自动驾驶还在国内率先推出了24小时无间断自动驾驶服务。而着眼于大规模的网约车运营场景,滴滴也在探索适应这种场景的技术解决方案。滴滴自动驾驶推出了首个自动驾驶自动运维中心——慧桔港,能自动化满足车辆在自动出车、接单、回港等运营过程中的需求。机器人还可智能化地对车辆进行冲洗、充电、检测和停放等,全流程自动化率已达90%。

自动驾驶拼的是技术实力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技术则是自动驾驶的根本。滴滴自动驾驶能创造如今的成就离不开对技术的持续深耕。近十年来,滴滴出行一步一步地深钻自动驾驶技术,实现了从0到1,再到百的突破。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自动驾驶是人类科技突破的象征之一,不过这也从侧面凸显了自动驾驶技术的困难程度。然而无论是置身于车水马龙的场景,还是应对充满不确定的时刻,如今的滴滴自动驾驶都可以做到游刃有余。细究下来不难发现,其来源于打造的拥有感知、预测、规划决策等多个技术模块组合的城市泛化引擎,该方案能针对区域扩充时所遇到的复杂车流以及长尾场景做定向优化,大幅提升鲁棒性,加强技术的可泛化性。

当然上述技术成果是在看不见的地方,用户需要后续亲身体验才能领略。而在看得见的地方,滴滴自动驾驶的成果同样斐然。

凭借“共情共鸣,无处不在”的理念,滴滴自动驾驶推出了一款“完全为乘客打造的出行工具”——Robotaxi概念车DiDi Neuron。

在空间上,DiDi Neuron去掉驾驶位,最大限度释放了乘坐空间。滴滴自动驾驶COO孟醒就表示,Neuron相较于普通网约车内部空间提升了50%,腿部空间提升了86%。

功能上,车内搭载大屏交互系统,设计了会议、游戏、影音、街景介绍、氛围选择等模式。车外则用智能交互五联屏代替了传统车灯,可以直观地显示车辆转弯、到达、充电等状态。此外,该车还融入了顶翼门+侧滑门的设计,即可以使乘客可以不用弯腰上下车,同时还可以避免传统汽车开门时带来的危险。

此外,DiDi Neuron还独创了车内机械臂,可以实现车内外的多种服务,如提行李、递水、叫醒等,最大程度优化乘坐体验与运营需求。

在车辆硬件方面,全车设置了21个相机、14个雷达,模块化、易插拔的结构设计,不仅便于车辆的维修保养,还可提升车辆运维效率。动力系统方面,通过将轮毂电机和无人网约车结合,四个轮胎能够灵活转向,可实现更小半径转弯、斜向行驶等功能。

另外,滴滴还首次推出了“北曜Beta”激光雷达和三域融合计算平台“Orca虎鲸”两款核心硬件。

据官方披露,北曜Beta是国内首个2K图像级高精度激光雷达,由滴滴自动驾驶和激光雷达北醒公司联合设计。

Orca虎鲸则是一个量产化的三域融合计算平台,打造车载超级中央计算单元(SCCU),由滴滴自动驾驶研发,集成了智驾域、座舱域和网联域。相比于上一代硬件,虎鲸计算平台成本下降88%,整车空间体积减少74%,核心元器件数量减少了61%,线束数量减小了33%。这样带来的最直观的好处就是,不仅提升了Robotaxi自身整车装配时的效率,同时后备箱的容量也能变得更大,可以满足乘客再添一个20寸行李箱的需求。

商业化落地倒计时已经开始

全球商业资讯服务机构IHS Markit曾对自动驾驶市场渗透率及未来出行市场做出预判,其预计整个共享出行市场的市场规模在2030年将达到2.25万亿元人民币,复合增长率在20%- 28%之间。在共享出行市场中,Robotaxi将占到60%以上,市场规模超过1.3万亿,未来出行市场将转向无人车服务场景。

滴滴自动驾驶对于商业化落地的设想同样有着相似的地方。尽管自动驾驶完全商业化还需要假以时日,但是滴滴自动驾驶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在广州,今年3月,滴滴自动驾驶首批获得广州智能网联示范运营资质,正式开启广州花都区的正式收费运营。而在上海,滴滴自动驾驶已经扩展至24小时提供自动驾驶服务,服务区域越来越多,场景覆盖也越来越完善。

“用新版滴滴APP可在沪粤打自动驾驶车。”张博介绍,目前最新版的滴滴出行APP已可在上海、广州的指定区域内,实现混合派单。即起终点均在区域内的订单,用户能在滴滴APP上直接看到“自动驾驶”选项并叫车,体验滴滴自动驾驶带来的服务体验。

而孟醒表示目前自动驾驶网约车每小时完成单量正逐步增加,去年每小时完成单量占网约车平均完成单量的81%,今年已提升至93%。

据滴滴自动驾驶披露,截至目前,其已经在广州、上海、北京、苏州等城市共拥有超200辆自动驾驶车,团队规模近1000人,正持续推进自动驾驶商业化发展。

关于未来,孟醒还谈及自动驾驶量产新进展。他表示,滴滴自动驾驶正在结合新能源整车企业能力,共同定义和量产无人驾驶新能源网约车,已在Robotaxi产品定义、车型平台选择及座舱与智驾系统开发等方面合作。首款车型将于2025年接入滴滴共享出行网络,实现全天候、规模化的混合派单。

在商业化落地的探索上,除了Robotaxi外,滴滴自动驾驶还推出了滴滴自动驾驶货运KargoBot业务,并已将L4级自动驾驶乘用车解决方案拓展至干线物流货运领域。

据悉,自2021年开始,KargoBot持续推进干线货运的无人驾驶技术研发和针对大宗商品的商业化运营。创新性研发了混合无人化解决方案HDS(Hybrid Driverless Solution)。该方案由配备人类驾驶员搭载辅助驾驶方案的领航车辆,以及多辆L4级自动驾驶卡车构成,能大幅提升商业运营中各种复杂场景的处理能力。

目前KargoBot拥有超过100台自动驾驶卡车,已在天津和内蒙之间开始了常态化的试运营。截至今年3月,KargoBot累计物流收入已经突破了1亿元。

“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正是凭借这样的信念,滴滴自动驾驶才能从无到有,才能创造安全运营超1000天的佳绩。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如今,滴滴自动驾驶已经有了傲视群雄的资本,未来,其也已经广积粮,做足了准备,完全有与同行掰一掰手腕的底气了。

最新相关
配三块液晶屏 比亚迪宋PLUS内饰官图发布

配三块液晶屏 比亚迪宋PLUS内饰官图发布

中国汽车新闻网讯近日,比亚迪官方发布了宋PLUS的内饰官图,新车定位于宋Pro和唐之间,主打B级SUV市场。新车内饰采用悬浮中控屏设计,极简的中控饰板可以显示温度信息等,整体科技感十足。新车将推...

LG化学计划2023年实现260GWh电池产量

日前,我们从外媒获悉,韩国电池企业LG化学正在寻求在未来几年继续扩大其电池生产线,该公司计划从每年100-120GWh(2020年末)年产能扩大到260GWh,该目标将在2023年实现,这个量足以为大约500万辆纯...

北汽新能源9月销量20539辆

10月1日,北汽新能源公布最新销量数据,9月销量到达到20539台,同比增长30.15%。其中极狐汽车9月销量16074台,同比增长47.74%,极狐汽车旗下极狐T1车型首月大定达到35000台。极狐T1售价6.28-8.78万...

理想汽车9月交付33951辆

10月1日,理想汽车官宣,9月交付新车33951辆。2025年第三季度,理想汽车交付93211辆。截至2025年9月30日,理想汽车历史累计交付量为1,431,021辆。图片来源: 理想汽车据悉,理想i6于9月26日正式上市...

美国议员敦促对特斯拉FSD系统进行调查

据外媒报道,9月29日,两名美国参议员敦促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对特斯拉全自动驾驶(FSD)系统在铁路道口存在识别与响应安全隐患的问题展开调查。他们警告,该系统在此类场景下的失...

享界S9T上市13天,大定突破15000台

9月30日,从鸿蒙智行官方处获悉,其首款旅行车享界S9T上市13天,大定突破15000台。图片来源: 鸿蒙智行据悉,享界S9T是北汽和华为深度合作后的首款新车于9月16日正式上市,共推出四个版本,增程版售...

港股扎堆,不只图钱

港股扎堆,不只图钱

今年以来,汽车行业掀起了一波赴港上市的热潮。从早前已经登陆港股的宁德时代、曹操出行,到近期成功上市或正式递交申请的奇瑞、赛力斯、博泰车联、斑马智行等,车企与核心供应链公司正密集涌向...

特斯拉或将进入哥伦比亚市场

据外媒报道,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正准备大举进入南美市场,此次将重点瞄准哥伦比亚。近期,特斯拉招聘网站(Tesla's Careers)上发布的招聘信息表明,该公司正为开拓哥伦比亚这一新市场做准备,这标...

Wolfe Research: 特斯拉Q3交付量或超预期

Wolfe Research: 特斯拉Q3交付量或超预期

据外媒报道,美国证券研究公司Wolfe Research近日称,特斯拉今年第三季度的交付量或将超出市场预期,可能达到46.5万至47万辆。这一预测较特斯拉第二季度销量增长22%,并高于44.5万辆的市场普遍预...